在我們的印象中,
海星總是慵懶地趴在海底,
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
不過最近,
紅島附近的漁民遇上了件棘手事,
不計其數的海星,
突然入侵膠州灣紅島附近的海域。
50艘船天天捕,也捕不完…
海報君最新了解到,
青島市相關部門已積極介入
派駐專家指導協助當地漁民
此前,
數不盡的海星
每日吞食養殖基地的蛤蜊和海蛎子,
養殖戶損失慘重,
引起廣泛關注。
“膠州灣海域出現了大量的海星,養殖基地的蛤蜊和海蛎子都被吃掉了。”3月11日上午市民荊女士向記者反映了此事,據荊女士介紹,最近半個月以來,在膠州灣紅島海域出現了大量的海星,不計其數的海星進入養殖基地,所到之處,蛤蜊和海蛎子都遭了災。“現在海星很多,每天養殖戶都在雇船雇人進行打撈。”
3月11日上午,在青島市紅島一漁港内,多輛大貨車停在海邊,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将漁船上新打撈上來的海星稱重裝車。“這海星個頭真不小,價格再給高一點吧。”一名養殖戶對收購商說。據介紹,現場海星的收購單價4元多錢一斤。中午時分靠岸打撈船隻絡繹不絕,數十艘漁船正在卸海星。
記者注意到,這些海星個頭大的直徑有十五六厘米,每一艘漁船的船艙内都裝滿了紫黃相間的大海星。船上的人将海星裝進一個個的塑料筐内,之後和岸邊的人接力擡到貨車邊,收購商将海星進行稱重,然後再由工人裝入貨車。因為海星太多,為了方便,有的養殖戶直接動用大吊車,将一網一網的海星吊上岸邊。
打撈上來的海星很多,前來收購的大小貨車也不少。“現在來看,海星不愁賣,來收購的不少,有的一個商販就要一萬斤。”現場養殖戶王先生告訴記者,碼頭上共有四五十艘漁船打撈海星,每艘出海捕撈海星的船隻,一般配備有三名潛水員,船上還會留有人員配合。“打撈海星的海域一般五六米深,海水雖然不是很清澈,但是白天光線好時,潛水人員可以在水下找到海星,一天一條船能打撈四五千斤。捕撈人員一般在早上出海,四五個小時就返航,基本可以滿船。
為什麼出現這麼多海星?
專家介紹,
一般來講,海星自己會移動,
如果突然大量出現,
可能周圍有吸引它們的美食。
海星吃了鮑魚等食物後,
會在附近大肆繁殖,
如果不及時清除後果難以想象。
也有學者表示,
不排除海星群原有生活環境被破壞,
從而轉移到這裡的可能性。
海星有超強的繁殖能力,
一隻雌海星一次能抱卵兩千萬顆!
更可怕的是,
這個看上去萌萌的物種特别能吃!
隻要是水裡遊的,
體積比它小的生物,
什麼牡蛎、鮑魚、海參,
魚卵、螃蟹和扇貝一概通吃,
有時候狠起來,
連自己的同類都不放過…
一名養殖戶告訴記者,
這些海星的破壞性特别強,
就跟地上的蝗蟲一樣,
在海底所到之處,
養殖的蛤蜊、牡蛎所剩無幾。
“海星的數量控制不住,
我們就不敢再往海裡撒苗,
後面收入都成了問題!”
“我包了幾百畝就是為了養海蛎子掙點錢,這麼一弄幾乎全賠進去了!”養殖戶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前前後後投入了170多萬元,讓海星這麼一弄說不定血本無歸。“雇的船撈海星,一天一艘船就得1000元!”王先生無奈地說。
來看看海星是如何吃掉一隻貝類的:
海星有一種獨特的處理獵物的方法,
海星的嘴在它的下面,
海星用手臂包裹獵物,
并稍微打開外殼,
然後,将食物從其嘴中推入外殼,
食物完全消化後,
海星會因為食物而後退。
海星并不是人人都能吃
“海星雖然能吃,但是含的膽固醇比較高,也不能多吃。”現場一位養殖戶告訴記者,雖然海星能食用,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氨基酸等常規物質,但是膽固醇含量相對比較高,在他看來,吃多了也不是太好,本地人很少食用。
據了解,海星具有極強的繁殖能力,每年春秋兩季産卵,它的天敵(一些魚類)隻攝食其幼體,海星成體後幾乎沒有天敵,一旦長大,将很難對付。海星還具有極強的再生能力,如果将其撕爛扔到海裡,其被撕成塊的肢體會在短時間内生出觸角,變成多隻海星。
海星吃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鹹味和濃郁的鮮味,而且其中還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如:蛋白質、氨基酸以及多種微量元素等,海星比較常見的吃法有:清蒸、煮食、蒸蛋、煲湯等。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吃海星。海星富含異種蛋白成分,食用海鮮過敏者也應當慎吃海星,消化功能差者不宜過多食用,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症狀。
來源:大衆網青島
來源: 山東省委政法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