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州區文化旅遊區?古上黨以潞州建城,上黨門、鐘鼓二樓,至今遺存着千年前的風貌潞州城郭更記錄着太行兒女勇敢頑強、不畏艱難的革命氣概和忠誠擔當面對侵華日軍兩次攻打,潞州堅韌不屈;上黨戰役,打響了解放戰争的第一槍……一座老城,幾度春秋,依然挺拔,如今已是遍地祥和,處處歡歌,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潞州區文化旅遊區?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古上黨以潞州建城,上黨門、鐘鼓二樓,至今遺存着千年前的風貌。潞州城郭更記錄着太行兒女勇敢頑強、不畏艱難的革命氣概和忠誠擔當。面對侵華日軍兩次攻打,潞州堅韌不屈;上黨戰役,打響了解放戰争的第一槍……一座老城,幾度春秋,依然挺拔,如今已是遍地祥和,處處歡歌。
老城市的新軀幹
從長邯高速長治北收費站駛入潞州區,沿着長北幹線一路前行,眼前展現的是一幅幅塔吊林立、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在安陽互通立交橋項目工地,工程車來回穿梭,大型吊機揮舞着巨臂,施工機械高速運轉。這個全長2380米的立交橋,起點為合成路與長北幹線銜接處,向北新建兩條分離式隧道,經長治北收費站兩側下穿長邯高速、309國道,終點與襄垣城際連接線貫通。建成後,将成為長治市區南北交通廊道,構築起“雙環 六放射”的路網體系。
作為主城區,潞州區承載着長治市重要的城市功能,體現着長治市的城市内涵,也代表着長治市的城市形象。如今,它漸次舒展的軀幹正在為這座千年古城帶來新的風尚。長北幹線改擴建、濱湖景觀大道建設、小神村城中村改造……濱湖新區這個嶄新的空間裡,一個個城建項目馬力十足,為潞州區暢通“血脈”、增添“顔值”、提升“氣質”。東提、西拓、南延、北擴的成果,如今已具化為一幕幕生動場景。無論走在漳澤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太行公園,還是淮海公園、“三河一渠”,人們賞藍天白雲、流水潺潺,享自由呼吸、舒适惬意,大自然與城市美景盡收眼底。
在長治市現代化太行山水名城的建設過程中,潞州區以“會客廳”的理念不斷完善着城市功能,提升着城市品質。背街小巷提檔升級、水電氣網統籌協調,基礎設施以及停車場、便民市場、公廁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建設,打造了“15分鐘生活圈”。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突破12平方米,尤其在北環街、太行東西街等人口密集區域建設的30處“口袋公園”,将街頭小角落打造成舒适優美的綠色休閑空間。黑水河、濁漳河南源南北兩段,這些穿城而過、曾經有着“龍須溝”苦澀記憶的河道,早已成為集水利、生态、景觀功能于一體的網絡化水系生态景觀廊道,凸顯着潞州“山水互映、古今交融”的城市風貌,也扮美着人們的生活。
社區裡的新生活
道路寬了也平整了,院裡劃了車位,照壁也換了新的……50歲的秦學文正在潞州區糧食局家屬院裡曬太陽,他對小區改造贊歎不已,紅黃相間的家屬樓、别緻的太陽能路燈,讓整個院子看上去嶄新、亮麗。誰能想到,這是一個有20多年曆史的小區。
與秦學文一樣,北城街小區居民王琴利也對近來的變化津津樂道:“以前供電、通信等線路,在用的和廢棄的都纏繞在一起,如同一張張蜘蛛網籠罩在空中,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就來了個顔值大翻身,鋪設柏油路2000米,規劃小區停車位90多個,增設了垃圾分類箱、消防設施和健身器材,還集中整治了廢棄電線,并對牆體進行了保溫處理和重新粉刷。”
眼下的潞州區,正以127個“無人管”小區為突破口,成立物業服務中心,社區成立環境和物業管理委員會,形成三級物業管理協調工作機構。通過分析數據、征求意見、實地調查、綜合研判、制訂計劃,形成了“一小區一對策”,全區“無物業管理小區清零行動”工作方案。按街道分成7個片區,設置7個片區長,通過公開招投标方式,選派6家優質物業企業接管,為小區提供物業基本服務。實行鎮、街道、區直屬相關部門雙向管理、同步考核。
半年多來,127個無物業管理小區全部完成入駐,一個個廢棄的門房整理修繕,多年未打掃的樓道幹淨整潔,常年損壞的防盜門重新啟用,監控設備清晰可見。小區居民抱着試試看的心态撥通了物業電話,詢問可否幫忙更換樓道燈,晚上燈就亮了……群衆的服務需求基本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回應。
改善的是環境,凝聚的是民心。在潞州區,圍繞城市基層治理中存在的亟須解決的重難點問題,持續推動城市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切實提高全區居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
城中村的新前景
長治人買花,大多會到位于長興北路的鹿家莊花卉雙創基地。裴峰和他的愛人李小燕正在這裡忙着賣花。夫妻倆都是鹿家莊的村民,曾經在外打工,一年到頭沒少奔波,收入卻并不多。2020年,聽說村裡要成立花卉雙創基地,兩人在基地承包了60多平方米的花房。從去年年初正式開門迎客,一年多來,夫妻二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收獲了滿滿的幸福和甜蜜。
作為潞州區最大的“城中村”,在城市化進程中,鹿家莊如今已經完全融入現代化城市的發展進程中,與現代城市的脈搏一起律動。以地招商、以人招商,直接帶動就業200餘人,在拆除“兩違”的閑置土地上,盤活資産,科學合理規劃,打造了振興鄉村雙創園,修建攤位80餘個。屬于鹿家莊的美好前程才剛剛起步,該村投資1.17億元新建的文旅創業商貿廣場,将于近期啟動。
鹿家莊花市的10公裡之外,北石槽村的中藥材種植基地裡,數十名工人在300多畝的田裡忙碌着。菊花地裡還套種上了葡萄苗,經濟效益成倍增加。以經濟林與中草藥套種的模式為主,北石槽村已發展1100畝經濟種植園區。
從餘莊新農源植物工廠的龍頭帶動,到老頂山沿山中藥種植片區、環漳澤湖鄉村旅遊片區,潞州區立足全省“鄉村振興先行示範區”、全市“鄉村振興引領區”創建目标,加快城鄉融合步伐,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先後建成環湖片區、高鐵片區和東山田園綜合體現代農業項目10個。在塔嶺山漳澤湖等沿山沿水線,實施“一線一環”工程,打造産業、人才、文化、生态、組織“五大振興”樣闆示範村,輻射帶動全區130個行政村。
去年以來,潞州區還統籌推進了新一輪的“廁所革命”“垃圾革命”和“生活污水革命”。在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三管齊下中,完善了“一約四會”“一牆三榜”,實現了管理有制度、辦事有流程、學習有榜樣,陳規陋習有效遏制,一個“家園美、田園美、生态美、生活美”的新潞州呼之欲出。
記者感言
樓宇整潔,村道平坦,綠色掩映,幸福成畫。統籌城鄉發展,既要有現代城市“車如流水馬如龍”的繁榮追求,也要有新農村“菱花結實蒲葉齊”的産業發展,更應該有“豐年人樂業”的祥和幸福。潞州區把自身發展置于全省和全市大局中考量推進,在高質量建設晉東南城鎮圈中樹立雄心壯志,奮力建設現代化太行山水名城中心區,争當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排頭兵。通過一手抓創新服務舉措,聚焦實施鍊長制,壯大樓宇經濟,提升城市煙火氣,培育新業态、新模式,一手抓深挖潛在需求,面向城市市場發展城郊農業、加工、配送等新型服務業态,促進了城鄉融合發展。
本報記者李家鳴
(責編:candy、李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