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吾身為什麼總是犯錯?“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論語》學而篇全文如下:,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吾日三省吾身為什麼總是犯錯?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吾日三省吾身”出自《論語》學而篇。全文如下: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在之前我也一直以為“三省”是反省三次的意思。但讀了《論語》中的原文之後才發現其實不然。這裡不僅要理解為多次反省,更要理解為從多個方面反省自身。
先解釋一下其中的“省”字吧。在這裡“省”讀xǐng,反省的意思。而後是“三”,在古文中的三經常理解為虛數,“多”的意思。
其一:為人謀而不忠乎?
意思是:替别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
另外一句相似的名言也是廣為流傳,——“受人之托,必當忠人之事。”(出自:元·關漢卿《陳州粜米》)。
其中“為人謀”是替人辦事的意思,這裡可以是受人之托,也可以是你主動幫助别人。那在這兩句話裡的“忠”是什麼意思呢?何為忠,又何為不忠呢?做事時盡心竭力,力求最好就是忠;懶懶散散,應付了事就是不忠。在這句話裡“為人謀”并沒有設定前提,無論你是受人之托也好,食人之祿也罷,應人之言也好,甚至于是行善積德。既然“為人謀”了就要忠人之事。
其二: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意思是: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守信了呢?
人無信而不立。誠實守信是為人之本,言而無信之人往往被大家視為小人。隻有你誠實守信才能博取他人對你的信任和尊重。誠實守信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做起來并不那麼容易。就拿簡單的“言必信,行必果”來說,就有很多人做不到。因此我們才要時時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誠實守信。
其三:傳不習乎?
意思是:對老師傳授的功課,是不是用心複習了呢?
這句話與《論語·學而》中的第一句相呼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因為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所以他是以求學者的姿态來說這句話的。傳,即老師傳授的功課、知識、技能等。習,即複習、練習。如今學和習已經密不可分。學而不習則眼高手低,就隻會紙上談兵。習而不學則固步不前。
其實就自省的智慧而言,它和西方宗教中的忏悔有些許相似,但也有本質的不同。忏悔是警醒犯錯的人要改過自新。而自省則要求自身不斷進取。忏悔是讓罪人做回普通人,而自省則讓普通人不斷進取成為更優秀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