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薄其雨)近日,雲南德宏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内,一隻藍臉、灰褐色羽毛的陌生雉類“闖”入了紅外相機的鏡頭中,管護局工作人員在對定期回收的紅外相機素材進行數據整理時發現了它。經相關鳥類研究專家确認,這隻雉類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尾梢虹雉。10月12日上午,管護局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介紹,近些年,不少珍稀動物初次甚至多次現身在保護區内,這是自然生态環境不斷向好的成果。
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設置在外的紅外相機拍攝到,一隻藍臉灰羽的“大鳥”從鏡頭右側突然出現,在鋪滿枯葉的樹林間緩緩走動,它脖子一扭一扭地,頭也不停地左顧右盼,直至鑽入叢林中才在鏡頭前消失。
銅壁關自然保護區管護局提供的白尾梢虹雉紅外相機影像素材截圖。受訪者供圖
10月12日上午,新京報記者從管護局獲悉,這段紅外相機影像資料是工作人員在幾日前對定期回收的紅外相機素材進行數據整理時發現的,一般每隔三個月,工作人員會對相機素材進行一次回收。經中國動物學會理事、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委員羅旭确認,此次拍攝到的“大鳥”是一隻白尾梢虹雉,為雄鳥亞成體,是該保護區自1986年成立以來首次記錄到該物種,也刷新該物種在我國的最南端記錄點。
管護局工作人員龔強幫介紹,在保護區内設置的紅外相機主要是用來對野生動物進行監測和調查。近兩年,在他們回收的影像素材中不止發現了白尾梢虹雉這一種雉類,此前他們還監測到灰腹角雉、紅腹角雉、灰孔雀雉、白鹇、黑鹇等多種珍稀雉類,“除此之外,還有雲豹、小熊貓、帶崽的穿山甲等珍稀動物。”
“不管是珍稀雉類或是其他野生動物,它們隻有在人為幹擾極小的情況下才更容易被監測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珍稀野生動物被我們紅外相機監測到,也側面印證了我們的生态環境在不斷向好,野生動物種群和數量得以恢複,現身的頻率自然也就提高。”龔強幫表示,此次拍攝到雄性亞成體白尾梢虹雉是在地理位置更南、海拔更低的銅壁關自然保護區大娘山片區的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中,這對我國白尾梢虹雉的生存狀态和分布的科考具有重要意義,也進一步推動了保護區内對雉類研究工作的開展。
白尾梢虹雉資料圖。
相關資料介紹,白尾梢虹雉屬雞形目雉科虹雉屬鳥類,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認定的“易危”物種。在國内僅分布于雲南西北、西藏東南部,通常栖息于海拔2500米至4000米的杉樹苔藓、杜鵑林和竹林地帶,分布區域十分狹窄,極為罕見。近年來,科研人員在雲南高黎貢山多次記錄到白尾梢虹雉的活動蹤迹。
編輯 劉倩 校對 吳興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