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截拳道強調緻人而不緻于人。在安全距離之外隐蔽突進攻入對手的防禦圈,自由的打進打出,是李小龍宗師的拿手好戲。做為後學,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過系統科學的截拳道訓練,接近甚至達到宗師的類似水準呢?
【龍的傳人(長沙)分享會編者按】對于李小龍的功夫,有兩種一邊倒的評論。一種評論認為,李小龍功夫超越時代,在他那個時代,無人能夠與他匹敵;一種評論認為,李小龍是被電影神話的人物,他的武功其實很一般,比不過現在三流的散打或空手道運動員。
持前一種評論的,除了普通的龍迷之外,還包括很多當年與李小龍見過、聊過、訓練過乃至切磋過的武林高手,有拳王、有空手道冠軍,有柔道冠軍等等。而持後一種評論的人,幾乎沒有一個在現實世界裡遇見過李小龍,絕大多數不過是些沉迷網絡、道聽途說,多少有些逆反心理的普通網友或擂台拳迷。在他們的線性思維裡,李小龍不可能超越體重、人種的限制,能夠在西方世界占據王者之地。他們一緻認為李小龍不過是依靠電影成名的明星,名大于實。但他們不知道或故意回避的事實是,李小龍在演電影之前,就已經是名震美國武壇,并于1967年創立截拳道的一代宗師。1972年,在電影取得輝煌成功的同時,李小龍被美國《黑帶》雜志社評選為國際武壇名人堂年度名人,成功跻身于國人傳說很久,但不知出處的所謂“世界七大武術家”之列。
對于李小龍來說,這才是武術與電影二者之間的相輔相成的因果關系——李小龍是以一代宗師的身份,為了在全世界弘揚中國武術和他的截拳道而選擇了演員這個職業。一代宗師在電影中的偉大表現,讓李小龍光芒四射地超越了同時代演員,成就為舉世矚目的世界級功夫電影明星。簡言之,李小龍不是因為成為電影明星,才成為一代宗師,相反,一代宗師的超群實力基礎,才是李小龍一舉成就為無可替代的功夫電影明星,且迄今無人超越的根本保證和内在的原因。
電影毫無疑問擴大了李小龍的世界級影響力(包括他作為武術家的聲譽),讓全世界更多的人認識他,了解他,這一切的取得,不僅是基于李小龍一代宗師的堅強實力基礎,更是他敏銳的洞察時勢,主動選擇電影媒介作為武術傳播平台的共同結果。當下所有關于李小龍實力的一切附加或傳說或神話(其實其中也有不少是事實,隻是因為一些人不相信而被貶低為神話),不過是外界的強加,而非李小龍宗師的主觀意願,沒有什麼值得诟病的。我們必須明白這個道理——機會,永遠垂青那些做好了充分準備的人。
當然,我們并不認同李小龍天下無敵的傳說,過分誇大或者貶低,都不過是極端罷了。作為人而不是神,沒有人可以做到絕對的天下無敵。同樣,我們也堅決地反對那些無根據的貶低李小龍宗師的言論,因為在貶低的同時,他們不僅陷入了自以為是的思維框框,也失去了學習前輩的機會。
通過本文,在了解李小龍并非誇大的實力基礎上,通過那些切實的統計數據,讓我們身體力行,見賢思齊。
(朱建華)
----------
我們對李小龍的名字可以說是太熟悉了。當年,他不想卷入任何争鬥中,但是他總是會受到或大或小的威脅和挑戰,他一般對這一切始終能夠保持克制。
1960年,西雅圖時期的李小龍還隻有19歲,但他在當時當地的武術界中已經建立起了相當的聲譽――起因是一位态度強硬的年輕日本武士與李小龍發生了武術觀點上的争論。“這個家夥是空手道和柔道黑帶選手,”李小龍的首徒傑西·格洛弗如此說,“他的速度很快,武技也很優秀。”
這位年輕的空手道黑帶還對李小龍進行騷擾,讓他的朋友們在李小龍去上課的時候對他進行斥責。最終,李小龍同意和這個家夥比武――在本地的基督教青年會的一個壁球場内,他的兩位擁有黑帶的朋友是此事件的目擊證人。
這個日本人穿着一套白色的空手道服,系着一根黑帶。李小龍則身着日常服裝。一開始,這個家夥裝模作樣的擺出了一個空手道格鬥式。李小龍站在他的身前不遠處,垂手而立。日本人踢出一腳,李小龍閃過,接下來格鬥形勢就一邊倒了。
“李小龍用連環直沖還擊,把這個家夥逼到了房間的另一頭。”李小龍的好友艾德·哈特回憶道:“這家夥試圖對李小龍進行反擊,但并不成功。他離開牆壁,想抓住李小龍,但李小龍雙手出擊,一隻手打在了他的臉上,另一隻手擊中了他的胸口,把他打得飛跳了起來,跪着摔落在地闆上。”這時,李小龍迅猛逼前縮短間距,以一記前踢踢中了對手的臉部,把這個日本人踢得往後翻了過去,接着又在他的胸部踢了一腳。“我大叫道‘住手!”’傑西·格洛弗說:“這家夥已經失去知覺了,他看上去就快死了。”
數據
“比李小龍的格鬥風格更為驚人的是他的職業水準”。
“我并不害怕那些曾練習過10000種踢法的人,但是我害怕那些将一種踢法練習10000遍的人。”
從出拳、踢腿到跑步,李小龍将一切都進行了合理的訓練分類。在他1968年1月份的訓練日記中,就揭示了他在這3l天中讓人吃驚的截拳道訓練量:
總共出拳18600次;
15次腿法及柔韌性訓練;
121組仰卧起坐;
12次速度球及重型沙包訓練(此外還包括特定的出拳及标指練習);
128組側彎練習;
21次前臂靜力訓練;
129組擡腿練習;
19次蹲姿及站姿的靜力訓練;
9.8小時的長跑訓練,混合了長距離跑和短跑;
5100次标指練習……
這份清單裡還沒有包含例如負重訓練、健身操運動,實戰訓練,以及對學生們進行的截拳道教學課程等額外訓練内容。
傳奇
“經常有人問我,‘嘿,李小龍,你真的有那麼優秀嗎?’我說,‘好吧,如果我告訴你我很優秀,也許你會認為我是在吹牛。但是如果我告訴你我并不優秀,你會明白我是在撒謊。”’
李小龍刻苦訓練的成果被真實的反映在了電影裡,而在實際生活中,他那非凡的技術也絕對的令人吃驚不已,以下的壯舉,有足夠的第一手資料可以加以證實:
将離地面八英尺高的一盞吊燈踢碎;
将一個70磅的重型沙包踢出一個洞,連接在天花闆上的鍊條為之斷裂;
以一記側踢将一個300磅重的超重沙包踢得飛擺起來碰到了天花闆;
以他那著名的“寸勁拳”将人向後擊出15英尺遠;
兩側的手都能在5/100秒内擊中2英尺遠的對手或物體;
用單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做俯卧撐表演,或通常同時以兩手的大拇指做俯卧撐;
伸直雙臂,将身體從地上支撐起來成一個“v”形并保持一分鐘以上;
單手引體向上50次;
一拳将訓練夥伴實戰頭盔上的鋼質護欄打彎。
口碑
“一位老師絕不能将他自己所喜歡的模式強加于學生。一位好的老師的職責應該指出學生的缺點,引導他能夠去探索自己的心靈和肉體,最終,能将二者合二為一,成為完全意義上的自我。”
李小龍是他那一代毫無争議的最偉大的武術巨星,很多人都和他進行過接觸,哪怕隻有一天。
這裡有一則傳聞: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流行樂歌手維克?達蒙于1968年,曾親眼見證了李小龍那匪夷所思的格鬥能力及其戰略天賦,這裡掌握的是第一手資料。達蒙的明星地位于60年代後期達到了巅峰,他以為錢能買到一切,便雇傭了兩名最棒的保镖,接着決定挑戰他的好朋友李小龍,讓他通過保镖的嚴密防守。
這種想法是達蒙一直以來就有的,他是想讓保镖們“給李小龍一個教訓”。可是,李小龍反倒給了他一個教訓,他告訴達蒙他會很容易的繞開第一名保镖,然後把第二名保镖嘴裡的香煙踢走。他說,香煙代表藏在槍套裡的槍,保镖必須在李小龍踢走香煙之前把香煙拿出來。據李小龍當時對達蒙所說,從進門、踢走香煙直到與達蒙面對面的攤牌,他完成這一連串事情,前後時間不會超過5秒。
當然,那兩個保镖不相信李小龍能夠做到,包括達蒙在内。他們對李小龍這種毫無優勢可言的想法感到驚訝。在李小龍進來之前,那兩位保镖就已經分别在門後站好,準備當門一打開,就猛撲過去把李小龍抓住。
這扇門并沒有以他們所想的那種方式打開,相反,門上的絞鍊都被踢得脫落了,結結實實的将第一名保镖撞得四肢朝天。李小龍非常準确的判斷出第一名保镖所犯的錯誤,那就是離門太近了,于是,他把門踢開,這樣就擺平了一個。接下來,在第二名保镖反應過來之前,李小龍搶先一步将他嘴中叼着的香煙踢走,而那根香煙就直接從大驚失色的達蒙的鼻子上飛過。當達蒙轉過頭來看李小龍,卻見李小龍已經站在他面前看自己的手表。這一切僅僅隻用了4秒。等到達蒙完全反應過來,明白所發生的一切後,驚歎道:“我的天啊!”
龍之勁力
“我一直在與身邊的環境作鬥争。因為我認為人難免會受到外在條件的影響。”
李小龍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那種硬漢。雖然他是武術界無可争議的傳奇人物,但他看上去并不兇悍。他是一位小個子,輪廓分明,衣着講究的人。他沒有任何紋身,盡管看上去就是運動型人,但他不是那種走在街上,就會讓你覺得需要躲到一邊去的霸氣外露的家夥。
“我的老闆告訴我,他認為李小龍是曆史上最偉大的武術家。”武術指導,出版過多種武術書籍的Mark Komoro回憶道。“我在洛杉矶市中心長大,看過所謂的硬漢是什麼樣的,而李小龍并不符合這一形象。所以,最初我并不以為然。”
當他們首次會面之後,Komoro想要看看李小龍的實力。于是,他們擺出架勢,李小龍依然采用他的截拳道格鬥式,兩人保持着15英尺遠的距離。當Komoro向前移動的時候,李小龍則退後――Komoro發現這是一種策略,他很好奇“我問他,‘你到底想從那麼遠的地方做些什麼?’”Komoro說。在Komoro反應過來之前,李小龍已經在他的前額中間拍了兩下,Komoro欲予以回擊,但李小龍早已退回原地,并再次将他們的距離控制在15英尺左右。即便此後Komoro做好了李小龍會進行猛攻的準備,還是一樣無法防止同樣的事情重複發生,他說“迄今為止,我還沒有見過任何人的移動如此之快。”
他們之間另一次的戲劇性沖突,發生在一次和其他幾位傑出的武術家合影的時候,這些武術家的名氣遠遠大于李小龍。當時,他們讓Komoro拿好氣墊腳靶,然後分别施以側踢,他們很明顯是在進行自我炫耀,想借此表明李小龍的武技遠遜于他們。最後,李小龍站到了Komoro的身旁,問他是否想“嘗嘗真正的側踢的滋味”。
Komoro做好了準備,李小龍既沒有做任何的跳步也沒有助跑,他的方法與其他人的差不多――但他以一記側踢将Komoro踢得向後搖晃着止不住的退了12英尺。他以這種方式挫敗了這群嚣張的武術家們。“之前我遭遇過車禍,”他說,“而李小龍的側踢給我留下的印象極其相似。直到幾年後,在與世界上更多的著名武術家有交流之後,我才真的意識到李小龍真的實在是太棒了。”
全力以赴
“我通過認真的學習以及從個人經驗中發現,最有效的幫助乃是自助,除了自助,沒有任何人可以幫助你。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已制定的目标中去,竭盡全力的去實現它。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沒有終點。”
除了肉體上的準備,李小龍還一直留出時間來進行各種旨在提升洞察力,比如注意力的集中與分配的專項功力訓練。1973年,曾與李小龍一起出演《龍争虎鬥》的傳奇健美人物、武術家楊斯,曾利用影片拍攝期間的一個休息日,專程去李小龍在九龍塘的家拜訪過。當他進入李小龍的辦公室時,發現李小龍頭戴耳機,耳機連接在一個有着各種調節旋鈕和刻度的儀器上,大汗淋漓。
頭戴式耳機的一側傳遞各種噪音:車輛的引擎聲以及喇叭聲,而另一側産生的是優美的,平和的聲音,比如滴落在池塘的雨點聲之類的自然之聲。李小龍曾向楊斯講解過此種訓練的原理。這種訓練,是培養自己在聲音嘈雜的環境中,将兩邊的聲音進行選擇性分離,學會隻對需要關注的――優美的聲音集中注意力。“他告訴我,一般性的格鬥訓練,主要是提高自己對于某一個對手的注意力。”楊斯說,“但是,在街鬥中,你可能要同時應付4個,甚至4個以上的人的攻擊,因此,你必須對細微的聲音有着極為敏銳的感知和反應。”
“李小龍還發明了一種難度極大的,他稱之為‘升旗’的健身訓練。”楊斯說,“他躺在一張長凳上,雙手抓住兩邊的支柱,隻靠肩膀的力量将自己的身體支撐并離開凳面。同時,他的膝蓋保持筆直,他的下背部被支撐起來,脫離凳面,然後将腿擡高。他能完美的将自己垂直的懸在半空中。這太令人難以置信了。起碼在100年内,不會再出現像他這樣的人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