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
五帝是為黃帝、颛顼(zhuan xu 磚 需)、帝喾(ku 酷)、堯、舜,其中颛顼、帝喾二帝名聲雖不及黃帝、堯、舜,亦是賢君,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
1
黃帝有二十五個兒子(魏武帝曹操、晉武帝司馬炎亦有二十五個兒子,又或多或少都是開國之君),其中建立自己姓氏的有十四人。
黃帝住在軒轅丘,娶西陵國女子為妻,是為嫘(lei 雷)祖。嫘祖是黃帝的正妃,生了兩個兒子,他們的後代都曾是天子,富有天下。
這兩個兒子一個叫玄嚣,也稱青陽,被封為諸侯,降居(天子之子出為諸侯為降居)在江水(古水名);另一個兒子叫昌意,也被封為諸侯,降居在若水(古水名)。
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兒,名昌仆。夫妻倆的名字真是夫唱婦随。夫婦倆生下高陽,高陽有聖人的品德。
黃帝死後,埋葬在橋山(即子午嶺,位于陝甘交界),故黃帝陵古稱橋陵。黃帝陵位于陝西黃陵縣,是黃帝的衣冠冢,為中國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之所。此外還有黃帝城,即涿鹿故城,也稱軒轅城,在涿鹿山下。
黃帝的孫子高陽,也就是昌意之子,繼承了天子之位,就是颛顼帝。颛顼帝高陽沉穩練達而有智謀,知曉事理。高陽能因地制宜,種植莊稼、飼養生出都能地盡其利,推算四時順從天命,聽從鬼神制定禮義,服從節氣五行教化萬民,齋戒沐浴祭祀鬼神。
高陽向北最遠到過幽陵(後幽州,河北、遼甯部分地區),向南到過交阯(後交州,越南中北部,廣西廣東部分地區),向西到過流沙(甘肅甘州張掖),向東到過蟠木(東海仙島)。各種動物植物,大小神邸,凡是日月照臨的地方,全都平定了,沒有不歸服的。真是比他爺爺黃帝還厲害,為啥名氣不大……
乘龍
2
颛顼高陽的政績補充。
古六曆是《黃帝曆》、《颛顼曆》、《夏曆》、《殷曆》、《周曆》、《魯曆》是古代漢民族使用曆法,但這些曆法皆是春秋戰國時期托古而作,并非遠古時期已制定好。但上古五帝時期一些觀測日月四時的方法對後世曆書的編纂亦有很大幫助。
如《颛顼曆》成曆于秦穆公時期,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便行,所以《颛顼曆》又稱秦曆。西漢建國初期一直沿用秦曆。
颛顼帝創制了九州,黃帝時雖統一了中原地區,但因和蚩尤部族長期對立,直至颛顼時期,才形成了各民族的真正統一。颛顼便對中國(中原地區)進行明确規劃,确定了冀、豫、青、兖、徐、荊、揚、雍、涼九州的名稱和區域。
傳說黃帝末期,九黎部衆信奉巫教。九黎并非一個單獨的部族,而是由九個部族聯合而成的一個勢力極其龐大的部族聯盟,而且這九個部族每一個部族又有九個氏族,所有這些氏族的首領共八十一人,而這九個部族,即九黎有一個總的大首領,即是蚩尤。
九黎部族信奉巫教,雜拜鬼神。部族的掌握知識的人稱為“巫”,他們用銅鑄造兵器,有刑法。隻因九黎部人崇尚鬼神而廢棄人事,一切都要靠占蔔決定,不虔誠祭祀上天(正統的神邸),不安心于農業生産。
颛顼為了解決這種局面,進行改革,親自誠祭天地祖宗,以為萬民示範,任命南正(司天官職)重負責祭天,任命北正(司地官職)撫慰萬民,勸導百姓遵循自然規律從事農業,開墾田地。禁絕民間占蔔,恢複秩序。
颛顼像
3
在神話中,颛顼是五方天帝中的北方天帝。
這五方天帝分别為東方天帝(青帝)太昊伏羲,屬神句(gou 鈎)芒(春神、木神主掌生命、萬物生長);南方天帝(赤帝)炎帝神農,屬神祝融(夏神、火神);西方天帝(白帝)少昊金天,屬神蓐(ru 入)收(秋神、金神);北方天帝(玄帝)颛顼高陽,屬神玄冥(冬神、風神);中央天帝黃帝軒轅,屬神後土。
共工部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與黃帝軒轅家族本就存在矛盾。颛顼帝即位後,共工部族将對黃帝部族的不滿馬上爆發出來,共工約集對黃帝不滿的諸侯各族,組建軍隊反對颛顼,共工任盟主。
而演繹成神話,就是水神共工集合衆天神反對颛顼。颛顼率領天神,人形虎尾的泰逢駕萬道祥光由和山趕至,龍頭人身的計蒙挾疾風驟雨由光山趕至,長兩個蜂窩腦袋的驕蟲領毒蜂毒蠍由平逢山趕至。
共工的軍隊越來越少,手下天神櫃比脖子被砍得隻剩一層皮,披頭散發,王子夜的雙手雙腳、頭顱胸腹、牙齒皆被砍斷。共工輾轉到了不周山下,手下隻剩十三人。
不周山奇絕聳立,頂天立地,擋住了去路。共工絕望中發出怒吼,一頭朝不周山撞去,哪知這不周山乃是擎天的天柱,共工這一撞竟将天柱不周山攔腰撞斷。
這一撞使天穹失去撐持而向下傾斜,拴系在北方天頂的日月星辰不能再保持在原來位置上,掙脫束縛,朝低斜的西天滑去,形成了如今日月星辰的運行軌道,又使當時永晝永夜變成晝夜接近等分,消除了人們的苦難。
而後,懸吊大地東南角的巨繩被不周山的震動崩斷,東南大地塌陷下去,便造成了今天所看見的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以及江河東流、百川歸海的情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