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判斷胖瘦看體脂還是隻看體重

判斷胖瘦看體脂還是隻看體重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2 22:27:55

判斷胖瘦看體脂還是隻看體重(肥胖的測量标準有很多)1

判斷胖瘦看體脂還是隻看體重(肥胖的測量标準有很多)2

大家都知道,目前肥胖的人群越來越多,究其原因可以看以前文章,在這不在贅述。總之,原因複雜,主要是遺傳、環境、飲食、生活方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兩個有趣的體脂比例的計算公式(隻針對成年人),有興趣的可以自己計算一下,看是否靠譜。如果家裡有體脂秤,可以和體脂秤的結果做個比較。其實,不同的方式,測量的結果也不一樣,有些體脂秤的結果是否可靠也很難說。如果想準确了解體内脂肪的多少,全身的核磁的檢查比較準确些,但不常規做,也比較昂貴,也沒有太多的必要。如果有一個簡單的方式就可以了解脂肪的比例,那還是很值得期待的,即使是不是那麼準确,至少可以做個參考。

我們知道,肥胖的危害主要還是在體内脂肪的增多,特别是内髒脂肪。肥胖症(obesity)公認的定義是體内貯積的脂肪量超過理想體重20%以上,并不是指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20%以上。因此,也有些人認為應該以身體脂肪百分比來定義肥胖,具體标準如下:男性:肥胖體内脂肪百分比大于25%,其中21-25%為臨界點;女性:肥胖體内脂肪百分比超過33%,其中31-33%處于臨界水平。但是,在實際工作中要獲得身體脂肪的比例并不簡單,需要通過特殊的儀器來測量。目前,用來測量體内脂肪含量的方法也比較多,且複雜,價格昂貴,如有生物電阻抗測定法, 此方法是根據測定生物電阻抗來測量人體脂肪。雙能X線吸收法;通過X射方法,具有放射損傷;還有B超法、CT法和MRI等方法,都不簡單,要有一定的儀器和設備。

判斷胖瘦看體脂還是隻看體重(肥胖的測量标準有很多)3

所以,目前臨床上我們采用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來作為超重/肥胖的診斷标準,它便于推廣,即體重指數(BMI);

大家對體重指數應該有所了解,它是一個計算公式,具體為: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的平方。目前肥胖标準還不完全統一,不同人種和國家診斷超重/肥胖的标準不一樣。我主要以中國指南的标準給大家介紹。如果BMI在18.5~23.9之間為正常;24.0~27.9之間為超重,大于28.0的則為肥胖(女性比男男性範圍小1)。雖然這個方法診斷肥胖簡單,但是它具有先天的缺陷,也常受到大家的诟病。因為,很多體重指數高的人不一定肥胖,他們的體内脂肪不一定多。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健美運動員,通常體重指數高,但并不肥胖,因為他們體内主要是肌肉,而不是脂肪。所以,體重指數和脂肪沒有必然的聯系,但是對于正常普通人群,體重指數和脂肪還是具有很好的相關性,所以體重指數用的比較多。

脂肪一般分為兩大類:皮下脂肪和内髒脂肪。而真正對人體有害的是内髒脂肪。所以,大家又提出一個概念—腰圍或者說腰臀比,以腰圍來評價肥胖和疾病的相關性。多大的腰圍我們就認為肥胖,對人體具有危害,各國也不一樣。仍然,以中國的标準給大家介紹,通常認為男性腰圍大于90cm,女性腰圍大于85cm,就屬于腹型肥胖,也就是說肥胖相關的疾病風險就明顯升高了。

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腰圍和BMI,認為這兩個指标都是心血管疾病發生和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有些人認為腰圍的影響可能更多。因為,人們發現對于BMI相同,人群腰圍的變化是相當大的。而BMI一定的情況下,腰圍較高的成年人的不良健康風險增加更明顯。

肥胖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可以影響全身各個系統;

如呼吸系統: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可易誘發呼吸道感染,增加支氣管哮喘的發生率;消化系統:膽囊疾病(膽囊炎,膽石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脂肪肝和反流性食管炎;心血管系統:冠狀動脈硬化性疾病,原發性高血壓,肺心病,肺動脈高壓等;神經系統:中風,特發性顱内高壓;産科和圍産期:妊娠相關的高血壓,巨大兒和難産;代謝性疾病: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代謝綜合征和血脂異常;生殖系統疾病: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男性性腺功能低下;腫瘤的發病率升高,特别是消化系統腫瘤;其它一些腫瘤的發病率也會增加,如子宮内膜癌(絕經前),前列腺癌,乳腺癌,腎癌等;甚至精神疾病。

判斷胖瘦看體脂還是隻看體重(肥胖的測量标準有很多)4

下面進入正題,上面兩種評價方法并不是直接評價脂肪量。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來了解體内的脂肪量呢?科學家們通過一些研究設計出來兩個計算公式來計算體内的脂肪含量或者說比例,一個是基于體重指數,另一個是基于腰圍;

身體脂肪%

公式一:1.2 × BMI 0.23 ×年齡-10.8 ×性别-5.4

· (男=1 女=0 基于BMI )

公式二:64 −20×身高/腰圍(米) 12×性别

· (男=0 女=1 基于身高腰圍)

判斷胖瘦看體脂還是隻看體重(肥胖的測量标準有很多)5

一般用的比較多的是基于BMI來計算體脂比例。但是,最新的一項研究認為基于身高與腰圍比的相對脂肪質量比體重指數(BMI)能更好地預測全身脂肪百分比。該研究使用了來自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NHANES)的數據,開發出模型,同時通過雙能X射線吸收法(DXA)測量了全身脂肪的百分比。他們考慮了350多種人體測量指标,得出簡單人體測量線性方程式,來估算人體全身脂肪百分比。這兩種計算方法是否适合中國人群,我覺得有待進一步驗證,因為這兩個公式計算的結果也不一樣,有些誤差。但是,這兩個計算公式可以作為簡單評價體脂比例的參考。如果作為研究依據,還有待進一步檢驗,因為他們沒有在中國人群中和實測脂肪比例進行相互的驗證。

總之,在目前情況下,我們可以綜合考慮BMI、腰圍、體脂肪含量三個數值來評估肥胖或脂肪的含量。如果三個指标都超标,還是很有意義的。如果作為個體,我覺得進行縱向比較也是有實際意義的,對自己的體型/形做個比較客觀的評價。

判斷胖瘦看體脂還是隻看體重(肥胖的測量标準有很多)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