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腦卒中偏癱康複用到哪些評定方法

腦卒中偏癱康複用到哪些評定方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5 13:55:23

腦卒中(中風)患者發病後,絕大多數都會失去基本的步行能力。所以,恢複步行功能,甚至是恢複到正常的行走能力就成為了廣大偏癱患者的迫切願望。偏癱患者病情平穩,剛剛可坐可站時,常常被“積極康複”的家屬“架着”或是“拖着”,就開始了“走”的訓練。

腦卒中偏癱康複用到哪些評定方法(康複訓練注意3個核心要點)1

當然,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患者本人的不懈努力和家屬“反反複複”的折騰,偏癱患者終于會走,但很多問題也同時出現。如此這般訓練出來的偏癱患者一般會有以下通病:患腿整體僵硬,站立不穩,走路劃圈,拖腿行走等等,患者走成這個樣子,無論如何都稱不上走的好看,更為麻煩的是患者此時往往并不能獨立行走,常常需要家屬的陪伴或者扶拐才能勉強步行。而偏癱患者上述的步行姿态,有個專業的術語稱呼叫“偏癱劃圈步态”,那麼,如何預防偏癱步态,走好看呢?

腦卒中偏癱康複用到哪些評定方法(康複訓練注意3個核心要點)2

“别出錯”很重要

腦卒中(中風)偏癱後進行的“康複鍛煉”實際上是一個“重新學習”的過程。如果剛剛能坐能站就着急在家屬的幫助下練習行走,那麼患者一定會采取“壞腿怎麼容易動就怎麼動”的運動方法。雖然有些輕症患者在這樣訓練方法下确實恢複了不錯的步行能力,但是大多數患者卻不能在患病後短短數天内恢複較好的腿部基本運動功能(比如可以較為靈活地“蜷腿”,“勾腳”),在這樣的狀态下如果強迫進行“步行”,怎麼可能不出現錯誤呢?

康複建議:

1:多多進行“床上運動”:患者平躺在床,患側(也就是偏癱側)靠近床邊,家屬一隻手輕握腳踝,另一隻手拖住膝蓋窩,要求患者主動用力,蜷腿。這個動作的要求在于:患者蜷腿時,腳後跟要一直貼着床面,不能擡起。蜷腿時要保持“正上正下”,不可左右晃動,患者要主動用力,家屬在患者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适當加以輔助。

腦卒中偏癱康複用到哪些評定方法(康複訓練注意3個核心要點)3

2:進行“勾腳”運動:患者平躺在床上,蜷腿,膝關節彎曲至90度,家屬一隻手托住患側腳底,同時讓患者做“勾腳尖”的運動,勾腳尖時,腳尖要朝向外上方勾。

勤練站功,不要着急走

行走需要穩定,需要平衡。患者腦卒中(中風)後,由于“病腿”出現運動和感覺的異常,直接會影響患者的平衡能力,如果我們把“行走”近似看作“左右腿交替單腿站”,那麼為了保證良好的行走姿勢,則需要雙腿均需要保持短時的有良好髋關節膝關節以及踝關節下的“單腿平衡”。否則就有可能出現:行走不穩,“挺膝蓋”,“打軟腿”等異常現象。

腦卒中偏癱康複用到哪些評定方法(康複訓練注意3個核心要點)4

康複建議:

1在練習好雙腿站立的情況之下,逐漸練習“壞腿”負重,最後達到“壞腿”幾乎承受整個身體的重量。

2“壞腿”幾乎完全承重時,緩緩擡起“好腿”,同時“壞腿”膝關節稍彎8-10度。

走路的時候多“想想”

完成床上的“蜷腿”訓練和“壞腿站立承重”訓練後,就可以嘗試練習行走。但是在進行“步行訓練”時一定要三思而後“行”。盡量避免出現異常的姿勢,養成不正确的行走習慣。

腦卒中偏癱康複用到哪些評定方法(康複訓練注意3個核心要點)5

康複建議;

1行走時先輕邁“壞腿”,盡可能按照“輕彎胯,微彎膝”的方法,慢慢地把“壞腿”邁出去,盡量用“壞腿”的腳後跟着地,然後慢慢把身體的重量壓到“壞腿”上。

2“壞腿”完全負重後,膝蓋保持10度左右的彎曲,然後擡起“好腿”往前邁步,邁步的幅度不宜過大,以“好腿”的腳後跟落地點略微超過“壞腿”的腳尖為宜。這樣即可以保證步行姿勢的基本正确,同時也可保證患者的平衡,避免摔倒。

腦卒中(中風)後出現步行功能障礙,如果想要恢複較好的步行姿勢,刻苦康複練習必不可少,同時也要注意練習方法的正确性。文中介紹的“康複建議”是腦卒中(中風)偏癱後患者步行康複訓練的幾個基礎核心要點,按照上述方法多練習,可以預防“偏癱步态”的出現或減輕“偏癱步态”給患者帶來的不良影響。

但是,腦卒中(中風)後的步行功能訓練并非僅僅隻是幾個“核心訓練動作”,而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如果需要真正恢複“好看”的步行,還需要患者和家屬自我多學習思考以及專業康複人士的精心指導。#運動康複# #健康熱力計劃# #腦梗塞# #健康202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