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坤堂
庚子年的臘八到了。每年的臘八這天,我總是要熬上一鍋香噴噴的臘八粥,全家人都喝得喜不自禁。熬臘八粥,已經成為我多年的一種習慣。
過去在農村熬制臘八粥的原料都是自己家種出來的糧食,不需要去買。但是,需要提前一天做好準備。精心挑選各類豆子,事先要泡一下,讓豆子們膨脹起來。那些豆子仿佛也随人們的心願,泡制半天就會都鼓脹起來,圓溜溜胖乎乎的煞是好看。有一種用料至今難以忘懷,那就是臘八粥中的地瓜幹豆。這是一種老家獨有的原料,具體做法是把白生生、幹酥酥的地瓜幹在石碾上隻碾一遍,再用粗羅過一遍,一定要把細細的地瓜面羅出來,隻用那些狀如豆粒、玉米粒大小的塊狀,我們稱之為“地瓜豆”。臘八粥中有了這些地瓜豆就有了甜絲絲、香噴噴的味道。
那漸行漸遠的地瓜豆至今留在記憶中。後來我才知道為什麼要用地瓜豆做主要食材?老人說出了其中的奧秘:那個時候農村地瓜多而且便宜。地瓜是農村人的主要糧食,豆子屬于油料作物,還是很少的。
在臘八這天的清晨,家家戶戶都會早早起來熬制臘八粥。上了年紀的老人會站在高處看看哪家的炊煙最早升起,那家就會受到老人的誇贊。人們喝臘八粥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定先讓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先喝,可見對老人與孩子的呵護。那些可愛的孩子們喝上一大碗臘八粥後,會渾身熱乎乎地再去上學。
(圖片選自網絡)
臘八粥格外有味道,那芳香會在寒冬臘月飄逸出村口,氤氲在整個村莊久久不會散去。更有趣的是,你會發現許多的人會出現一個動作,那就是咂咂嘴,舔舔唇。既回味臘八粥的芳香,又不失時機把黏在嘴唇邊上的臘八粥舔去,大抵也是一種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吧。每當想起當年在農村老家喝臘八粥的情景就會心情激動不已,那帶有地瓜豆的臘八粥着實令人難以忘懷。
來到城市,我也沿襲了在臘八這天熬制臘八粥的做法。隻不過所用的配料不再是自家種出來的,而是在糧店購買的。我會選擇五谷雜糧,還有多種豆類,再加上蓮子、薏米等,這樣使得臘八粥内容極為豐富,一碗臘八粥猶如一個小型的糧食博覽會。
剛剛搬入新家那一年的臘八,我又照例熬制一鍋臘八粥。帶着喬遷新居的喜悅心情,使出我渾身解數熬出來的臘八粥,依然是那麼的芳香。那香氣透過客廳,飛過窗子飄散到院子中。一對新近搬入的年輕人聞到臘八粥的香味,不由自主地來到我的家中。我為他們盛上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他們也沒有客氣就喝了起來,喝着臘八粥連聲稱贊好喝,好喝!他們砸着嘴地說到:我們是第一次喝到這麼香的臘八粥。看到他們意猶未盡的樣子,我們毫不猶豫地把鍋中的那一半臘八粥讓他們用盆子端走了。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折騰了近一年,在進入2021年元旦的那幾天,突然遭遇70年一遇的寒冷天氣。使得今年的臘八非同一般。臘八一定喝上最芳香的臘八粥,喝上美味臘八粥不僅僅是一個節日的喜慶,更是傳承着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簡介:張坤堂,山東大學本科畢業。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濟南市作協會員,區政協文史委員。曆任教學研究室研室語文教研員、副主任,普通學校校長,教育局黨校校長。曾經獲得拔尖人才,科技成果獎,國家級優秀輔導教師,市、區優秀教師等稱号。經常在《濟南日報》、《齊魯晚報》、《雜文選刊》發表文章。
壹點号山東創作中心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