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本樞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系列文章之五十一
道德一詞在現代社會已經演繹成固定詞語,主要用來形容人們的内在品行和通過行為規範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道德在古代是兩個不同的詞語,分别表達不同的内容,散見于不同的曆史資料中,真正将道德融合在一起的,當屬老子。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老子修道德,著書上下兩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老子言道德之意是将道和德作為兩個不同的範疇和概念進行闡述的,這種運用和後世經常連用的道德的内涵完全不一樣。本講作為《道德經》上篇的完結篇和下篇的開始篇,具有承上啟下之功效,目的在于使讀者朋友們能夠從整體上把握老子筆下的道和德所表達的不同含義,道和德在老子筆下到底是何種關系,現代社會中,道德的立足點在哪裡?
何謂“道”?從訓诂學的角度分析,道指行走的路徑,《說文》解釋道為所行道也。《爾雅》解釋道為達謂之道。人們行走在土地上,行走的路徑就是道,現代社會常将道路聯系在一起使用,其所表達的含義和古代的道詞義相同。
道的引申意義很多,我們經常會使用一些修飾性的詞語描述道,如光明大道、康莊大道、生财之道、養生之道、志同道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能說會道等等。
老子賦予道新的内涵,将道上升到哲學高度。在老子的筆下,道是個抽象的概念,是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的本體,是整個宇宙世界的保護神,為萬物生長提供養料,為天地運行提供空間和載體。雖然道如此抽象,但是,道卻分分秒秒都和宇宙世界、天地萬物同呼吸共命運。
道猶如孫悟空會七十二變。道可以是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最低窪處);道可以是戶牖,成為豪宅、别墅必不可少的物體;道可以是車毂,成為車輪轉動的關鍵部件。道可以是人類,他行事小心翼翼,好像寒冬之季橫渡冰河似的;他胸懷寬廣,好像能夠消融冰雪風暴似的;他敦厚質樸,好像未經雕琢的玉石似的;他豁達樂觀,好像幽深的山谷似的;他返璞歸真,好像大智若愚,親和力爆棚似的。
如此不厭其煩地表述還是不能揭開道神秘的面紗,我們隻要把握住做人做事必須循道而為這個基本原則即可,其他的完全可以不必理會。
何謂“德”?《說文》解釋德是升的意思,德在古代還有得到的含義。德是象形字,左邊的“彳”表示與行走有關,右邊的“十目一心”表示人們在行走的時候眼睛盯着直線走得正,心也正。現在的引申義主要指人們内心的美好情感、信念以及品德,外化為人們行事心地坦蕩、正直。描述德的詞語也很多,如德行天下、德才兼備、感恩戴德、德高望重、歌功頌德、功德圓滿、厚德載物、同心同德等等。
作為文明社會大力提倡且必須遵守的美好品質,“德”涵蓋了仁義禮智信等諸多制度框架下的原理和準則。有關德的内涵及提法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德是周朝禮樂文明的核心,德涵蓋了誠信、仁義等一切美好品行,是中國倫理的核心概念,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寶貴财富。最能夠說明德在周朝地位的就是《易經》,《易經·系辭》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孔子在這裡把寬厚的德與大地相提并論,使其成為承載萬物的精神領袖。德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道家修道過程中外化于形的途徑。
老子認為德是道的形式外衣。老子在《道德經》裡将德作為抽象之道的具體表現形式,老子提出“孔德之容,惟道是從”、“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德的最高境界是惟道是從,是在遵循道的原則和理念。同時,老子也提出,“失道而後德”,人類社會之所以需要德,是因為最淳樸的道消失了,人們需要人性的美好品質來重構社會價值和社會正義。
道是德的生存源頭,德是道的補救手段。《道德經》裡道與德分為獨立的兩篇内容,那麼道與德是什麼樣的關系呢?如果說道是源頭,是靈魂,是精神支柱;那麼德則是彙聚源頭的滔滔江海,是身披多彩外衣的肉體,是人們行事的各種方式。所以,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道是人們所追求的最理想的生活境界,德是使人們擁有美好品質的堅實防線。一旦道離我們漸行漸遠,那麼德就成為補救手段,成為重塑人們道德标準的保障。
道德一詞現代意義的立足點在哪裡?中國社會一直倡行法治與德治并行,用德治來補充法治的不足。法治是建立社會秩序,使人們在有序的環境裡生活的有力武器。德治是構建正确的價值觀,保留人們美好品行的基礎。本樞認為,在社會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在法治體系十分完善的今天,道德也不能離開人們的生活,政府應該将道德作為精神食糧投放在民衆的餐桌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