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齋是我國古代文人學士讀書著說的地方。
自古以來,人們把著書為文、讀書藏書、寫字作畫的地方,都稱之為書齋,現在習慣叫書房。
先有書,然後才有書齋;先有書齋,然後才會有書齋名。
中國知識分子自古就有給書房取名的傳統。無論是深宅大院,還是茅房草屋;無論是廣廈,還是鬥室,文人學者、書畫家多愛給它取個名字,曰某某齋某某堂、某某室某某館之類。
我們通常把書房稱為書齋,是因為“齋”字寓有深義,所以,文人學者給書房取名,多愛用“齋”字。當然還有用堂、草堂、書堂、室、書室、屋、書屋、樓、館、閣、軒、舍、精舍、居、洞、書洞、廬、庵、簃、誃、亭、山房等,寓意各不相同。
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陸遊晚年的書齋名叫“老學齋”,表示要活到老,學到老。
明代著名學者張溥的書屋叫“七錄齋”。他所讀的書一定要抄錄下來,朗讀一遍後燒掉。如此抄了讀,讀了抄,這樣竟達六七次。
清代蒲松齡的“聊齋”,是給别人提供閑聊之地,他再把這些素材加工為小說。
現代文學巨匠魯迅的書房為“綠林書屋”,是用來譏諷那些誣他為“學匪”的“正人君子”的。
著名詩人柳亞子的書屋為“磨劍室”,由唐代苦吟派詩人賈島的“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演化而來。
另外,還有人把自己的書房命名為“十駕齋”、“锲齋”、“人境廬”等,不難看出,文人們是想借荀子《勸學》和陶淵明《飲酒》中的名句來表自己的心志。
書齋名最長的要推清代著名藏書家潘仕成的書齋名,長達21字:“周敦商彜秦鏡漢劍唐琴宋元明書畫墨迹長物之齋”。可見書齋主人收藏之富,真是上下幾千年,囊括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這些書齋的名稱或明志,或抒懷,或紀事,或慕人,或崇物,以寄托某種情感,表達自己的志趣、愛好和追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