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先學做事再學做人

先學做事再學做人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3:55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先學做事再學做人(先學做人後做學問)1

這一章,孔子提出了做人的大原則

他強調,儒家弟子在家要一定要孝敬父母長輩,出外要和睦弟兄師長,行事要恭和謹慎,為人要守誠重信,廣泛澤被大衆,主動親近仁者。如果做到了這些,還有剩餘精力,就繼續學習文化才藝。

從他的表述裡,至少可讀出三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親情講孝悌

“入則孝,出則悌”,是對父母要孝,對兄弟要悌,講的都是與自身關系最為密切的倫理親情。還記得第二章講“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嗎?在這裡孔子繼續強調“孝道”作為道德根基的極端重要性。

第二層意思:友情講博愛。

從對父母要孝順,再往外面推出去,自然講到了對待兄弟及友人。這也是中國古代“五倫”關系中重要的一倫。

怎樣對待兄弟友人?要博愛,也就是“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

三個點睛之字“信”“泛”“仁”。信,是朋友之間處事的基本原則,守信用、講信義;泛,是用愛自己父母親人的心去博愛衆人,最關鍵的,還是要去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向他們靠攏,近朱者赤。

一個人隻要做到這些,就跳出了一己之私、走出了一己之愛,有了這個大格局,自然能為社會做更多事,走得更遠。

第三層意思:先有德行,後做學問

這才是孔子要告訴我們的核心觀點,德行是本,讀書是末。本不固則學得再多也枉然!

張居正曾經大贊該句為“萬世之明訓”。今天也一樣,使用幹部有一句話叫做“德才兼備、以德為先”,還有一句話叫“若思想和路線不對,知識越多越反動”講的也同樣是這個意思。

這句話對今天的啟示也是相當大的。

近代以來,我們的教育完全變為西方式教育,教育從模式到内容一律向西方看齊。應該說這對于我們的國家實現快速工業化,融入國際是有幫助的,但也造就了一些不好的現象,就是盲目的科學崇拜。

随着“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等觀念深入人心,考取高分,進入名校,已經成為我們教育的一個重要指向性目标,造成了大家往往隻注重知識學習,忽略了道德的培養,學生隻要成績好就可以掩蓋一切缺點了。

最為普遍的結果就是:越讀書越迷茫,越奮鬥越不知去向。教育不應該隻成為人們“博名取利”的階梯,讀書的目的,絕不能是隻為了房子和車子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