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法的繼承人範圍包括哪些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繼承人的範圍包括以下兩種:
法定繼承人。法定繼承人,是指依照繼承法的範圍和順序直接承受被繼承人遺産的繼承人。法定繼承人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法定繼承人取得繼承權的根據是繼承法的直接規定。
法定繼承是由直接規定繼承人範圍、繼承順序和遺産分配原則的一種繼承方式。法定繼承人就是按照這種方式繼承遺産的人。這就決定了法定繼承人取得繼承權的唯一根據,就是《民法典》的直接規定。
第二,法定繼承人的範圍通常以繼承人與被繼承人之間既存的婚姻、血緣和家庭關系為限。
我國法律規定,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對公、婆或嶽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女婿,才能作為法定繼承人。這些繼承人或者與被繼承人具有婚姻關系,或者具有血緣關系,或者屬于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關系。
第三,法定繼承人依一定先後順序繼承遺産。
法定繼承人并非都同時取得遺産,而是按照法定的先後順序依次繼承。我國《民法典》規定,法定繼承的順序有兩個:第一順序和第二順序。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法定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有第一順序的第二順序繼承人無權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的才由第二順序繼承。
遺産繼承也有一定的分配方式與順序,發生繼承的糾紛可以自行協商,協商不成可以提起訴訟,依據相關法律進行判決。
來源:解讀民法典微信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