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誕生而來,秦PLUS DM-i的熱度就一直居高不下,刀片電池加持賦予其極高的安全性和續航能力,再疊加親民的售價,很多人都将秦PLUS DM-i視作當前國産混動轎車的标杆。
而說起混動就不得不提及豐田,世界上隻有兩種混動,一種是豐田,一種是其他,就是對豐田THS混動技術的最大褒獎。以往我們熟知的豐田混動是油電混合形式,但在這個講究突破的時代,豐田不能再墨守成規,插混系統因此應運而生。
作為豐田混動的破圈之作,卡羅拉雙擎E 自然受到多方注視,正好又與秦PLUS DM-i處在同一級别,同樣的插混系統,同等的定位,相互間的競争在所難免。究竟是新晉的國産标杆後來居上,還是傳統的老派霸主拍倒後浪?
秦PLUS DM-i的DM-i超級混動系統是一套名為EHS的電混系統,串并聯架構的雙電機結構,工作原理傳承自DM1代,并且以電驅為中心重新設計并進行全面優化。以電為主主打可油可電的技術方案,配備大容量電池以供能為主,大功率電機作為驅動主體,發動機為輔的全新電混架構。
具體來看,EHS電混系統由雙電機、雙電控、直驅離合器、電機油冷系統、單擋減速器組成,得益于系統組件高度集成化,讓整套EHS電混系統的體積減小30%,重量減輕30%。
其次電機繞線采用扁線設計,可以大幅提升散熱能力,電機最高效率達到97.5%,電機工作效率穩定在90%以上的可持續占比為90.3%。
電機最高轉速達到16000rpm,讓電機後段性能儲備更足,新的油冷技術也提高了電機内部的散熱效率,并将電機功率密度提升至44.3kW/L。
與之匹配的刀片電池和骁雲-插混專用1.5L發動機,前者在全新的DM-i超級混動技術裡,整個電池包隻有10-20節刀片電池,将電池内部結構進行簡化,使得零部件減少35%以上,并且運用了卷繞電芯串聯技術,以此提高内部體積的利用率,體積效率達到65%。
後者采用阿特金森循環設計,熱效率高達43.3%,為全球量産最高熱效率的發動機,且壓縮比達到15.5:1。
至于豐田的PHEV系統則是基于HEV開發而來,主要由雙電機、E-CVT變速器、1.8L阿特金森發動機、PCU、高效動力控制單元、充電單元、帶溫控的動力锂電池組組成。也可以直白得理解是在油電混動系統的基礎上,加了一台電機。
其中,E-CVT變速箱的内部集成了兩台動力電機,并帶有發電裝置。E-CVT變速箱可以實現單電機動力輸出、雙電機組合動力輸出、内燃機和兩台電機組合的動力輸出。
此外,該套系統也配備了動力回收裝置,收集刹車時産生的能量并将其儲存到動力電池,提升能耗表現。
複雜的技術原理晦澀難懂,那就來看點淺顯易懂的賬面數據。
秦PLUS DM-i插混低配版本的電池能量為8.32kWh,電動機總扭矩316N·m,工信部純電續航裡程55km,實測綜合油耗3.8L,百公裡加速7.9秒,一箱油跑1000km不是難事。
至于卡羅拉雙擎E 電池能量為10.5kWh,電動機總扭矩207N·m,工信部純電續航裡程55km,實測綜合油耗4.2L,百公裡加速11.71秒。
低配版本秦PLUS DM-i已經稍占上風,更何況還有高配版本。電池能量增加到18.32kWh,電動機總扭矩提升至325N·m,工信部純電續航裡程提升至120km,百公裡加速時間壓縮到7.3秒。
此外,相比卡羅拉雙擎E 的電池組質保提供的八年或20萬公裡承諾,秦PLUS DM-i給出的首任車主不限年限/裡程電池質保更有誠意。
然而,秦PLUS DM-i的插混系統即便在賬面數據上比卡羅拉雙擎E 更加出色,但豐田混動系統擁有的超過20年的時間沉澱和千萬車主的共同認可,是秦PLUS DM-i的插混系統難以企及的高度。
毫無疑問,秦PLUS DM-i的混動系統赢得了數據,但站在用戶的角度卻比卡羅拉雙擎E 的混動系統欠缺信心上的支撐。
對于消費者而言,尤其是處于10-20萬價格區間的人群,空間和配置會是他們買車時的剛需。
從數據上看,秦PLUS DM-i的長寬高分别是4765*1837*1495毫米,軸距達2718毫米。卡羅拉雙擎E 的長寬高分别是4635*1775*1470毫米,軸距達到2700毫米。
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尺寸參數全面占優的秦PLUS DM-i也就意味着,在車内乘坐和裝載空間方面,比起卡羅拉雙擎E 具有更高的可使用度。
(秦PLUS DM-i的座椅)
(卡羅拉雙擎E 的座椅)
此外,秦PLUS DM-i的座椅會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乘坐需求,對比卡羅拉雙擎E ,座椅填充物料更加柔軟,帶給乘員的陷入感和包裹性更強。
不過在細節的儲物格數量和排布上就體現出合資車成熟的一面,卡羅拉雙擎E 不僅比秦PLUS DM-i擁有更多的儲物格,并且儲物格設置的位置也是随處可見,乘員随身的手機、雨傘都能找到合适的安放區域。
至于配置方面,一向是國産車的強項。就拿兩款車型的頂配車款進行對比。哪怕售價為14.58萬的秦 PLUS 2021款 DM-i 120km旗艦型與售價為23.08萬的卡羅拉雙擎E 2019款 1.8L E-CVT旗艦版,有着接近10萬的價差。
但查看兩款車型的配置表不禁會讓人懷疑,是否應該是秦 PLUS 2021款 DM-i 120km旗艦型的售價比卡羅拉雙擎E 2019款 1.8L E-CVT旗艦版比貴10萬。
對比卡羅拉雙擎E 的頂配車型,秦 PLUS DM-i插混的頂配車型多了并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輔助、道路交通識别、主動刹車、全速自适應巡航、前後駐車雷達、倒車車側預警、360度全景影像、自動駐車、遠程啟動、車聯、,OTA升級、語音識别系統,多色氛圍燈,後座出風口、全液晶儀表盤、前排手機無線充電、後排座椅比例放倒、自适應遠近光燈。
而卡羅拉雙擎E 的頂配車型則多了真皮方向盤、真皮混仿皮座椅、前排座椅加熱、支持CarLife、LED前霧燈。
秦 PLUS DM-i插混的頂配車型,照顧到駕駛層面的配置,有一整套輔助駕駛系統,如果你嘗過節假日高速或者上下班高峰期大堵車的苦,就會明白輔助駕駛系統的好。
要解決智能化需求,有DiLink 3.0智能網聯系統,車聯網、OTA升級、語音識别系統一應俱全,試過動動口就能操控車輛的感覺,就很難再适應用手操控的節奏。
要實用也有遠程啟動、360度全景影像、前排手機無線充電等配置,更為關鍵的是多色氛圍燈一旦亮起,整車的觀感瞬間拔升一個層次。
孰優孰劣,還需多言?
主觀的設計對比從來沒有一套标準答案,就算1萬個人當中,有9999個人都有認為這車不好看,但隻要有一個人覺得好看,那麼這輛車就肯定有它好看之處,
平等看待個人審美的差異化,是對每個擁有自由且從心的審美角度的自由人的基本尊重,畢竟大家認同的好看标準各不相同。
所以就站在個人的審美喜好角度,教授會更傾向于秦 PLUS DM-i的Dragon Face設計理念。一方面正好契合中國神秘而又引人入勝的龍神話,另一方面龍吟式前格栅、龍睛式LED前大燈、遊龍躍動腰線、龍爪之痕LED尾燈,将龍的神韻刻畫得栩栩如生,行走時恍惚間好像看到真龍在路上遊走。
至于卡羅拉雙擎E 的外觀更像是一套規範的模闆,造型上沒有任何怪異,或者會讓人産生不适的設計元素,但過于闆正的造型也很難像秦 PLUS DM-i的Dragon Face設計理念那樣,直擊觀者心房。
所以很少會從卡羅拉車主口中聽到他們評論車型外觀的美醜,因為他們購買一輛卡羅拉雙擎E ,或者是卡羅拉也絕對不會是因美起意。
用美學征服人心,無疑是一種成功,但如果能夠做到跳過造型,直接說服消費者下單,這會是一種更高階的做法。
綜合多方面的對比,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國産車絕對有挑戰傳統老派合資車型的實力,甚至在個别層面還有更勝一籌的優勢,這是國産車企用心造車的顯著成果,更是國産車崛起的标志。
但是買車可以是一件理性的事,也可以是一件感性的事,正如本文的秦 PLUS DM-i呈現出不輸卡羅拉雙擎E 的實力,但卻比卡羅拉雙擎E 少了一點群衆口碑積累,欠缺一些信心加持,這不是車企想努力就能改變的劣勢,更不是技術、配置、外觀、空間所能填補的差距。
所以無論從産品力的角度來看,秦PLUS DM-i都配得上好車的稱号,但比卡羅拉雙擎E 内藏的經典還差點意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