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個話題沖上了微博熱搜#親測這樣開空調真的既涼快又省電#,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網友分享了一個小妙招:首先,空調打開開制冷,等屋子徹底涼下來之後,換成除濕模式,然後設定溫度比制冷高一些就可以啦!假如制冷開了24,除濕就可以開25或者26。
具體溫度,大家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調整。
那麼,内行的空調維修師傅是否認同這個觀點?
維修師傅說,決定空調制冷效果的是房間的房屋面積、空調的匹數和室内的人數,還有就是空調的溫度和模式。
根據相關實驗證明,空調制冷溫度每提高1度,可以節省10-15%的電量。但是我們需要知道,制冷模式除去将室内的熱量搬運到室外,而除濕的模式不僅需要搬運熱量,而且還需要除濕。
除濕模式的運行原理是室内機持續低速運轉,壓縮機間接運轉,讓室溫保持在設定的溫度,一直在不斷地循環。
制冷模式就是室内機和壓縮機一旦達到設定的溫度,就會停止工作。
維修師傅說,除濕模式确實會省電,但是會傷害壓縮機!
其實除濕模式比制冷模式省不了多少電,但是換壓縮機的價格确實不便宜。
總之,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選擇制冷還是模式,如果室内潮濕,可以适當地開除濕模式,但是不能把除濕當做制冷模式,否則廠家為什麼不直接設置除濕模式代替制冷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