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受訪專家:全國名中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主任醫師 石印玉
一個人的關節和骨骼健康與否關系到整個身體的健康狀态。然而,當下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着骨質疏松症、頸腰椎病等疾病的困擾,骨關節疾病已成為現代人的高發病、多發病。究其原因,多數是因為慢性勞損、年齡過大、過度肥胖以及關節先天性異常等因素導緻。除了大家熟知的骨質疏松、頸腰椎病等問題,臨床中,骨關節疾病常見的還有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骨質增生、肩周炎等,如何調養骨關節?本期,《生命時報》特邀80歲的全國名中醫、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主任醫師石印玉教授進行詳細詳解。
石氏傷科第四代傳人
石印玉出生在滬上著名的中醫世家“石氏傷科”,石氏傷科不僅在上海及周邊地區的民衆中享有盛譽,還是中醫骨傷的一大流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石氏傷科的起源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間。石印玉的曾祖石蘭亭先生能武擅醫,融傳統武術、整骨手法與中醫内治調理方法于一爐,于1880年懸壺上海,開創了石氏傷科流派。祖父石曉山于南市新新街開設診所,診所以治傷為主,擅長運用外敷内服、針灸手法治療骨傷。因醫術精湛,口口相傳,聞名滬上。
石印玉的父輩有兄弟三人,大伯父石頌平除了繼承家傳醫術,更精擅外科,是當時中醫外科領域最有影響的中醫師之一,可惜英年早逝。二伯父石筱山和父親石幼山不得不從就讀的“神州中醫專門學校”及“上海中醫專門學校”辍學,在家襄診(“襄診”的意思是助診、抄方錄案),助理診務。二伯父石筱山成年時就開始臨診,中醫基礎紮實,更擅自家特色的手法方藥,成為當時頗具影響的傷科名家。1956年上海中醫學院成立,石筱山擔任傷科教研組主任,同時任職龍華醫院傷科主任,又兼上海市衛生局、上海第一醫學院、華東醫學院的傷科顧問。父親石幼山經年累月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先後擔任上海中醫學院教授、中華醫學會傷科學會顧問。兄弟二人共同主持編寫《中醫傷科學》講義,開創了中醫骨傷學高等教育的先河。
石印玉自幼在家庭診所的環境中耳濡目染伯父和父親的接骨理傷技術。1956年順利考入上海中醫學院(現在為上海中醫藥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曙光醫院骨傷科,自然而然地承接起石氏傷科傳承發展的責任。追憶父輩,石印玉說,“他們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工作的态度,自己開診所,每天從早忙到晚,經常有經濟困難的病人看病不收費,藥還免費給。當下,我仍然這樣認為,人家找你來看病,能解決的問題要盡可能解決。”
“了解全身,整體辨證”
石印玉認為,“石氏傷科”之所以能夠從衆多醫家中脫穎而出形成流派,至今葆有活力,就是因為在吸納各家之長的基礎上敢于創新,“當年先輩如此,現在的我也是如此。”在繼承家學的基礎上,石印玉針對現代人疾病形成、發展規律不斷思考,形成新的學術觀點。臨床中,他重視理法方藥分析,将外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六種病邪的統稱)、内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或外力受傷等因素納入考慮。
現代人生活作息、工作方式與古人不同,具有腦力活動多、生活壓力大、熬夜多的特點,人群中陰虛與熱證的體質突出,石印玉因此提出治療慢性筋骨病損時需“清熱活血”的觀點。針對膝骨關節炎這一常見的老年退行性疾病,以往多被中醫學界歸為“膝痹”“骨痹”,石印玉主張其病機為“本痿标痹,痹痿并存”,提出“筋骨并重,以筋為主”的治療原則;而在骨質疏松症的診治中,石印玉提出以補腎藥的作用分陰陽,益腎陰與溫腎陽的中藥具有不同的作用機制,治療中需要有針對性地用于不同骨質疏松症,改變了以往治療骨質疏松症一概補腎的局面。他以“脾為後天之本”為理論依據,拟定“健脾方”(用山藥、陳皮等中藥制成)防治骨質疏松症,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豐富了中醫藥治療骨質疏松症的方法。
石印玉認為,對于骨傷科疾病,還要“了解全身,整體辨證”,做到“筋骨痹不獨關注筋骨”,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隻有全面考慮患者的基本狀态和病情後,才能得到最佳治療方案。
全身與骨傷病兼顧。石印玉的父輩石筱山和石幼山都有治老人骨折——先理其虛、待虛損得複、始攻其瘀的經典案例,而不是按通常所說的三期治療,先攻、繼和、後補。石印玉認為,三期治法中,無虛不補,即有虛必要補。瘀既得去,虛象漸現,唯補為要,這也是全身整體觀的體現。現代骨傷科診治病種以骨與關節退行性疾病為主體,患病人群以中老年居多,這些人群往往有多系統疾病同時存在,全身與骨傷病兼顧,才能做到全面治療。
治骨傷先識人。以往骨傷科就診病人多為體力勞動者,病因多由勞動損傷、感受風寒濕邪交雜引起。因此,傳統應用的活血固腰藥如當歸、紅花、川續斷、狗脊,以及相關的祛風藥羌活、獨活等藥多屬性溫之品。而如今,患者久坐的多,平時運動量達标的人比較少,每天長時間保持某個體位,是缺少鍛煉造成的筋骨勞損。與此同時,現在很多患者因工作緊張、壓力大、費心操勞,身體一方面勞損淤阻,日久而郁,瘀郁而化熱;另一方面,生活工作壓力易緻身體内火偏旺。相當數量的患者既表現出元氣虛弱的症狀,又兼有瘀熱傷陰的表現。這類患者,骨關節疾病的疼痛特點不同以往:一是卧床休息後、晨間起床時疼痛最重,活動後減輕;二是臨床體檢時有淺表、廣泛、敏銳的壓痛,症狀也多為陰虛内熱(口幹欲飲、飲而不多、尿色偏深、大便幹結等,且舌質多偏紅)。
拓展他科制劑治骨傷
曙光醫院骨傷科曾對前來就診的患者做過一個不完全調查,其中80.15%的患者都有一種或一種以上其他疾病,主要是高血壓、冠心病、脾胃病等。石印玉認為,骨傷科醫師診病的視野要廣及全身而不僅僅局限于所謂的傷病,治療的方案方法也可在各科的經驗中借鑒,變通化裁,根據患者不同情況施以不同之術。或以藥物内服、外敷,或以手法整骨強筋,或以針刺調暢經絡,或以言語疏導心理,或指導鍛煉,或飲食調節。“中醫藥學的治療應體現整體觀,顧及全身及骨傷科本病才會有更好的治療效果。”石印玉說道。
就内服藥而言,相當多病人願選用成藥,而傷科成藥品種單調。石印玉拓展其他科制劑應用範圍,如肝内科治療慢性肝病的補腎沖劑(主要由仙靈脾、巴戟天、虎仗、黃芩、桑寄生等藥物組成),具有補益肝腎、活血通絡的作用;中醫外科治療乳房病的小金丸(主要由人工麝香、木鼈子、制草烏、楓香脂、乳香、沒藥、五靈脂、當歸、地龍等藥物組成),具有散結消腫、化瘀止痛的作用。這樣,既能對骨傷疾病有療效,又能對患者的其他疾患起治療作用,避免了患者“吃藥量多于吃飯”的尴尬局面。
石氏傷科診療是有規範的。每個病例除了創傷局部嚴密周全的望、摸、被動活動外,還要仔細觀察就診者的全身氣色和狀态,問飲食、起居活動等全身情況,診脈、觀舌苔,也觀全身及損傷局部,在全身了解的背景下診療局部的損傷。筋骨損傷在熟練配合的學生或助手配合下,手法拔伸捺正并疏理筋脈。針刺也是極常用的治療手段,每個臨診醫生皆備有針灸針,可随時取用。外傷複位後,外敷藥膏,需要固定的用細帶綁紮、夾闆固定,松緊适度。一般要求3天(急性損傷初期是2天)複診時綁紮的綁帶“不走樣”,以示固定恰當又不過分。内服多按傷之新陳和全身情況、診時處方,另予粉末狀“傷藥”内服,以增活血止痛功效。慢性損傷則另予丸藥加服。最後,還會囑咐患者飲食起居注意事項。
石印玉教授總結多年臨床經驗,推薦一個針對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骨折後期水腫等問題的日常代茶飲方:取黃芪15克、玫瑰花3克、紅棗5枚,一起熱水沖泡飲用。此方可以補氣養血、調節免疫、改善血液循環。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