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的詞曲。學校供圖
“我們是共産主義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每當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在耳畔響起,你可知道,這首歌的誕生地在廈門。
近日,記者走進福建省廈門何厝小學,采訪電影《英雄小八路》的原型,聽他們講隊歌誕生的故事,講紅色基因在這裡代代相傳。
您知道少先隊隊歌
是為誰而作嗎?
當年那些“英雄小八路”
現在怎麼樣了?
小學生成了“英雄小八路”
“我是當年的13名少先隊員之一,這個接錦旗的小朋友就是我,從這以後,我們就有了‘英雄小八路’的稱号,不久,又誕生了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在何厝小學,電影《英雄小八路》原型之一的何明全老人,向記者講述了當年支援前線,以及隊歌誕生的故事。
時任團市委副書記王綏向英雄小八路授旗。
學校供圖
當年的“英雄小八路”何明全為學生上“隊課”。
熊傑攝
“英雄小八路”源于“炮擊金門”戰役,而廈門思明區的何厝村,當年就是炮戰的前線。
盡管過去60多年,何明全對當年的戰鬥往事仍記憶猶新,1958年初,在戰役爆發之前,廈門禾山第四中心小學,也就是現今的何厝小學,很多學生主動支援前線,他們義務為解放軍修路、洗衣服、送茶水,深受戰士喜愛。
英雄小八路在防空洞口堅持學習。學校供圖
“炮戰”即将爆發時,師生和居民都被要求疏散到後方但何厝小學的13名少先隊員卻偷偷留了下來.
在彌漫的硝煙中,他們冒着生命危險接電話線、擦炮彈、站崗放哨……特别是同學們接電話線的事情,感動了部隊和地方領導,為此,他們還專門為孩子們送來了錦旗。
少先隊隊歌在這裡誕生
1958年底,部隊慰問團到前線慰問,看到少先隊員在擦炮彈,便問:“小朋友,你們不怕嗎?”大家都回答:“不怕!” 何明全說,當時,劇作家、詞作家周郁輝在現場很感動,提筆就寫了“我們是共産主義接班人”的歌詞。
當天中午周郁輝和作曲家寄明等人與少先隊員一起吃午飯,兩人邊吃邊寫,很快曲就譜好了,寄明還當場哼唱,這樣就完成了整個歌曲的創作。
1960年春天,上海戲劇學院教授陳耘等6人到廈門采訪,寫出了話劇《英雄小八路》,并于當年6月1日在福州公演,引起轟動。之後,周郁輝又将話劇改編為同名電影劇本。
1961年,電影《英雄小八路》公映,主題歌《我們是共産主義接班人》在祖國大地唱響。
1978年10月27日,在共青團十屆一中全會上,這首歌被确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英雄小八路何佳汝、何大年看守電話機。
學校供圖
英雄精神代代傳
“英雄小八路”的事迹從1960年開始,就在何厝小學校内展覽。英雄的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
2001年5月,新的“英雄小八路”紀念館在何厝小學校内建成,在二十幾個展櫃中展出了當年“小八路”們用過的學習、生活、勞動器具等珍貴曆史實物。
英雄小八路向解放軍叔叔學接電話線。
學校供圖
現在,紀念館是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也是廈門市青少年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每年,來自全國各地參觀“英雄小八路”紀念館的人也絡繹不絕。
鬥轉星移,進入21世紀,13個“英雄小八路”變成了退休老人。他們中的何明全、何佳汝、郭勝源、何亞朱等人,會經常來到何厝小學,當少先隊“輔導員”。
當年的“英雄小八路”何明全講解隊歌的誕生過程。熊傑攝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英雄小八路”何佳汝長大後,成為何厝小學的一名教師。退休後,她又被聘為紀念館的講解員,每次有人來參觀,她都會細心登記,認真講解。她還為何厝小學的學生講“隊課”,又教學生做“珠繡”,成為一名“退而不休”的老教師。
現在的何厝小學,已經把傳承“英雄小八路”精神、宣講隊歌曆史作為學校的重要工作。
何厝小學校長張運紅介紹,學校組建了“何小黨員義務宣講隊”“何小學生小小宣講隊”“老英雄現身宣講隊”三支隊伍,為來紀念館的參觀者講述英雄故事,傳承英雄精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