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和松鼠,紙船和風筝,一起給我們講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在《紙船和風筝》這一課裡,我們看到了好朋友從陌生到相識,從争吵到和好的過程。讓我們不禁想起自己的好友,你們還好嗎?即使是多年至交,也可能因為種種小事産生裂縫,諒解和祝福對方,是維系友誼的訣竅。
“斤斤計較”和斧頭有什麼關系呢?“祝”字裡面為什麼有個“兄”?人在什麼時候會“哭”呢?漢字思維帶你發現學習漢字的訣竅。
打“折”(zhé)還是打“折”(shé)?一把有石刃和木柄的斧頭”的樣子表示“斤”。“斤”是一種原始工具——“石锛”,後借用為重量單位。“斤”在漢字裡可以做偏旁,表示跟“斧子”有關的意思。石斧是古人制造的技術含量較高的工具。所謂“斤斤計較”就是每砍一斧都要認真對待,後來比喻對一些事情過分計較。
手 斤 = 折。手拿“斤”之斧将東西砍斷、弄斷就叫“折”。課文中的“折紙”,是将紙張彎轉、折疊的一種手工。小松鼠折了一隻紙船,那麼小朋友們不妨也拿起彩紙試一試,把紙張彎折成什麼樣呢?
“折”表示砍斷、彎轉的動作時,讀作“zhé
”,如折斷、打折。表示折斷、虧損的狀态時,讀作“shé
”,如腿折了,生意折本了。
“兄”是“祝”告主持之人“兄”由“口”加上“人”組成,是指開口說話的人,是“祝”的本字。“祝”字左邊是一個“礻”字旁,表示祭祀。古人祭祀時,通常是由家裡年長的成年男子來主持,因此,後來“兄”就表示家中年長的男性,如兄長、兄伯。
古代巫師有兩種,一種是通過形體舞蹈的方式來祭祀和迎接鬼神,稱之為“巫”,一般由女性負責;另一種是通過語言贊頌的方式來敬奉神靈,稱之為“祝”,一般由男性負責,古代“巫師”也叫“巫祝”。
“祝”原本是指祭神的“祈禱詞”,由于祭神的目的大都是為了求得神的保佑,故後來“祝”變成了人們用言語祈禱求福的一種行為,如“祝你快樂”,就是祝告請求,願“你”快樂。實際上,希望被祝福者“快樂”是祝福者的一種美好的願望。
人什麼時候會“哭”?
“哭”字由上面的兩個“口”加下面的一個“犬”構成,表示因悲傷而發聲和流淚的樣子,如哭泣、哭喊。“口”突出哭聲,“犬”強調哭聲如同狗的聲音。
古人通常是有人去世後十分悲痛才用“哭”,因此“哭”的本義是哭喪時的一種表現。如本冊《樹之歌》中所介紹的,在古代,人去世後,其親人要折一桑枝,拿在手裡哭靈、吊唁,這個習俗叫“執桑枝而哭”,就是“喪”(喪)字。甲骨文的“喪”就是由“桑”加上三個“口”組成,以此表示哭的聲音很大。
古代,一般的哭用“涕”或“泣”字來形容。“涕”是“淚水一滴一滴落下”的樣子,“泣”是淚水連續不斷地落下。因此“哭、泣、涕”這三個字都表示“哭”,但“哭”強調的是聲音,“涕”和“泣”強調的是眼淚落下的方式,并且它們之間還可以組詞,如哭泣。
“涕”和“泣”強調的是眼淚落下的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