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研習社
白露降,寒蟬鳴。
不知不覺,白露已至。天地間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微妙的變化雖難以被人類察覺,但萬物已經開始行動。
就像樹上的鳴蟬,感知到了日盛的陰氣,也開始收斂起來。夏日裡它們那聒噪熱烈的蟬鳴聲,也随着秋天的到來而逐漸低沉。
明 徐渭 《知了圖》
這并不隻是聲音的漸止,更是生命消逝的表征。
“蟬”形字
蟬這種生物十分奇特,從蟄伏到蛻變,從蛻變到死亡,土壤中又有新蟬繼續着這樣的曆程,年複一年,日複一日。
新石器 玉蟬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它卻在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進程中扮演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
因為我國傳統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中原世襲制朝代——夏朝的國号就來源于蟬。
《禮記·月令》記載,“仲夏之月……蟬始鳴”。夏天即是蟬鳴的季節,蟬是夏令的代表。
雖然夏朝沒有文字,但其後出現的甲骨文中的“夏”字原型就是蟬,帶有觸須、寬寬的額頭、網絡狀的像紗一樣的薄翼……的确很像蟬的側面。
甲骨文“夏”
古代先民出于對蟬的觀察,發現它具有出于污穢而化成高潔、居高鳴遠、飲露清高的生活習性,産生了崇拜心理,并使之人格化。
因而,啟用以蟬形的“夏”字作為國号,大概正是看中了蟬所代表的神秘而美好的象征意義,反映希望國家世代永存、百姓延綿不絕的美好期盼。
詠蟬詩
蟬不食五谷,不吃穢物,餐風飲露,栖身高潔, 出塵泥而不下塵, 向來為文人志士所稱道,有不少騷人墨客借蟬詠懷。
清 康熙 缂絲蟬蓮圖團扇面 上海博物館藏
在古典文學作品中,詠蟬的詩句最早見于《詩經·七月》:“四月秀, 五鳴蜩”。在先秦兩漢文學中,蟬已經完成了由物至情的轉變。
西晉名士陸機在其《寒蟬賦》中稱蟬有五德:” 夫頭上有縷,則其文也;含氣飲露,則其清也;黍稷不食,則其廉也;處不巢居,則其儉也;應候守節,則其信也。”這已不僅僅是對蟬的贊美,更體現了儒士對于自我品德完善的追求。
漢 玉蟬 故宮博物院藏
詠蟬的文學作品至唐代最為興盛。最有名的詠蟬詩當推虞世南所寫的《蟬》:“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駱賓王下獄時也以其言志,“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以表達自己不屈之忠心。
李商隐以蟬自況,借蟬栖高枝、飲清露喻己志高潔、行清廉,“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明 朱朗 秋柳鳴蟬
同是詠蟬,以蟬喻己,但旨趣迥異,各臻其妙,被譽為“詠蟬” 詩之三絕。
詩中的蟬猶如一面文化多棱鏡,折射出色彩斑斓的人文光環,體現出傳統文人生命意識中濃郁的悲涼。
蟬紋
蟬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是一種神秘而聖潔的靈物:“蟬蛻于濁穢, 以浮遊塵埃之外, 不獲世之滋垢。”因而,蟬一直被視為純潔、清高、通靈的象征。
唐 章懷太子墓壁畫《觀鳥捕蟬圖》
在青銅器、玉器等各種不同質地的出土文物中,蟬及蟬紋都是造型藝術作品中的重要題材,成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征。
蟬紋在商周之際廣泛用來裝飾青銅器, 成為當時青銅器上較為常見的裝飾花紋之一。
商 舉方鼎 山東博物館藏
在表現形式上, 蟬紋主要有寫實和變形兩種。寫實性的蟬紋能生動再現蟬的形象,變形蟬紋隻是用線條勾勒出蟬的外形輪廓,用其他紋樣或線條填補細部。所謂的蕉葉紋、帶圓弧的三角紋等,都屬于變形蟬紋的範疇。
蟬紋觯 故宮博物院藏
蟬紋所裝飾的器物也非常廣泛,包括酒器、食器等,也有出現在兵器的。出現在食器上, 這當與蟬“食潔”有關,寓意着飲食的潔淨;兵器上刻畫的蟬紋則反映出商周時期人們希望自己即使在作戰中死去,也能像蟬一樣複生。
玉蟬
古人認為蟬會複生,輪回複活,即是永生。蟬之蛻正如人之身,靈魂不滅,便可再生。
而玉色澤瑩潤,又千年不朽,是神聖之物,古人常以玉作通靈神器,又以此殓屍,以求永生,譬如中山靖王穿着的玉衣,握于手中的玉握,堵住九竅的玉塞等等。
西漢 劉勝金縷玉衣河北博物院藏
自然而然的,古人使兩種象征生命長久無終的意象碰撞到一起,玉蟬因此而誕生,成為一種葬器,以保屍身無損,蛻而複生。早期道教神仙傳記中便有不少“肉體不死,蛻而成仙”的傳說。
這種認識最早或到新石器時代,在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遺址中都有玉蟬的身影。
新石器時期 蟬形佩 國家博物館藏
根據使用方法,可把蟬形玉器分為三類。
一類是配飾,玉蟬頭部上常對鑽成V型孔,便于佩戴。佩戴時要蟬頭向上,蟬尾向下,這樣才能使佩戴之人吸收到傳說中的玉蟬之精。
一類是冠飾,常在蟬腹部兩側打通孔,方便裝于冠上。
一類是玉琀,如《說文解字》釋義:“琀,送死口中玉也。”在死者口中置物的傳統,最早或到仰韶文化(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不過當時放的東西主要是貝殼、石子、綠松石等物。
東漢 白玉蟬 河北博物院藏
用玉蟬作琀的做法盛行于商周和兩漢時期,原因有三
一是蟬在當時也算一種美食,讓死者含玉蟬,是古人“ 視死如生” 心态的反映。
二是蟬栖息在髙高的樹上,飲露而不食。這在古人看來有着極為神異的一面,更合于古人對于永生, 對于脫胎換骨、羽化成仙的恒久追求。
三是秋蟬具有蛻變現象, 使人以為蟬能複活,因此,古人對蟬寄寓了靈魂不滅的祝願, 預示着精神不死, 生命再生。
漢代玉蟬多用新疆青玉、白玉雕成,質地極佳。漢代玉器最為精妙的“漢八刀”手法即在玉蟬上表現最為典型,“漢八刀”所作玉蟬往往高額突眼,寬頸長翅,造型規整簡明,極為生動。
清代 漢八刀雲紋玉蟬 研習社藏
漢以後,薄葬之風盛行,曹丕稱帝後甚至廢除了漢代用金縷玉衣陪葬這一規定,且當時的人們已經有些認識到了蟬等于永生這一說法實屬無稽。
玉蟬象征永生作為明器這一做法已經逐漸減少,但并未徹底消失。明清時仍有發現把玉蟬作為玉琀的現象,據一些考古記載稱,乾隆帝死後口中即含有一枚和田玉玉蟬。
清 蟬形玉琀 蘇州博物館藏
玉蟬之所以在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并不僅因為這一意義,而是君子如玉,玉蟬自然也是君子珍愛之物。
玉蟬在士人文化昌盛發展的明清時得以再興。與前代不同,明清玉蟬較為寫實,崇尚仿古,尤其是乾隆朝,不僅用料講究,多用籽料,且蟬身還要用回紋等紋樣作裝飾,以顯蟬之華貴精美,可以說乾隆朝的玉蟬最得玉蟬漢時之古韻。
西漢 蟬形玉佩 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藏
玉蟬這一配飾因為其形象生動可愛,還一直是貴族婦女的經典頭飾之一,唐代王建所作宮詞之中便有一句:“玉蟬金雀三層插,翠髻高叢綠鬓虛。”至元代時宮詞中還有“寶雀玉蟬簪翠髻,銀鵝金鳳踏文茵。”
宮廷豪奢,玉蟬往往和金雀金貂等金飾搭配出現,或者以金玉結合作蟬形飾品,才配得上宮廷貴女的地位,襯得出她們的花顔,如此件金蟬玉葉,蟬又名知了,即成“金知玉葉”,合“金枝玉葉”一說。
明 金蟬玉葉 南京博物院藏
到了清代,美人仍然以此為飾,如徐石麒作《美人詞》:“得意春來分外姿。玉蟬嬌趁海棠絲。翠勾紅引步遲遲。”可見玉蟬是襯托美人秀色必不可少的物件。甚至現代首飾設計中,亦不乏玉蟬佳作。除了美人,士人雅客商人無不愛蟬。蟬因其名字、形狀、習性,在人們的不同部位作配飾,也有着不同的寓意,如帽子上帶蟬,則稱“蟬冠”。
蟬冠本是漢代侍從官的冠冕,除了蟬飾亦有貂尾,也叫貂蟬冠,因為侍從官權力漸大,後來便泛指高官厚祿。
雖然唐以後官員已經不再戴此冠,但詩文中仍有此說,宋代範純仁作《司馬溫公(即司馬光)挽辭》中還有:“翠辇親臨後,蟬冠錫命尊。”甚至有些佛教造像中,菩薩也戴着蟬冠。
東魏至北齊 蟬冠菩薩像(局部) 山東博物館藏
而腰間佩蟬,則諧音“腰纏萬貫”,寓意家财豐厚;幾蟬并行,即名蟬聯,意指榮譽家産傳承不絕,《梁書》中即有“爵位蟬聯,文才相繼”一句盛贊王氏家族的鼎盛;将玉蟬佩挂于胸,即有“一鳴驚人”之寓意,正如夏蟬初聲,一朝天下皆聞。
清代 玉雕一鳴驚人 研習社藏
生時佩蟬以顯高潔,死後銜蟬以求重生,蟬的造物以其豐富的寓意跨越了生死吉兇的界限,成為古人在任何一個階段都珍惜寶愛的物件。
- END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