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做"和"作"同時當動詞用時,兩者在普通話裡發同一個音,都讀zuò,詞義也相近。因而,在我們日常寫作中,這兩個字常常被不少人混淆使用。其實,"做"和"作"無論是書面語或口頭語,在用法上是有一定分工的。
"做"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單音節動詞,主要有這樣幾個義項:1、表示制作,如做衣服、做飯。2、表示寫作,如做詩、做文章。3、從事某項具體的工作或活動,如做工、做事、做報告。4、表示結成的意思,如做親家、做對頭。5、表示充任,如做老師的、做母親的。6、表示用做,如太陽能可以做清潔能源。
"作"在古代漢語中使用範圍比較窄,其表達有兩個意思:1、表示起來,如"死者如可作也"( 《禮記·檀弓》 )。2、表示創造、制作,如"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孟子·梁惠王》 )。在現代漢語中,"作"的詞義有所擴大,但一般不單獨使用,主要作為詞素出現在合成詞中。
如:作案、作罷、作保、作弊、作成、作場、作廢、作風、作坊、作梗、作古、作假、作價、作亂、作難、作孽、作嘔、作陪、作品、作息、作祟、作為、作文、作物、作業、作用、作者、工作、合作、協作、創作、傑作、發作、下作等等。
"作"字作為單音詞,隻出現在成語或帶有文言色彩的詞語中,如認賊作父、作繭自縛、作威作福、尋歡作樂、自作聰明、作奸犯科、為非作歹、裝腔作勢、興風作浪、一鼓作氣、天作之合、槍聲大作、成功之作。
往往同一個意思,書面語用"作",口語用"做"。如:(書面語)作繭自縛、作客、作惡。(口語)做繭子、做客人、做壞事。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将"做"和"作"的區别歸納成下面三條。
1) 口語裡單獨充當動詞,一般用"做";
2) 作為合成詞中的詞素,一般用"作";
3) 在成語或帶有文言色彩的詞語中,一般用"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