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繡的針法和技法有20多種,王愛華目前一共掌握了9種,還處于初學階段。圖片由本人提供
2022年7月21日-24日,第四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王愛華向參會嘉賓介紹彭水苗繡。圖片由本人提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樂
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 邱宇然 葉淞婷 張雨 楊舟遙
在8月底舉辦的第七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博覽會上,今年剛剛從重慶工商大學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畢業的王愛華,在彭水苗繡的展位旁,不斷向被苗繡服飾吸引過來的人們推介“彭水苗繡”,“很多人隻知貴州苗繡,不了解彭水苗繡,每一次宣講,看展的人就會對彭水苗繡多一分了解。”
王愛華的母親李紹玉,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彭水苗繡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此次跟随母親從重慶來到濟南參展,展會上各種傳統非遺與現代生活連接融合的創新産品,讓王愛華眼界大開,“單單是刺繡這一類傳統手工藝,就衍生出了水杯、扇子等一系列日常生活用品。”此次參展,她收獲了對傳統非遺進行年輕化創造的靈感,也堅定了“接力”彭水苗繡傳承的信心。
此前,某國際鑽石珠寶品牌啟動苗繡項目,這樣的跨界創作讓王愛華眼前一亮,“珠寶設計與苗繡經典紋樣相結合,對蝴蝶圖騰的元素運用得很新穎,感覺挺震撼的,跨界融合給了我一個不一樣的視角,苗繡可嘗試的創意非常多,未來發展空間很大”。
青年傳承者守住非遺根脈
作為全國苗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自治縣,重慶彭水被稱為“中國的苗鄉”,以苗歌、苗繡、苗藝等為代表的苗族文化悠遠流長,在此傳承至今。這其中,彭水苗繡作為苗族的傳統手工藝術,以色彩豔麗,紋樣豐富,工藝考究而著稱。在當地,未出嫁的姑娘都要親手繡制一套嫁妝,以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期待。
這裡的苗族女孩,記憶中都有苗繡的印記。媽媽穿針引線,娴熟地繡鞋墊、小花包,年幼的女孩就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媽媽一邊繡一邊教給孩子們針法。這門傳統技藝就這樣世代相傳。作為地地道道的苗族姑娘,李紹玉8歲時就跟随母親學習苗繡,苗繡好似苗家女孩的必備技能。小時候的王愛華也經常幫媽媽李紹玉穿針引線,看她刺繡。再大一點,李紹玉便教女兒一些苗繡繡法。但由于貪玩,三分鐘熱度一過,王愛華就偷偷開溜,“沒少因為這挨罵。”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王愛華笑着說。
王愛華幼時很喜歡畫畫,父母看她癡迷,便專門送她學習繪畫。“媽媽平日裡就讓我給她創作畫稿,設計苗繡圖案,從花草蟲魚,到龍鳳麒麟,我自己學着配色”。
随着繪畫功底的提升,王愛華對苗繡的色彩與紋樣有了更深的領悟,“苗繡姑娘把生活裡見到的東西,都繡在自己的衣服上,繡山繡水,不會重複。”王愛華說,苗繡最為獨特的魅力,是繡娘們會對眼中的萬事萬物再創造,每一件苗繡都是獨一無二的,色彩搭配也很是大膽,“整個畫面既誇張又和諧,立體感、層次感極強。”
在王愛華看來,随着國潮的興起,華服在青少年群體中大火,甚至成為一種文化潮流,苗繡也可以“熱”起來,“我覺得苗繡具有非常浪漫的情懷,與生活息息相關,非常值得去挖掘。”王愛華希望從優秀的原創設計入手,打破彭水苗繡的發展局限,通過年輕态的産品将彭水苗繡傳承下去。
父母帶着鄉親“繡”出鄉村振興路
2011年,王愛華的父母一起成立了以“彭水苗繡”非遺文化為主的刺繡工藝品開發公司。李紹玉夫婦主營的苗繡業務,幫助當地的老百姓實現了“家門口增收”,通過“公司 培訓 農戶”的經營模式,十年間在彭水縣各個鄉鎮開展手工刺繡培訓2000餘人次,解決居家就業近千人,尤其是當地留守婦女,通過彭水苗繡,她們有了在社會上大展身手的空間。
在彭水,男性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婦女留守在家照顧孩子生活起居是很多人的共識。結婚生子後,接送孩子放學、做家務成為留守婦女的日常。看到這種情況,一開始王愛華的父親王光榮就把鞋墊、香包等材料發給一些留守婦女,按件結算。越來越多的留守婦女聞訊而來,表示想做這樣的“零時工”。在她們看來,既能照顧孩子又能增收,這無疑是兩全其美的選擇。
與此同時,李紹玉開展免費苗繡培訓,在當地人社、文旅、婦聯等多個部門的支持下,走進一個又一個鄉鎮,“(學員)肯定是非常喜歡苗繡,而且也會以貧困戶為主,都是經過篩選的”。經過李紹玉等老師傅的培訓,學員可以把原材料半成品拿回去,在家完成制作,隻要定點定時交貨就行。如今,李紹玉的免費培訓深入到彭水的多個村莊,參與的留守婦女、殘疾人士越來越多,固定的苗繡教學點,在教授針法技藝的同時,也讓老鄉們實現了“家門口增收”。
從留守婦女照顧孩子的需求出發,居家就業讓更多的留守婦女願意參與其中。繡娘王天琴說:“做這個(苗繡)也能帶小孩,自己又喜歡繡這些東西,還能給家裡減負。”一位苗族老奶奶每年都從李紹玉這邊領取幾千元的工錢,對她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額外收入,“在家可以帶孫子,忙時種莊稼,閑的時候還可以做苗繡,非常自由”。
非遺活化,要和現代生活有連接
“苗繡的圖案是非常有特色的,無論是一隻鳥,還是一頭牛,都是和民族文化有關,是有故事的。”李紹玉堅信傳統苗繡的力量,但如今也面臨着“與時俱進”的難題,“我們要真正做傳統的那些東西吧,年輕人不喜歡;但如果去掉傳統的元素,就又偏離了主題。”她深感傳統苗繡創新融合發展的急迫性。
李紹玉希望女兒的加入,讓公司多一些年輕色彩,讓彭水苗繡赢得更多的青年消費群體。
在外人眼中,母親李紹玉是鄉村振興路上的“巾帼力量”領頭人;在王愛華眼中,長期以來,父母都在為苗繡的發展而奔波,他們經常在廠子裡為訂單忙到半夜,無暇照顧家庭,年幼的孩子甚至經常吃不上飯餓肚子……王愛華也深知母親這份期待與厚望意味着什麼。
如果說此前王愛華對苗繡的認知還停留在“刺繡”這個簡單的手工藝,随着了解愈來愈深入,她開始真正領悟到苗繡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藝術價值。王愛華說,苗族曆史上遷徙無定,沒有自己的文字,苗繡作為繡在服飾上的圖文,成為一種随身攜帶的象征,“苗繡成了承載族群集體記憶的載體,在文化研究上也有着非凡的意義,這是苗族曆史文化特有的表現形式之一。”
關于彭水苗繡未來的發展方向,她有着清晰規劃:保留吸收傳統苗繡中的民族元素,通過提煉、升華,完成創新設計,制作出适應現代生活的文創産品。“包括苗繡文創産品的研發、苗族服飾的設計,都要符合現代審美,這樣才能獲得大衆認可,進一步宣傳非遺文化,從而推動彭水苗繡的持續性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産要活化,要和現代生活有連接,才能生存下去。如果隻靠若幹個匠人用最古老的方式延續非物質文化遺産,它們的生命力就會奄奄一息。”中國傳媒大學文博管理專業碩士生導師、傳媒博物館(校史館)展陳設計部主任陳繼東認為,創新發展非遺一定要尊重其原創性和藝術價值。傳統作為一股穩定和持久的力量,是現代性的根基和創新的動力。我們需要找到非物質文化遺産文化與現代生活的融合點,讓現代人在理解傳統的基礎上重構傳統。
北京大學人類文化學博士、中國傳媒大學講師丁岩妍指出,對苗繡而言,在針法、圖案、設計這些呈現方式背後,更需要探究的是“什麼東西決定了這些技藝的形式”。因此,在對非物質文化遺産進行活态傳承活化利用時,手工技藝或手工藝品背後的文化意涵,才是一切創意的起點與最終落腳點。丁岩妍說,我們需要對民族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從多個層面豐富提升其文化價值,而後再努力嘗試将這種技藝融入現代日常生活。
責任編輯: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