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朝九晚五的循環?打破“朝九晚五”,新工作時代來臨? 00:00 / 04:59,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工作是朝九晚五的循環?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打破“朝九晚五”,新工作時代來臨? 00:00 / 04:59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大家好,受黨報評論君邀請,今晚我們來聊聊靈活工作制這件事兒。
朝九晚五,打卡上班,兩點一線,行色匆匆,這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工作模式。如果有一天,上班時間可以自行決定、工作時間能夠自由支配,你會怎樣安排自己的生活?
近日,一個著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将實行靈活工作制,員工可自選工作時間、地點和衣着。消息一出,有人投出殷羨的目光:一來公司節省運營成本,二來員工減少通勤時間,兩全其美。也有人表示擔憂:這樣的彈性工作時間,雖然不打卡,但會不會也意味着“不下班”?
作為一項工作制度變革,對企業的成效如何需要相應的評價機制作出判斷,能否破除員工的隐憂還需要時間檢驗。但無論認同與否,引發熱議的背後折射着當下人們對更自由的工作場所、工作形式,更合理的工作日程、時間分配的向往。
随着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在感覺繁忙的同時,對工作與自我、工作與生活等問題的反思也越來越多。上世紀30年代,經濟學家凱恩斯曾經預測,随着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滿足人們需求所需要的工作時間将越來越短,人們有望從生計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重新思考如何利用閑暇時光,過上更惬意的生活。
當時間的指針撥向2019,我們所處的,或許正是一個趨近凱恩斯預測社會圖景的時代。信息通訊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大大降低了人們的交易成本和溝通成本;移動互聯的浪潮方興未艾,新一代人工智能又撞進人們的生活,大量的人工智能技術源源不斷進入産業、經濟、管理、社會和人際交往中,極大地激發了個體的勞動生産率,深刻變革着人們的工作形态。如今,手機辦公、遠程開會不僅成為可能,更是常态。
可以說,科技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寫了時間和效率的配比。人們更願意在時間上給予更多自由度來換取更高的效率。從這一角度來看,一些公司因人施策,通過工作時間的錯位選擇來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也不失為一次應時應勢的嘗試,至少也讓人看到了一種新的可能性。
事實上,人類發展的曆史也是一段不斷争取時間的曆史。從上世紀早期的工人運動為自己争取八小時工作制,到一個世紀後,以自由雇傭模式為核心的“零工經濟”逐漸興起,甚至“每周4個工作日”開始成為被廣泛讨論的實驗性工時方案,如何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在更少的時間赢得更高的效率,從而讓人們有更多時間投入自我發展中,一直是人類不懈的追求。在不遠的未來, 我們有理由相信,時間将成為一種可定制的内容。
當然,實現靈活工作時間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所有工作類型都适合,一些工種對工作時間和工作場域的要求較為嚴格,不可能用自由随意的方式完成。此外,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管理者自身的價值傾向也會影響新工作形式的推進。因此,工時制度的調整、探索和革新還應考量不同工作類型、不同發展階段,因時而異、因企制宜,如此一來,也符合對 更有效率、更人性化、更具獲得感工作目标的企盼。
這正是:社會持續加速,科技解放自由。時間若能定制,效率或可提升。
大家晚安。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