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關于仙都的風景線有哪些

關于仙都的風景線有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23:06:43

白龍澗 釣龍潭

釣龍台 豢龍井

閩中仙都嶺,舊時山林茂惡,有望氣者言天子氣出焉。其狀矯若飛龍,結五彩雲氣,氣郁辄喑嗚叱咤,猶作厄虎困鬥也。裡人因言時也勢也數也,蓋風水使然也,此所以宣宗興而馀善敗矣。

世傳閩越王馀善者,其先勾踐之後也。秦并天下,廢閩越王無諸及越東海王搖者為君長,以其地為閩中郡。及諸侯畔秦,乃佐漢滅楚。複立無諸為閩越王,王閩中故地,都東冶。立搖為東海王,都東瓯。

關于仙都的風景線有哪些(仙都二十八景之七)1

閩越王無諸,福建肇基者,馀善是其後代

越數世,景帝三年,七國反,閩越未肯行,獨東瓯從。及破,東瓯受漢購,殺吳王丹徒。吳王子駒亡走閩越,怨東瓯殺其父,常勸閩越擊之。建元三年,閩越圍東瓯。太尉田蚡以越人相攻擊,固其常,又數反覆,不足以煩中國往救也。且自秦時棄弗屬。中大夫嚴助曰:“特患力弗能救,德弗能覆;誠能,何故棄之?今其告急,天子弗振,何以子萬國乎?”武帝乃發兵會稽浮海救東瓯。未至,閩越引兵而去。東瓯請舉國徙中國,處江淮之間。

至建元六年,閩越擊南越。漢出兵豫章、會稽。未逾嶺,閩越王郢發兵距險。其弟馀善乃與相、宗族謀曰:“王以擅發兵擊南越,不請,故天子兵來誅。今漢兵衆強,今即幸勝之,後來益多,終滅國而止。今殺王以謝天子,天子聽,罷兵;不聽,乃力戰,不勝,即亡入海。”皆曰“善”。即殺王,使使奉其頭。武帝乃罷兵,以郢等首惡,獨無諸孫繇君醜不與謀,立醜為越繇王,奉閩越先祭祀。

馀善已殺郢,威行于國,國民多屬,竊自立為王。繇王不能矯其衆持正。武帝聞之,為馀善不足複興師,因立馀善為東越王,與繇王并處。

至元鼎五年,南越反,馀善請以卒從漢擊呂嘉。兵至揭陽,以海風波為解,不行,持兩端,陰使南越。及漢破番禺,不至。帝以士卒勞倦,令諸校屯豫章梅領待命

關于仙都的風景線有哪些(仙都二十八景之七)2

西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将閩越國納入版圖

馀善引兵還,順流下。天暑,将士疲甚,栖止仙都嶺。自往溪澗垂釣,餌一小龍,色白如雪,呦呦而鳴,窈窕可愛。三軍共賀之,大呼天子。因曰:“殆天命也!彼天子,吾亦天子,何所懼哉!”乃築台掘井以蓄之,号曰:“釣龍台”、“豢龍井”,而立此為“釣龍潭”、“白龍澗”也。自是益驕。

明年秋,遂反。号将軍驺力為“吞漢将軍”,入白沙、武林、梅嶺,殺漢三校尉,刻“武帝”玺自立。漢兵臨境。元封元年冬,鹹入東越。距險閩江。漢使來谕。弗聽。乃從繇王居股謀殺馀善。于是帝曰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反覆。诏軍吏皆将其民徙處江淮。東越地遂虛。遺民念之,複立釣龍台祀之。

父老言馀善敗亡之日,仙都嶺狂風驟起,大雨旬月,白龍澗暴漲,壞龍井,決龍台,走驚龍,遂使世間徒有龍潭之屬,獨不見真龍矣。後唐宣宗至龍門漈下,遂得志,時人因謂之馀善再來也。又言馀善釣龍處,甕囚狀也,是故未決龍門而敗矣。嗚呼!今釣台廢,龍潭猶在,碧波悠悠,千載餘情,惟太白詩可調之矣。其曰:我昔釣白龍,放龍溪水傍。道成本欲去,揮手淩蒼蒼。


作者用“聊齋體”記錄故鄉的奇人異事。有些童鞋是不是

看不懂捏?小編準備了另一個版本:


仙都嶺這一帶古時山林茂密,懂風水的人說這裡有天子氣象,它的形狀像一條飛龍,結成五彩祥雲,雲氣積郁就喑啞嗚咽,像困在籠子裡的老虎咆哮。人們因此說所謂的天時、形勢、氣運,其實都是風水在起作用,這就是唐宣宗在此隆興而馀善卻慘敗的原因了。

世傳閩越王馀善是越王勾踐的後代。當年秦始皇統一天下,廢掉閩越王無諸和越東海王搖為君長,改立閩中郡。等到諸侯起兵反叛秦朝,無諸和搖聯合漢王劉邦,一起滅掉項羽建立的楚國,由于這樣的功勞,漢朝建立後再次任命無諸為閩越王,管理其先人的領地,建都于東冶城,也就是今天的福州一帶。又立搖為東海王,建都于東瓯一帶。

這樣過了幾代,到了漢景帝三年,西元前154年,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漢朝諸侯王反動“七國之亂”,閩越王不願跟随,隻有東瓯起兵。後來朝廷平定七國之亂,東瓯被漢朝收買,将吳王殺死于丹徒。吳國王子劉駒逃到閩越國,怨恨東瓯殺了他的父親,不斷勸說閩越王郢攻打東瓯。于是,建元三年,閩越王郢開始圍攻東瓯。漢朝的太尉田蚡認為越人之間有點摩擦互相攻擊是很正常的,況且向來又反複無常,不值得朝廷派兵援助東瓯!又何況從秦朝就放棄那裡的管理了!中大夫嚴助說:“我們怕的是朝廷的兵力無法救援那裡,德行教化不能恩澤那裡,如果真能做到,為什麼要放棄那裡?如今東瓯小國告急,天子卻不能給予援助,又怎能樹立威信統領萬國呢?”于是漢武帝下旨從會稽發兵,渡海前去救援東瓯。漢軍還沒到,閩越就領兵離開了。之後東瓯忌憚閩越國兵力,便向漢朝請求舉國遷往江淮流域。

關于仙都的風景線有哪些(仙都二十八景之七)3

漢初的閩越國版圖和周邊形勢

到建元六年,閩越國又攻擊南越,漢朝在豫章、會稽出兵,還沒越過山嶺,閩越王郢便發兵占據要沖與漢兵對峙。雙方僵持不下,郢的弟弟馀善于是與宰相、王族商量:“我們大王擅自發兵攻打南越,沒有提前向朝廷請示,所以漢天子派兵前來降罪。如今漢兵人多勢衆,即使這一仗僥幸打敗了他們,以後漢天子也會派更多的兵來打我們直到滅國為止。如今隻能殺了大王來向漢天子謝罪,如果漢天子聽,那我們就罷兵;如果不聽,則全力作戰,打不勝就逃到海裡。”大夥兒都說“好”。于是殺了郢,讓使者向漢廷獻上他的頭顱。漢武帝果然罷兵,因為郢是首惡,閩越國王室大都有牽連,隻有無諸的孫子繇君醜不跟他串通一氣,于是立醜為越繇王,祭祀閩越國的祖先。

馀善殺了郢王,在閩越國内聲名大振,國民大多依附他,馀善便想自立為王,而繇王醜無力掌控局面。武帝聽了,認為沒有必要再為馀善興兵打一仗,因此立馀善為東越王,與繇王各治一方。

關于仙都的風景線有哪些(仙都二十八景之七)4

天下谷,天下在谷中,谷在天下外

到元鼎五年的時候,南越國國相呂嘉叛亂,馀善向朝廷請命率兵跟随漢軍攻打呂嘉。軍隊到了揭陽,借口海上風大浪高,無法繼續行進,作騎牆觀望之勢,暗地裡卻派人私通南越國。等到漢軍攻破番禺,馀善仍然沒來。天子因為士兵勞倦,不願攻打閩越,下令各将領在豫章、梅嶺一帶待命。

馀善領兵還都,沿閩江順流而下。酷暑難耐,将士非常疲沓,于是下令在仙都嶺休息。馀善獨自前往溪澗垂釣,釣到一條小龍,像雪一樣潔白,呦呦叫着,非常靈巧可愛。三軍将士都來慶賀,呼為天子。馀善興奮地說:“這就是天命所歸啊!他是天子,我也是天子,有什麼好怕的!”于是建了個台挖了口井用來養小龍,稱之為“釣龍台”、“豢龍井”,而把這一帶賜名“釣龍潭”、“白龍澗”,從此以後更加目空一切,不可一世。

關于仙都的風景線有哪些(仙都二十八景之七)5

白龍澗,仙都嶺的龍脈在這裡

第二年秋,馀善終于起兵反叛漢朝。稱将軍驺力為“吞漢将軍”,打到白沙、武林、梅嶺,連殺三個漢軍校尉,又刻“武帝”玉玺自立為天子。漢朝大軍壓境,元封元年冬天,全都進入東越。馀善仗着占據閩江險要地勢,仍然執迷不悟。漢軍派使者帶來天子口谕。馀善不聽。于是漢朝使者和繇王居股合謀殺了馀善。然後漢武帝說東越地勢狹窄多險阻,閩越民風彪悍,多次反叛,下诏讓軍吏将這一帶的百姓遷到江淮地區。東越地區因此空了下來。少數留下來的人因為懷念故國,便在仙都嶺重建釣龍台并祭拜它。

仙都嶺的父老說:“馀善敗亡那天,仙都嶺狂風驟起,大雨下了半個多月。白龍澗山洪暴發,沖壞了豢龍井,沖垮了釣龍台,小白龍受到驚吓跑了,于是現在隻剩下釣龍潭,不見真龍了。過了一千年後,唐宣宗落魄時來到龍門漈下,沒想到後來竟時來運轉,成為一代雄主,時人因此稱他為馀善轉世。然後又說馀善釣白龍的地方,呈甕子困囚狀,沒躍龍門所以被漢武帝打敗了。唉!如今釣龍台已廢,隻有釣龍潭還在,依舊碧波悠悠,跟當年一樣清寂,想來也隻有李白的詩可以憑吊了,這首詩是這樣的:我昔釣白龍,放龍溪水傍。道成本欲去,揮手淩蒼蒼。

關于仙都的風景線有哪些(仙都二十八景之七)6

釣龍潭,一個大時代的小拐點

作者—EXPLORE尋隐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