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記得小學課文《少年閏土》,大部分是因為對文中的“猹”印象深刻,引起過很多讨論。魯迅筆下的“猹”猜議不休,或認為“土着野生動物”,或認為是刺猬,甚至有人說“猹”是皖南等地區方言中的“蛇”。那麼,“猹”究竟是什麼動物?
魯迅的《故鄉》中有這樣一段描寫:
深藍的天空中挂着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着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将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魯迅的作品很多篇章被譯成多國文字,這篇也不例外。前蘇聯有位的翻譯家,在把《故鄉》譯成俄文時,讓“猹”給難住了:它是一種什麼動物?翻譯家查遍了動物學書籍,也沒有查到“猹”的記載。
别說外國人,就連國内的一些學者也搞不清“猹”是什麼東西。于是,有人根據小說裡的叙述妄加推測,一些研究者幹脆對“猹”避而不談。
查閱資料了解到,魯迅曾自破“猹”之謎:“猹”是魯迅根據家鄉人的發音,生造出來的一個字。原來如此,魯迅先生原來是這樣調皮的人。
那麼,“猹”是什麼動物?前面提到的前蘇聯翻譯家曾專程請教過周建人。但周建人也搞不清楚“猹”為何動物。翻譯家隻好寫信給魯迅先生的一位好友,托他向魯迅本人請教“猹”的來龍去脈。
魯迅對此事極為重視,當即回信:“猹”是他生造的字,是一種偷瓜的小動物,“現在想起來,也許是獾罷。”後來,又有學者向閏土的孫子求證此事,證實“猹”确實就是“獾”!
于是真相大白,《現代漢語詞典》裡便多了一條關于“猹”的注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