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消化道早癌篩查的内容

消化道早癌篩查的内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7 22:13:22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沒痛、沒病為什麼要做胃腸鏡?”

“想做可又害怕。”

“抽不出時間。”

提起胃鏡、腸鏡檢查,很多人第一反應是痛苦、費時,對其檢查的意義不清楚。随着醫學的發展,消化内鏡檢查已成為消化道腫瘤預防和早期診治的重要防治手段。

“在中國,惡性腫瘤死亡前十位中消化道腫瘤就占據了三個,分别是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總占比達到了30.29%。從全球範圍來看,每年新發消化道腫瘤病例中,中國新發病例占比高達近五成。”四川省消化内鏡專委會常委黃茂濤教授介紹,在臨床工作中,不少消化道腫瘤患者往往一發現即是晚期,錯失治療機會,非常可惜。

一方面消化道腫瘤早期可能無痛無症狀,另外一方面廣大人群防治意識還不足。行醫30餘年,黃教授更專注于消化道腫瘤的防治工作,“作為醫生,不僅僅是治病。我們更希望能在疾病發展早期就能識别風險,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這也是我們國家的基本防治策略。”

人物簡介

黃茂濤

消化道早癌篩查的内容(專訪消化内科黃茂濤教授)1

成都鷹閣醫院内科主任

消化内科主任醫師、教授

• 中華醫學會四川分會消化内鏡專委會常委

• 四川省内科專委會委員

• 四川省消化内科質控專家組成員

1990年畢業于第三軍醫大學,1996年于第三軍醫大學獲得臨床醫學碩士學位,2005年于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獲得臨床醫學博士學位。曾任西部戰區空軍醫院(三級甲等醫院)消化内分泌科主任。先後在《中華醫學雜志》、《中華消化雜志》、《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中國藥理學報(APS)》、《Cytotherapy(細胞治療)》等雜志發表論文20餘篇。

曾獲全軍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全軍醫療成果三等獎等獎項。承擔全軍“十一五”醫藥衛生科研基金課題一項,承擔四川省衛生廳科技支撐項目《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及《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擅長肝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的幹細胞移植治療。對消化系統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謝性疾病的診治以及慢性疾病的管理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因胃癌痛失恩師 他專注早癌防治

1996年,黃茂濤研究生剛畢業,見到曾經的老師,他因為胃潰瘍胃痛,長期吃抑制胃酸的藥物。“我感覺到不對勁,慢性潰瘍是胃癌的癌前病變,而且他這個病持續好幾年了。我建議他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可為時已晚,确診是胃癌晚期,已經失去了手術的機會。”談起往事,黃教授感歎如果能在早期發現并及時治療的話,還能有一個非常好的愈後效果。

這也是和當時的醫療條件和沒有防範意識有關。同樣也是他的另外一位老師,因為發現得早(早期胃癌),及時得到了治療重獲健康。“做為醫生,治病救人是我們的使命,但也有許多無奈。如果能把疾病控制在早期階段,治療端口前移至防治端口,這樣才事半功倍。”黃茂濤教授稱兩位老師的經曆更讓他堅定了未來的方向--包括消化道腫瘤在内的早癌篩查,并緻力于防治意識的強化和普及。

我國消化道腫瘤呈現“三低一高”特點

黃教授總結了我國消化道腫瘤呈現“三低一高”的特點。“三低”分别指的是早癌診斷率低、五年生存率低、手術切除率低;“一高”則是進展期癌症比例高。這與我們遺傳因素,以及高鹽、腌制食物、吸煙、飲酒等因素相關,更主要的則是防治意識的缺失。在日本得益于超高的内鏡普查率,沒有人會因為害怕而拒絕内鏡檢查。也正因為如此,日本的早期消化道癌症診治率遙遙領先于中國。在中國,作為消化道癌症的高發國,民衆的防治意識卻不高。

在2020年《中國中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診療現狀調查》結果中顯示,97%的結直腸癌患者患病前沒有做過腸鏡,其中86.5%的患者在患病前不知道什麼是腸鏡。“意識的缺失和教育普及不到位有關。我們國家患者基數太大,醫生每天接診的患者太多,很難抽出時間與患者交流普及。”黃教授也指出疾病防治工作道路長且難,是需要長期去推行的事業。

在2019年國家衛健委等10個部門聯合制定了《健康中國行動——癌症防治實施方案(2010——2022)》,指出将大力發展早診早治的推廣行動,強化篩查的長效機制,長期的對發病率高、檢查手段和技術方案比較成熟的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等重點癌症,組織制定統一規範的篩查和早診早治指南。“我們就是這個方案的堅定實踐者。”黃教授說。

這家國際醫院一站式服務破解患者痛點

醫學發展至今,消化内鏡檢查能早期發現和診治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變,但絕大多數人不願接受消化内鏡的檢查。究其原因,黃茂濤教授稱數據顯示,排名前三的原因是認為檢查很痛苦、沒時間、費用貴。

為進一步普及消化道早癌早篩,黃茂濤教授率團隊加入成都鷹閣醫院。“成都鷹閣醫院是源自新加坡的國際醫院,是全球醫療集團IHH醫療保健集團旗下品牌。結合國際标準及運營經驗,打造消化内科一站式醫療服務,能破解患者的痛點。”黃茂濤教授舉例道,有過胃腸鏡檢查經驗的朋友都會知道,在有的醫院,消化内科醫生和麻醉科醫師分别挂号,增加挂号難度,耽誤患者時間。最怕的是腸道準備環節,有時候需要淩晨四、五點就起床,還得忍受不适,奔波至醫院還要排隊等候。若檢查過程中發現有息肉需要切除,前面的流程得再來一次。時間和經濟成本雙損失,不好的就診體驗也是讓許多人對檢查望而卻步。

在鷹閣醫院,提供的是一站式的醫療服務。采用預約制,預約當天到院,消化内科醫生和麻醉醫師會共同評估,院内提供舒适的環境,并在專業的護士指導下行腸道準備。腸道準備後安排内鏡檢查,若發現有需要内鏡下息肉切除等情況會同步治療,治療後消化内科醫生解讀報告、開處方,所謂“當天看病,當天檢查,當天治療,當天回家”。後續也會有專業團隊完成随訪以及就醫提醒等服務。不僅如此,每位患者會有專屬客服全程服務。

消化道早癌篩查的内容(專訪消化内科黃茂濤教授)2

專屬客服全程服務

消化道早癌篩查的内容(專訪消化内科黃茂濤教授)3

舒适的備腸間,患者在護士的專業指導下備腸

消化道早癌篩查的内容(專訪消化内科黃茂濤教授)4

檢後消化内科醫生一對一報告解讀

高于行業标準精查精篩

“在此我更願意強調,除了舒适性、個性化服務外,對胃腸道腫瘤早篩早治更主要的是專業性、精準性,而我們做到了良好的内鏡質控,在國家質控标準基礎上對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黃茂濤教授表示,内鏡中心使用的儀器由集團統一全球标準配置。

内鏡中心擁有奧林巴斯超高清電子胃腸鏡系統,具有高清、放大以及電子染色功能,大大提高早癌檢出率。若發現了息肉,哪怕隻有一兩毫米,也給予切除。不僅如此,瑞典品牌MAQUET麻醉機保障檢查中的麻醉安全,其傳感器能感受到幾毫升的潮氣量變化,用在胃腸鏡檢查上可以說是“殺雞用牛刀”。

消化道早癌篩查的内容(專訪消化内科黃茂濤教授)5

國際标準打造内鏡檢查室

人員方面,成都鷹閣醫院消化内科由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專家教授帶隊,由接受過國内國外醫學培訓、三甲醫院工作經驗的專科醫生組成,聯合内鏡專家、麻醉專家為患者提供預防、診斷、治療等全面的醫療服務。拿單純的看診環節來說,看診時間保證在15-30分鐘,保證醫患能有充分的時間溝通。

消化道早癌篩查的内容(專訪消化内科黃茂濤教授)6

醫生正在操作消化内鏡檢查

“我們遵循國家标準,更高于國家标準。按照國家内鏡診治指南要求,退鏡時間不低于6分鐘,但在鷹閣醫院這個時間平均在10分鐘以上,若是胃腸鏡套餐,每套檢查需要30分鐘,保證了醫生能夠詳細、精細地檢查,也正因如此細緻的觀察,提高了早期胃癌、腸癌的發現率,讓更多人得到了及時的治療。”黃茂濤教授說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