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争論了幾千年的話題。【儒家】的孔孟認為人性本善,【法家】的韓非子等認為人性本惡。其實人之初,根本沒有善惡之分,有的隻是為了生存,而不擇手段,無論善還是惡,最終指向都是利己。心理學研究表明,驅動人類行為的所有心理動機,最初都是為了滿足自己,隻是在利己方式上,才有了善惡之别。最根本的人性是本私,并善惡并存的。利人利己,是為善;損人利己,是為惡;以利人之名,行利己之實,是為僞善;自私、利己是人最終極的根本屬性,也是一切生命的最根本的屬性。人性是永恒不變的,隻是在不同的外在環境刺激下,具體表現有所不同。比如說在和平安定的環境下,我們看到的更多是彬彬有禮,助人為樂,先人後己。但是一旦發生天災或者戰争,每個人個體的生存受到威脅的時候,那種原始的惡就展露無遺。跟你講個故事,看完驚出一身冷汗!多年前,我看過一本日本小說,小說很短,講的是日本戰國時期,京都接連遭遇各種災難、戰争,破敗不堪。一位戰場上落敗的武士,逃跑到了所羅門城下,正值冬天,氣溫寒冷。因為逃跑的需要,他把厚重的外套扔掉了,一個人在街上瑟瑟發抖。武士躲在牆角,思考着自己的前程,他隻有兩個選擇,要麼凍死街頭,要麼不擇手段,去做個強盜惡人。武士遲遲下不了決心,畢竟幾天前他還是個正義的武士。如果成為強盜,一時之間心裡的坎邁不過去。正在猶豫之時,他忽然在隐約的光亮中,看見死屍堆裡蹲着一位老婦人,她正在女屍的頭上撥頭發。武士走過去,把刀架在老婦脖子上,逼問她在幹什麼?老婦回答說,拔了死人頭發去做假發,賣錢過日子。老婦并不覺得這種行為有什麼罪惡,她接着說,死人的東西對于死人已經沒用了,那還不如拿來,給我們活着的人換口飯吃,自己這麼做,不這樣就隻能坐着等死。武士聽完婦人的話,心結啪地打開了。他對着老婦人說:“我剝掉你的衣服,你可不要恨我,不然我就得凍死!”說完,武士剝下老婦的衣服,絕塵而去。故事到此戛然而止,留給我們無限的思考:人類制定了法律、設立了道德,就是為了最大程度地抑制人性中的惡,發揮人性中的善。但我們一定要清楚,人性的本質是自私的。明白這個本質,會大大降低你受傷的概率。人類是一種群居動物,個體的生存、繁衍和群體的繁榮、衰退,有着互為因果的複雜關系舉個例子,遠古時代,如果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生存,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不勞而獲,搶奪同類的食物,甚至傷害同類。這将導緻群體數量減少,最後個體無法對抗外敵,也會死掉。所以,多年的進化之後,人類的社會屬性部分漸漸形成了一套約定俗成的規範和準則,這套規範和準則就叫做【道德】。道德是用來約束個體的人性,達成群體繁榮的目的。個體願意接受道德,是因為群體的繁榮,最終讓個體受益。道德不是人性,甚至在大部分情況之下,道德是反人性的。恰恰因為道德常常是反人性的,才需要大量的引導和約束。比如,道德往往引導人不要自私。而真相是:你為啥總不快樂?恰恰因為你不夠“自私”!從出生開始,我們就如一張白紙,被身邊人在我們的大腦種植了他們的思想、觀念、認知、價值觀。可悲的是,大部分的身邊人隻是普通人。于是,我們用他們那一套思想、觀念、認知、價值觀,活成了一個普通人。大部分人的認知都是錯誤的,比如對自私的看法。自私,并不是讓你去做一個隻考慮自己利益,去傷害别人的小人。高手都是在保證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多為自己考慮。我們習慣地給那些自私的人貼上标簽:貪婪、冷酷、小氣。總之,自私在群體意識中屬于貶義詞。然而,人的本性其實是就是自私的,一個人如果沒有了自私,也就沒有了快樂。相比于自私,無私則是一種崇高的精神,指的是對别人無私奉獻,沒有私心。但一味的無私,往往受傷的是自己。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曆:下班回來,老公翹着二郎腿,玩着手機,享受着美好的遊戲時光,你明明想讓他做家務,卻用“無私”告訴自己,我要做一個賢妻良母,然後累死累活地做着家務,照顧着孩子,還要為家人準備飯菜。假期裡,老闆的一個電話催促你回去義務加班,你明明不想回去,卻用“無私”告訴自己:我要做一個好員工,于是匆匆忙忙地結束了自己的假期生活。當父母打着為你好的旗号,不去顧慮你的意願,強行左右你的人生之路時,你用“無私”告訴自己,我要做一個聽話的兒女,不能讓父母生氣,于是早早地結婚生娃。因為太早結婚,失去了選擇更優秀另一半的機會,從而遺憾終生。……………………你确實很無私,但是,在你無私地做了這些事情以後,你有沒有發現:你并不開心!最主要是别人也并沒有因為你的無私而感謝你什麼,甚至背後還傷害你。這些無私的道德枷鎖,壓得你喘不過氣,讓你根本快樂不起來。重點是,你一邊在做着“無私”的事情,壓抑着自己的心性,委屈着自己,一邊又自私地在心裡為自己鳴不平。尼采曾經說過:“最高尚的人恰恰是最自私的人。”他認為人最大的苦惱在于過度迎合别人,以至于逐漸喪失了自我。他崇尚的“自私”,是一種尊重自我内心,強調自我價值的“自私”,以免讓人們在“無私”中失去了自我。因為,所有崇高的“無私”,最後都會以最自私的形式表現出來。正所謂佛渡衆生,最終換得了衆生拜佛。所以,與其為了别人委屈自己,逼自己去做一個“無私”的人。不如,适當地放開心性,讓自己适度“自私”,這時你就會發現,你會活得快樂得很多。記住,自私沒有對錯,但實現自私的路徑和出發點卻有對錯。損人利己,是為惡;利人利己,是為善!無論這個社會如何複雜,總是萬變不離其宗,其中一條亘久不變的就是人性。很多時候你隻要把人性給搞透徹了,無論是做事還是處理人情世故,都能夠手到擒來。
個人随筆,喜歡研究生活中的人情世故,亦喜歡分享一些自己的知識與見解。希望對你有所觸動,也歡迎志同道合者一起分享交流。學會人情世故,提前三十年改變命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