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過後,逐漸進入到氣象意義上的秋天。在此時節,人的皮膚容易變得緊繃,甚至起皮脫屑,嘴唇幹燥,嗓子發幹,民間稱之為“秋燥”。要當心“秋燥”傷人,在增強身體鍛煉的同時,應注意飲食調理,少吃或不吃生冷辛辣的食物。
少量多次喝足水
秋天濕度降低,皮膚、嘴唇和咽喉表皮細胞更易丢失水分,因此往往出現鼻燥咽幹,口唇皺裂、口渴少津等秋燥症狀。喝水是最直接的補水方法。不要等到口幹舌燥的時候再大量喝水,要少量多次飲用。
多喝粥、湯防燥
秋季,正是養生滋補的好時機,喝粥也許是最佳方式之一。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養胃,又可帶來一日清爽。
海帶、山藥、藕、、白蘿蔔、冬瓜加排骨炖湯或魚湯都能滋補身體,除此之外,綠豆湯、薏仁湯等糧食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橙色蔬果緩解幹燥
不少蔬果含水量高達90%,也是補水大戶。胡蘿蔔、彩椒、芒果等橙黃色蔬果還富含β胡蘿蔔素,可以在體内轉化為維生素A,有助于維持皮膚、嘴唇和咽喉上皮細胞完整性,從而緩解“秋燥”。
勿盲目“貼秋膘”
民間有“貼秋膘”的習俗。然而,剛入秋,餘熱仍在,溫度也還未完全降下來,不用着急吃大魚大肉來貼秋膘。如果突然吃得過于油膩、肥厚,會加重脾胃負擔,導緻消化功能紊亂,出現消化不良、腹脹、腹瀉、厭食等症狀,盲目“貼秋膘”更容易補出“秋燥”來。
等到氣候真正轉涼、食欲轉佳時,可适當進補。但平時攝入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較多,體形比較肥胖、營養過剩,膽固醇、血脂、血糖偏高者不宜“貼秋膘”。
防“秋燥”,這些食物要少吃
秋燥可能會引起便秘、流鼻血、幹咳,所以在飲食上要盡量清淡,要忌食或少食辣椒、姜、蒜、煙酒、濃茶、濃咖啡、韭菜、雪菜、蝦類等燥熱食物。此外,居室也要保持的一定的濕度。
保持充足睡眠
到了涼爽的秋季,人體各系統發生變化,進入生理性的休整階段。應晚上早睡、中午适度午休,保證充足的睡眠,讓身體得到充分的休整。
加強體育鍛煉
秋高氣爽,氣候宜人。因為暑熱宅了許久的人們,此時,可以走出戶外,加強體育鍛煉。爬山、慢跑、散步,可以消耗多餘熱量排洩多餘水分,達到清熱除濕目的。此外,讓身體活動起來,也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文字綜合來源:新華社 人民網 今晚報 中國婦女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