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癌”字三個口,很多癌友害怕病從口入,嚴格把控着自己的飲食,武漢的李阿姨也不例外。
李阿姨今年65歲,做完腫瘤切除手術快一個月了,一個月來,李阿姨是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一點兒肉腥都不沾,每餐就吃一點青菜和淡粥,眼看着李阿姨越來越瘦,好幾次站都站不穩,家人還以為手術出了後遺症,趕緊帶她回醫院治療。
主治醫生檢查後,說:“手術後營養跟不上,免疫力提不上去,導緻手術傷口愈合不全,有感染嫌疑,需進一步觀察。”
好不容易做了手術,卻因為忌口再次把自己送進了醫院,李阿姨悔不當初,疑惑地問醫生:“不都說腫瘤手術後要忌口麼?我才不敢吃肉,吃發物,咋又感染了呢?”
醫生說:“其實手術後忌口要求因人而異,忌口也不是什麼都不吃,前提是要加強營養,保證有正常的免疫力。”
很多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聽到各種各樣關于飲食的限制或說法,其中,“不能吃發物”被傳得最廣,也是最被患者“遵守”的一條。其實,好問君不明白,這個“發物”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畢竟西醫營養學上它也不存在這個說法啊!
于是,好問君就去查閱一些相關文獻,原來中醫認為,這個“發”有激發、誘發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你沒病,吃了這類食物生病了,或者舊病重發,那麼,這類食物就是所謂的“發物”。
照這麼理解,“發物”範圍很廣泛,每個患者情況不一樣,所對應忌食的“發物”也不一樣,而且患者也不知道自己吃什麼會加重病情,所以患者幹脆什麼都不吃,像李阿姨一樣,最終導緻自己營養不良,給癌症治療帶來阻礙。
雖然解釋“發物”的概念太虛,但是好問君發現,這其實跟“過敏”差不多,同樣因人而異。首先,對某類食物過敏的患者,無論生病與否都不應該食用這類食物;而除了會與藥物産生不良反應外,很少患者會因為癌症就突然對某種食物過敏,一點都不能沾。
所以,依好問君所見,在了解自己身體接受能力和疾病情況的前提下,癌症患者不能聽風就是雨,對某些被稱為發物如老母雞、鴨肉、牛肉、海帶、豆制品的食物全盤拒絕,畢竟其中所含的營養物質對提高身體免疫力很有幫助。
當然,如果你不放心,好問君就根據一鳴在《藥物與人》上發表的《“發物”吃還是不吃,需因人而異》一文,為大家整理了四類“發物”,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忌口。
一類是發熱之物,陰虛火旺的患者是不适合吃的,如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
二類是發風之物,就是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蝦、蟹一類的海鮮,雞蛋、香椿等,這些食物癌症患者食用時要小心謹慎。
三類是濕熱之物,主要是糯米、豬肉等,有腸道疾病的癌症患者食用糯米不易消化,容易濕滞,對康複不利;
四類是冷積之物,如西瓜、梨、柿子等生冷食物,容易使體制虛汗的患者加重病情,引起脾胃不适。
開頭醫生也說了,癌症患者的飲食不是忌不忌口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加強營養。癌症患者一般會出現惡心、厭食的情況,在食欲欠佳時,太多的飲食限制反而會造成患者的營養攝取不夠。
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對抗癌細胞、修複受傷組織都會消耗大量的熱量及蛋白質,營養若是跟不上,免疫力降低,傷口愈合不全,就容易收到感染,增加手術的并發症,對治療極其不利。
因此,除了一些接受了胃腸道手術的患者或是有急性症狀(如腹瀉)的患者,必須有一些飲食上的限制和調整外,大部分普通的癌症患者基本上沒有太多的飲食禁忌,該吃啥吃啥。
針對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化療後出現口幹的副作用,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腫瘤科副主任趙鵬程醫師建議,患者可以嘗試用醬汁、肉汁或低脂牛奶來滋潤食物,或者将食材放入攪拌機中打碎,使其液态化,吃起來也容易些。
而如果癌症患者食欲不佳,對營養物質代謝和吸收能力較弱的情況,在飲食上可以增加适量的調味料,如蔥、蒜、姜、洋蔥、檸檬、蘋果、西紅柿等,增添食物的香氣,也可以改善患者的食欲,讓身體倍兒棒!
抗癌治療是重中之重,但健康飲食也同樣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癌友們必須十分重視食物營養,增強體質,防止營養不良。如果大家還有關于癌症飲食的疑問,也歡迎在評論區與好問君交流,争取吃好喝好,提高免疫力,抵抗癌症!#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頭條辟謠@健康真相官
參考資料:
[1]趙鵬程.癌症患者吃飯有講究以下飲食知識要記牢[J].中國食品,2019,(15):136-137.
[2]陳幼婕.很多人都不明白中醫為什麼有“發物”一說發物也有兩面性巧用發物也能夠防病[J].自我保健,2019,(3):22-23.
[3]一鳴.“發物”吃還是不吃,需因人而異[J].藥物與人,2014,(7):6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