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國家審計經典語錄

國家審計經典語錄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01:04:51

國家審計經典語錄(一副對聯帶來的審計思考)1

據說以前的藥鋪有這麼一副對聯“但願世間人無病,甯可架上藥生塵”,意思是希望世間沒有生病的人,(如果能夠這樣)那麼即使藥架落滿灰塵也不覺得可惜。

經營藥鋪本是商業行為,用現在的語言來說,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但社會責任也得有,若能求得世人健康,藥賣不出去又有何妨?從大的範疇來講,醫、藥都屬于醫者,常言道醫者仁心,指的是高尚醫德和仁者之心。懸壺濟世、杏林春暖,無數醫者通過自己的努力,拯救百姓于病患苦痛之中。他們重義輕利,錢财根本算不了什麼,治病救人才是畢生所求。

記得孩子小時候帶她去看牙病,口腔醫院醒目地挂着“拔牙一顆50元,兩顆75元”的橫幅,當時我和孩子被逗得哈哈大笑。如果是好牙,人們不會去享受這個優惠;如果是壞牙,非拔不可,也不會因為價格貴而不拔。看來醫院的目标是那些不好不壞、模棱兩可的牙齒,也許有些人會因為醫院的優惠去拔這種牙,可是這些牙是必須拔掉的嗎,如果不是必須拔掉,那麼優惠起到什麼作用呢?治病救人,醫者父母心,哪個正常的父母會為了利益而在自己孩子身上施針下藥呢?

當然,完全與古代相比也不公平,畢竟現在的醫生、醫院、藥店也得讨生活。輝瑞、國藥這些大的藥品生産制造商,每年僅研發投入就不少,也需要利益和回報。隻是,對部分或者極少數醫者來說,傳統的仁心理念已漸行漸遠甚至不複存焉。

談談審計。在人們固有的認識中,審計是偏重于财務、會計方面的監督,而且往往是事後監督,所以是“治已病”,查找病因,提出治療方案或者參與治療。

随着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需要,各方面對審計的要求已經不滿足于“治已病”,還要“防未病”,就像面對新冠疫情,要提前打疫苗預防。前審計長提出的“免疫系統”的理論更論證了審計具有預防、揭示、抵禦的功能,治已病、防未病,是審計的主要功能、職責和任務。

傳說人們贊譽神醫扁鵲妙手回春,他卻說自己的兄長才厲害,能夠察覺常人的異狀而提前診治,以極小的代價挽救健康,正所謂“上醫治大病”。扁鵲開刀問藥、救死扶傷,轟轟烈烈的廣為人知,但見微知著的扁鵲兄長卻始終默默無聞。

審計工作查處大案要案,大開大阖,世所矚目,但這并不是常态。提前介入,發現苗頭、傾向性問題,清除千裡長堤的蟻穴,規範、完善、促進管理才是本源,而且這也需要更強的本領才能做到。其實扁鵲本人也在學習兄長,《扁鵲見蔡桓公》這篇文章就是這個意思。

古語雲“不為良相,便為良醫”,審計作為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肌體“望聞問切”,和醫者相似之處實多。

接受審計的單位和人員,有時可能會覺得審計是挑毛病、增加工作負擔。但審計的理想,其實也像醫者希望世間無病一樣,盼望治理順暢、管理規範。得以如此,即使無事可做,又有何愁?如若天天查錯糾弊,深埋于大案要案之中不得脫身,反而是不正常現象。

美好的初衷,其實并不遠,但要付出努力才能實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