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想和你做個真心朋友行不行

想和你做個真心朋友行不行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7 20:18:20

作者 |副墨之子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态

這兩個字現在是連用的,且使用得越來越廣泛和籠統,在如今的陌生人社會,太多人際關系都以“朋友”二字來論,以拉近彼此關系、涵蓋更大範圍。在用于簡稱或造詞時,則往往隻用“友”字,例如書友、花友、廚友、驢友等,當然這開始得更早,古代已用“道友”來客氣地稱呼走江湖的人。中學語文老師常說,文言文翻譯要把單音節詞譯為雙音節詞(不知是否同款),“朋”和“友”皆譯為朋友,其實它們原本是有區别的,古人用詞簡練,分而用之必有其意,或許背後就是一個觀念、一個視角。“朋”本義是貨币單位,古人曾以稀有的貝殼當做貨币流通,朋字就是當時的一個計數單位,以五貝為一朋,或五貝為一系、兩系為一朋,即十貝為一朋。貝殼通常需要系在一起,就像鳥兒聚在一處,《說文解字》說“朋”是假借,表示群鳥聚在一起的情形。由本義引申為“同有所系者”,産生多組字義,包括:群聚,彼此友愛,同、齊、一緻,結成朋黨,勾結,比、倫比等。有的便含有貶義了。

想和你做個真心朋友行不行(朋和友)1

而“友”字在甲骨文中是兩個“又”形,表示兩個人的手共同協作,有友好、親愛之義,有時也特指兄弟相友愛。流傳更廣的解釋,則是鄭玄注《周禮》時說的“同門曰朋,同志曰友”,許慎《說文解字》也有此表述。同門、同師還是由“群聚”所緻,雖因一些因素而共同受業,但不一定志同道合,最終都合于老師的志向,本就是和而不同、道不同不相為謀嘛,能力所應用的方向可能相反。“朋黨”“朋比”等情形表面上志向相同,實則是為了暫時的目标而相群聚,核心并不是共同的志向(長遠的、根本的目的),強調的是群聚而非同志,故以“朋”字指稱。“友”字所蘊含的是更深層的本質目的,一般來說正面意義更明顯,成為知己的概率也更高。我留意“朋”和“友”的區别,是在翻閱《三字經》時,看到譯注者對“友與朋”的注釋中,提及古人将有共同志向者稱為“友”,有共同德行者稱為“朋”。同志曰友是一緻的,對“朋”字則提出德行的甄别。德行也分好壞,包含了知識水平、觀念層次、能力等因素,相較于志向所聯系的更深層的本質,這些屬于淺層,可以統屬于能力——本質目的相同、能力不同的人終究相友,能力相似、本質目的不同的人則隻會暫時群聚。由此又想到一個詞“狐朋狗友”,最早的出處似乎是元代關漢卿的《單刀會》,兩字并用,應該是晚出義了,“友”字也可以帶有貶義,好像又矛盾了。本以為“志向”一詞,古人更強調其正面意義,倡導人們樹立好的志向,選擇有道德的生活。廣為流傳的《千字文》,也希望蒙童“交友投分,切磨箴規”,與一般人交往也要“贻厥嘉猷,勉其祗植”,給人良謀忠告。現在我又覺得,惡人之間也講情義,善惡、褒貶都隻是世俗意義上的,真情卻可以超越這些分别。“朋”和“友”的區别,或許隻在于後者的感情更深,比起内心的志向或本質目的,更以性情相投,而有互不相識、隻因投緣而結為摯友的。堅貞不渝。大凡世間真情,都需要一個人本質的、内在的純真不被蒙塵,再有相遇的外在機緣,才可能成就一段佳話。前者與智慧有關,後者則可遇不可求,順其自然。回到入世的“友”,《論語》多有提及,印象最深的是《學而》篇中說無友不如己者。一般就字面譯出的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但結合下一句“過,則勿憚改”,有過錯不要怕改正,再參考“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句也可以理解為君子認為沒有一個友人不如自己,善于從友人身上發現他們的長處與優點,自己若有相應的問題應及時改正。這裡隐含的前提是君子所交往的“友”,都是有相同志向、品行皆有可取之處的。彼此都是一面鏡子,可以自鑒,可以互勉,切磨箴規也應當是相互的,這才是好的朋友關系。另外,對于道德見識的層次高于自己的人,見賢思齊即可,我認為沒有資格去評論什麼;對于能力才華高于自己的人,能平心觀其生平際遇之所由來,見其善處則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卻不必有多餘的好惡了。朋友關系位居五倫,雖居末位,倒也看出它從古至今都是一種重要的、對人影響很大的人際關系。現在也有人提出其他四倫也可以看作朋友關系,核心都是彼此尊重、彼此促進。若如此論,在這些複雜又簡單的人際關系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就是自己要有立身之本,有智慧的觀念、安定的心态、相應的能力,才能處理好各種關系,廣結善緣。亦即修身之基礎性、根本性。對這兩個字的一番追究,對我的啟示仍然回到一貫的向往:成為一個本分、歸真的人,心裡有根能與天地自然、與人之心靈相通,能量充沛豐盈,才有定力做人做事。不外求,才不會缺少朋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