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适合培育成盆景的竹類植物
盆景——我國傳統藝術之一,實質是指,通過藝術創作和園藝栽培,山石、植物、水、土等其他一些小物,力圖塑造出别緻的自然景觀。其中,适合作為盆景材料的植物,多為各種果樹之流,有時還包括某些品種的竹子。
那麼,若想将竹類植物打造成氣質滿滿、古韻十足的盆景,大家都知道哪些,相對合适的選擇呢?今天小花就以自己的喜好為主,為大家帶來了下面4種,十分特别的竹子,據傳,它們都很适合培育成盆景喲!
第一種,龜甲竹。
植株多長于我國的秦嶺、漢水流域,因竹身凹凸有緻,疑似被覆了一層龜甲或鱗片般,堅硬粗糙,故形象生動地得名為龜甲竹。該竹最大的特色是,其存在完全颠覆了,人們以往認知中,竹子那俊秀飄逸的印象,充滿了剛勁挺拔的韌性,于某種程度上,與我國文人學士的風骨相契合。
對于有意将之養成盆景的朋友,大家可着重注意兩點。其一,竹子的數量宜多不宜單,且在選取植株的時候,應講求粗細、高矮的搭配,緻力于形成層次感;其二,不管是出于美觀性方面的考量,還是單純想要把它們養活養好,陶土或紫砂質地的花盆,皆為優選。
第二種,方竹。
又名十方竹,乃禾木科、寒竹屬喬木,株高約2米左右,常呈直立型生長,除觀賞價值顯著外,該株還非常的實用。雖然方竹的竿質地較脆,不适合用于編織業,但拿來制作手杖,卻是綽綽有餘。
生長習性方面,植株生性喜歡偏溫涼濕潤些的環境,平時以栽植在水分充足、疏松透氣、排水性好的砂土為宜,盆栽和盆景的養殖,均需遵循這些要點,否則輕者方竹長勢不佳,重者爛根枯萎而死。
第三種,紫竹。
植株平均約4~8米不等,最高可長至10米有餘,起初,其幼竿泛有生機勃勃的綠意,等到一年之後,正值青壯年的竹竿表面,就會相繼出現一定的紫黑色斑塊,繼而整體過渡為暗沉的紫黑色。故一般大家目之所及的紫竹,植株的竿身皆為深紫色。對紫竹而言,該株除适合養來欣賞,裝飾和布置家居外,因材質韌性較強的緣故,它們還是制作小型家具、樂器及工藝品的優質材料。
作為标準的陽性竹子,紫竹天生喜歡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耐寒性一流,正常可耐近零下二十來度的超低溫,生性強健、适應性強、耐受性佳,很适合盆栽養殖。
第四種,佛肚竹。
植株實為禾木科叢生型竹子,發育成熟的植株,其幹多為黃色,常被加工成各種式樣的工藝品、古玩。盆栽時,有的朋友,還會故意截頂栽培,為的就是促使其畸形生長,劍走偏鋒,提高植株的觀賞價值。
關于佛肚竹的日常養護,大家務必牢記一點,即它們通常要求土壤富含腐殖質、疏松透氣、肥力充足。
今天的内容就到這裡,要小花說,竹子比之其他植物,可能更占據盆景栽培的先天優勢。比如,鳳尾竹、唐竹、毛竹、翠竹……以及上文中提到的幾種竹子,它們皆株形适中,且長有細細長長的綠葉,很适合培育成盆景。此外,竹類植物還普遍擁有良好的寓意,盆栽一到多盆于家中,好看又好養,有益于大家的身心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