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春天挖荠菜,要搞清“圓葉”和“尖葉”的區别,弄懂再挖不出錯!
冬已過,春已來,大地解封,萬物複蘇。三月暖陽,惠風和暢,田間地頭上也開始熱鬧起來,到處可見大媽們的身影,她們正在忙碌着挖野菜,要說這春天最鮮美的野菜,荠菜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說到荠菜,有經驗的大媽都知道,要貼着地皮找,因此它也被叫做地皮菜,你可别小看這不起眼的小家夥,據說已有3000年的曆史,《詩經》有言“誰為荼苦,其甘如荠”,這荠就是指荠菜;辛棄疾“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荠菜花”,而陸遊曽吟《食荠十韻》,北宋大文豪蘇轼“雖不甘于五味,而有格外之美”,民諺則有“春食荠菜賽仙丹”,由此可見,荠菜由古至今都美名遠揚。
“春風隻在園西畔,荠菜花繁蝴蝶亂”,作家張潔在《挖荠菜》中描述過的場景,它不但是一種野味,也是對兒時鄉村生活和場景的一種懷念,而如今挖荠菜更是大媽們春天的一種美食之旅,荠菜是非常鮮美的健康蔬菜,也被稱作春天第一鮮野菜,摘好洗淨的荠菜吃上一口,白白嫩嫩的根、翠綠的葉子,仿佛就是整個春天的味道。但是我們挖荠菜時會驚奇地發現,荠菜的葉子竟然有兩種形狀,那就是圓葉和尖葉,到底哪個更好吃?哪個更營養呢?别着急啊,挖菜的大媽有檢驗,告訴你正确答案,這正是春天挖荠菜,要搞清“圓葉”和“尖葉”的區别,弄懂再挖不出錯。
圓葉荠菜和尖葉荠菜:
所謂圓葉荠菜,它是荠菜的一個品種,也被叫做大葉荠菜,有名字可見它的葉子大而厚,呈橢圓形,葉片多為淺綠色,光滑稍具有絨毛,遇低溫後會發生變化,顔色變深,其外形看起來漂亮,但缺點是香味不夠濃郁,多為人工養殖,賣相好。
所謂尖葉荠菜,它多為野生的,看似雜草,很不起眼,這種荠菜顔色較深,多為深綠色,如遇低溫會變成紫色,因此也有人說紫色的荠菜和綠色荠菜有啥區别,葉片呈尖形,比較幹癟,看似營養不良的表現,葉片絨毛較多,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香氣濃郁,具有春天的味道。
了解了圓葉荠菜和尖葉荠菜的概念,那麼二者有啥區别,究竟哪個好呢?
首先:二者的營養成分基本一樣,所以就營養而言,圓葉和尖葉是不分勝負的。
其次:從味道來講,尖葉荠菜要遠勝于圓葉荠菜,圓葉荠菜屬于内斂型,味道比較清淡;而尖葉荠菜屬于外放型,香氣濃郁,顔色較深,選擇哪個完全屬于個人的喜好。
最後:從口感來講,圓葉葉片大而肥厚,所以吃着肥美,有肉感;而尖葉荠菜比較瘦小,摘起來費勁,吃着口感也是一般,所以主要吃的就是它的味道,多用于包餃子;而做湯多用于圓葉荠菜,不但美觀,而且味道鮮美。
荠菜屬于當季食材,一般十幾天的光景,再吃就要等一年了,為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鮮美的荠菜,再分享一個荠菜的保存方法,随吃随取,和新鮮的一樣,特别的方便。挖回來的荠菜摘洗幹淨後進行焯水,然後過涼水後擠幹水分,按照每次吃的量團成團子放入保鮮袋内,冷凍保存一年都不會壞。
挖荠菜時,到底挖圓葉的還是尖葉的?原來差距在這裡,根據個人喜好,有選擇地挖菜,别再挖錯了,挖錯差别大。我是曉峰,喜歡曉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吃貨峰子哦!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