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雪豹出現在紅外相機鏡頭中(2月19日攝)。新華社發
近日,科研人員在回收布設在黃河源地區的無人紅外相機時,發現兩段時間相隔較近的雪豹求偶交配影像,有力填補了學界在該區域的相關調查空白,對于推動世界雪豹行為學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2018年,世界自然基金會、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與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合作,在黃河源頭啟動生物多樣性調查活動,最終于今年3月在當地發現一隻雌性雪豹攜幼崽巡查領地的數段影像,從側面證明黃河源頭極可能是連接昆侖山及三江源頭各地雪豹的核心廊道之一。
在前期研究基礎上,科研人員将調查範圍擴大至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大武鄉周邊的阿尼瑪卿雪山地區。近日,世界自然基金會在該地區回收無人紅外相機時,在同一點位發現2段雪豹求偶交配影像。分别攝于今年2月19日20時3分,以及2月20日7時27分。通過外觀辨認,基本可以判斷前後兩段視頻中的雪豹是同一個體。
在視頻中,兩隻雪豹通過刨坑翻滾、嬉戲追逐完成求偶,交配過程中伴随着雪豹特有的吼叫聲。次日,兩隻雪豹再次展現出相似行為,完成第二次交配。
“包括雪豹在内的貓科動物具有短時間内進行多次交配的習性。此次捕捉到的相關影像資料在整個黃河源區域實屬罕見,對于進一步推進雪豹行為學研究、了解野生雪豹繁殖生态具有重要價值。”長期在阿尼瑪卿雪山周邊進行野外實地調研的青海省原上草自然保護中心負責人阿旺表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