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上有安 小下敬躬:開宗明義,規則為先,方法論是捷徑, 是法門,是秘籍,是衆望之所求。然教育之法,法無定法,無一勞永逸之法、無萬能公式之法,隻道是因材而教,因人而異,若求方法者,此山雖有路,可在别處尋,教授方法者,不以方法自縛,切莫自誤誤人。
----行文館-李德鵬先祝為敬
水生木,木在東方,主生,逆順皆長。
五行方位,木在東方,其聚成林,共生一方,天地同源,萬物同根。
“木”的屬性和我們東方的文化特質極為相像,盤根錯節的交織,生生不息的繁衍,就像宗族社會的人際關系紐帶,和越挫越勇的強大生命力;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每個時代的節點總會有這樣不流俗衆的英才,但往往也難得善終,道家因此規勸“功成身退”;天地同源,一衣帶水,木以順應天地規則而生,将規則承襲用于人事,或曰效法天地,或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故有諸子百家同生于“道”,萬物同根。
以“道”為基 百家同根
在秦漢之前,現在我們觀念中的“道家”和“儒家”,原本并沒有分開,統統是一個“道”字,“道”也代表了東方文化的人生哲學、政治哲學、軍事哲學、經濟哲學,乃至起居、飲食、技藝、娛樂、辭章等,都涵蓋在一個“道”字中。
道家:無為而為
老子姓李,職業是周朝國立圖書館館長,讀書甚多,自隐姓名,不問外事,專注于學,把紛雜的學術承襲一統,将古今時事融會貫通,演說它的變化規律,定名曰“道”,道者即為規則,世間萬物都按這條規則生滅,德者,即有得于心,看諸往而知來者,筆之與書,名曰《老子》,自唐代起稱為《道德經》。
老子傳道給關伊子,關伊子傳道于壺丘子,壺丘子傳道于列子,列子傳道于莊子,便有了繼《老子》之後的驚世之作《列子》(又名《沖虛經》)與《莊子》(又名《南華經》)。周秦諸子也紛紛到《老子》這座山上來采寶藏,有人得了金,有人得了銀,有人得了銅、鐵、錫,雖所得不同,但各有所得,各人依“道”的規則,引而伸之,擴而大之,各獨成一派,光輝廣大。
《老子》一書當分兩部分看:“緻虛守靜,歸根複命”,是出世法,莊子、列子、關尹子等走的是這個路線;“以正治國,以奇用兵”,是世間法,孔子以仁治國,墨子以愛治國,申子以法治國,皆是以正治國,孫子著述,以奇用兵,這些都是世間法。《老子》一本書,把世間法和出世法,以一貫之,兩無偏重,諸子百家皆出于道,《老子》引領了諸子百家。
儒家:孔子問禮
老子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道德仁義禮,五者連貫而下。
天地生萬物,有一定規律,這個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稱為道。懂得這個規律,以這個規律從一面來洞察這個世界,而有得于心,即為德。本着天地有好生之德,将此規律用于人事,在人心上施于道來修正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即為仁。仁是渾然一體的,必須要合理,不能矯枉過正,不能一成不變,要靈活制裁,使之合宜,歸為義。義雖然合宜,但畢竟是空洞的道理話語,把它制為法式,修飾以文辭,即為禮。萬一有不守禮之徒,怎麼辦?威之以刑。如果再有不懼刑罰的悖理之人,又将奈何?于是臨之以兵。
老子說:“失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酋也。”
老子洞明萬事萬物的變化軌道,知道這世間人倫人性如果守不住“禮”這一個關口,必然要流于“刑罰”和“刀兵”,故以此警告,所以老子終其一生都在推禮、守禮、講禮、傳禮,故我們今天依舊說自己是“禮儀之邦”。
《史記》載:“孔子适周,問禮于老子。”老子的學說包含治世法,但專言“道德”,于“仁義禮”沒有詳細延伸,所以孔子去見老子,求學問禮。
孔子問學于老子後明白此理,把道用于世間人事推蕩,盈虛消長,猶如春夏秋冬,循環不已,國家的興衰成敗,個人的“貧賤生勤儉,勤儉生富貴,富貴生驕奢,驕奢生淫逸,淫逸生貧賤”,都是循着這個規律,所以孔子便專于入世法,緻力教育,而言“仁”。
孔子周遊列國講學傳道,有教無類,自己的學習成長心得心法和教育學習原則都在其弟子編纂的《論語》中,其本人又以文傳道,著《春秋》,編《詩》《書》,修《禮》《樂》,序《易》,讓人守住“禮”,才能夠在順境、逆境中站起來,小至個人,大至國家,順不至于捐狂,逆不至于失意,以“仁”為基,擴而充之,可修身治國平天下。
法家:因道全法
司馬遷著《史記》有“老莊申韓列傳”,把法家的代表人物申子和韓非子同列到老子和莊子的道家一傳,意在言之申韓與莊子皆出于道,隻是走的路線不同。
“虛靜無為”是老子學說的根本。
莊子與韓非子,一個出世,一個入世,途經相反,但皆出于“無為”。莊子事事放任,順應自然,不加幹涉,不參加個人的意志,可謂之無為。韓非制定法律,順應自然,讓人依據法律而行,絲毫不出入,也不參加個人意志和意見,執行法律絲毫不通融,避免了儒家以親議貴,刻薄寡恩的弊端,也歸于無為。
《韓非》王道篇言“虛靜以待令”“明君無為于止”,皆出于《老子》的“虛靜無為”之說。韓非所制定法律不是妄加恣意而為,《韓非》書中言“若水之流,若船之浮,守自然之道,行無窮之令”,可見法家的律法是本于自然之理,從天理人情中斟酌而出,并不強人所難。法所賞的,隻要人人努力就可以得到,法所罰的,隻要人人注意,皆可避免,事事依法律而行,毫無個人私見偏見,因道全法,大奸得止,上下交順。
老子說:“我無為而民自化”,韓非子說:“明君無為于上,群臣悚懼于下。”同是一個道理,在老子口中,何等溫暖适恰,一出韓非子之口,淩然可謂,正因為此,法家獨成一派。
兵家:以奇用兵
老子将“盈虛消長”之理,應用到軍事上“以正治國,以奇用兵”成了絕妙的兵法,又言“吾有三寶 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用兵有言,不敢為主,而為客。”
可見,老子言兵、用兵是出于自衛,不是為了侵犯,出于不得已,以慈為主。慈有二意,一是恐我的子民為敵人所殺,二是恐敵方的子民因我被殺,所以不敢造事為主,如果敵人非要來攻打我,我才起身而戰,“不敢為主,而為客。”便是此理。盡管可起身而戰,也不輕易開戰,“輕敵幾喪吾寶”,這個“寶”就是“慈”,輕易開戰就是喪“寶”,所以幾千年的文化曆史,我國人民很少向外擴張侵犯,主張和平共處,幾乎都是外族入侵之戰,也是此理。
我不主動,敵人來攻怎麼辦?老子說向後退,甯可退一尺,不可進一寸,萬一到了退無可退之地,敵人還要進攻怎麼辦?我再不開戰,坐視我的軍民被屠戮,束手待斃嗎?那可謂不慈至極,此時民心士氣步步退讓,已經收斂到了極點,就等一瞬間爆發,這時候唯有沖殺才有生路,人人悲憤,一聲令下,勢不可擋,什麼樣的敵人遇到這樣的軍隊士氣都會被退敗,故“哀者勝矣”,這種兵法就是“以奇用兵”,韓信的背水一戰就是應用了這個道理。
孫子将老子的“盈虛消長”之理推演出來,成書十三篇,終為千古言兵之祖。老子用兵,以慈為主,不得已而為之,出于自衛,不得不戰,戰則必勝,孫子以權謀為用,故意把将士陷入困境,以激戰勝之,把老子的“奇”字,發揮盡緻。
墨家:兼愛非攻
墨子的“兼愛”,即同老子之慈;
墨子的“節用”即同老子的儉;
墨子的“非攻”而善守,同老子的“以守則固”,同心同德。
縱橫家:天道張弓
縱橫家的代表是蘇秦,他學的是《陰符經》,此書已失傳,現在流行的是僞書版,老子曰“天道張弓,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此間道理,以一個平字為論,凡有不平處皆是人心動心處,蘇秦深谙此理,又結合老子的“欲取姑予”之法,終成縱橫謀略家之大成。
下文預告:
木之生,逆順皆長,教授法之用,乃為生命注入奮發之力以獲“生機”,立志是“生”的起點,志向是“生”的方向,方向可歸為兩類,一為眼前,脫離現狀,二為未來,遠方目标,下文《生字訣-何處有生機》見。
【行文館】李德鵬
建文化産業平台 傳中華文明智慧,中言科技一直在努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