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家法,校有校規。
實際上家校教育常常是融合在一起的,不能割裂。
2015《新版中小學生守則》與以前的守則相比,内容更具體,更詳細,更容易操作。
《中小學生守則》并不具備法律意義,但是對學生來說,既是道德教育又是自覺紀律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重點内容,也是家教的一個重要内容,更是中小學生都要懂得和遵守的規則。
其中《中小學生守則》第四條規定:
明禮守法講美德。遵守國法校紀,自覺禮讓排隊,保持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财物。
這條規定看似簡單,其實要做到也是很難的。
明理守法講美德。這一條意蘊深刻,這不但是對學生提出的嚴格要求,也是對家長提出的嚴格要求。
明禮,講文明,懂禮儀。知書然後達禮。禮,包括禮貌,禮節,禮儀。禮貌指人們在待人接物上應具有的品行和态度,包括言談舉止、儀容風度等方面。禮貌的基礎是相互尊重,基本要求是待人誠懇、謙恭、和善、有分寸。如表示歡迎、感謝、道歉、尊敬、祝賀、問候之類的各種慣用表達方式。
要想讓學生有教養,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環。
應該說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家庭的教育是很嚴格的。
比如以前過春節,晚輩給老人磕頭拜年;有客人的時候小孩子不能上桌子吃飯;座位不夠用的時候,晚輩要站立;每天都有勞動任務,如割草、喂豬等;節約教育、不能打仗罵人、不溺愛、孩子對錯都教育自己家的孩子、積極幫助别人,幫助鄰居挑水、掃雪、遵守法律和規則等。
有些教育确實束縛個性,還有封建色彩,但是确實也是行之有效的。
至于生活的禮儀,家長也是言傳身教:
比如進入别人的房間要敲門,征得同意後再進屋,見面和告辭要有禮貌的稱呼和問候,主人讓坐下才就坐,不跷二郎腿,兩腿不張開、腿不抖動,說話聲音不大不小,上炕要盤腿、不坐主人的床,不亂翻東西,外出要征得家長同意等。
倒茶水八分滿,接遞要用雙手,系鞋帶要蹲下來系,吃飯不能用筷子敲碗、不能用筷子亂翻菜,不能掉飯粒,灑菜湯,咀嚼和喝湯不能發出大的聲音、主人不動筷子就不能先吃,不能使勁關門,放門簾子要看身後有沒有人,見到熟人要打招呼,稱呼輩分要準确,不随地吐痰、扔垃圾,吃飯不許多說話,走路不吃東西,坐車不吃東西… ….
很多禮儀和細節不是學校能教的,也沒那些場合。現在很多禮儀教育缺失,尤其是勤勞、節儉、孝敬,尊重别人這些教育,特别缺失。
至于守法,那家長更得懂得一些重要的法律,尤其是憲法、刑法、民法、合同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教育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這些法律和條例的重要部分必須熟悉,平時也要對孩子進行針對的教育。
至于自覺禮讓排隊,保持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财物這幾點就是最低的要求了。
可是即使是這幾點,很多學生都做不到。
比如,上公交車,很多孩子不排隊,也不管老師、還是老人、孕婦、兒童,蜂擁而上,到車裡還是大喊大叫,髒話連篇不堪入耳。
在公園裡,我曾經看到六七個初中生在木棧道上打撲克,結束之後,特意把撲克、瓜子皮、果殼等天女散花般抛得到處都是,而在他們前方不到五米就是垃圾桶。
可見,我們的守法明理教育還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夠!
中小學生守則作為對廣大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基本要求,不僅應體現在中小學校的牆壁上、闆報中、宣傳欄,更為重要的是它應為學生真正熟記、理解和認同,更要化為實際行動,以此不斷提高中學生的素養。
要想使學生遵守守則,做一個有教養,守法明理的人,家長和老師乃至學生都應該密切配合,而家長的素養和言傳身教是至關重要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