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教的制作昆蟲标本是孩子們最喜歡上生物課的因素之一,昆蟲标本中又以蜻蜓居多。
那時候蜻蜓品種非常多、非常好看,從顔色上區分就有紅蜻蜓、綠蜻蜓、黃蜻蜓、黑蜻蜓等,數量更是數不勝數。
每到要下雨的時候,蜻蜓沿着地面漫天飛舞,密密麻麻,蜻蜓在眼前飛來飛去幾乎伸手就能抓住幾個。
蜻蜓品種大小差異很大,個頭大的比小的要大好幾倍,同學們喜歡把各種蜻蜓都抓幾個,用書本壓在頁面裡,時間長了蜻蜓風幹就成為了昆蟲标本。
孩子們抓蜻蜓的方法有很多,一種是比較正規的方法,按照老師教的用紗網做一個捕捉昆蟲的網子,迎着飛來蜻蜓兜過去,進入網子的蜻蜓活蹦亂跳就被逮住了。
第二種方法是用掃地大笤帚去撲蜻蜓,孩子們拿着笤帚對着漫天飛舞的蜻蜓撲過去,運氣好可以把好幾個蜻蜓壓在地面,慢慢翻開笤帚取出撲倒的蜻蜓。
第三種方法是利用誘捕的方法去抓蜻蜓,适合在野外抓那種大個蜻蜓。這個方法非常奇特,沒見到現在孩子們會利用這種方法,估計這種方法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
誘捕的重點是要先抓一個蜻蜓,保證這個蜻蜓是活的,用一根繩子拴着尾巴,看見有大蜻蜓在水溝裡貼着水面進行蜻蜓點水時,把拴住的蜻蜓扔過去,用手扯着線在頭上轉圈,另一隻蜻蜓會以為是蜻蜓在挑逗自己,就會主動與拴着的蜻蜓交配,頭尾糾纏得很緊,這時就把線收回來,另一隻蜻蜓掙脫不掉就被生擒活捉了。
蜻蜓兩個翅膀晶瑩剔透,頭上圓圓的複式眼睛漂亮極了,孩子們把各種顔色品種蜻蜓标本拿出來相互炫耀,如果比别人少個品種就覺得很沒面子,然後再想方設法去抓幾個沒有的品種補上。
紅蜻蜓比較少見,也很難抓,孩子們會合夥到野外去抓,抓多了還好,如果抓得不多,還不夠小夥伴們分,孩子們就會不開心,有時會鬧别扭相互幾天都不說話。
男孩經常捧着個大本,本子的頁面之間夾着成為标本的蜻蜓和同學們比試,有的同學會有二十幾種不同種類、大小的蜻蜓。
一次男孩發現有同學把剛從水裡從幼蟲變成的蜻蜓也做成标本,非常有特色,就連續幾天早上蹲在水溝旁邊尋找這種剛剛從幼蟲變成的蜻蜓,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男孩也從水溝邊的草叢裡找到翅膀還沒展開的蜻蜓。
還有一種小蜻蜓,長得特别小,灰顔色,比火柴棍大不了多少,隻有在水塘邊才能發現,最主要的是這種蜻蜓不容易發現,小蜻蜓落在草葉上一動不動,本身的灰顔色就是很好的僞裝色,如果停在葉子上不動,幾乎發現不了。
男孩收集的蜻蜓中就差這種蜻蜓沒有标本了,就一門心思的想抓這種蜻蜓,連續好幾天帶着昆蟲捕捉網到水邊尋找,總也沒收獲。
這天男孩又帶着網子到水邊溜達了,男孩邊走邊用網子撲打水邊的草叢,小蜻蜓受到驚吓飛起來就容易發現。
男孩圍着水邊轉了好幾圈,發現一隻小蜻蜓飛起來了,正要用網子兜過去,小蜻蜓朝水面中間飛過去,網子夠不着,隻好找下一個了。
網子繼續撲打草叢,一條蛇被驚動,這條花蛇飛快跳入水中,快速遊動,一會就沒蹤影了。
男孩睜大眼睛四處尋找,突然看見水面上有顆獨立的草尖,草尖上落着一個小蜻蜓,用網子夠不到,男孩撿了一塊石頭扔過去,小蜻蜓起飛了。
男孩目不轉睛盯着小蜻蜓,小蜻蜓飛到離岸很遠的草尖上休息,正準備離開,小蜻蜓又飛回來了,這次是落在網子上面的圓圈上,男孩心想這不是自投羅網嗎,手裡的網子稍微一動,小蜻蜓就起飛了。
奇怪的是這個小蜻蜓不往别處飛,就看上網子上面的鐵圈了,飛起來又落下去,男孩把網子慢慢向身邊靠近,空着的手從小蜻蜓尾巴後面慢慢接近,竟然空手把這隻小蜻蜓逮住了。
男孩一陣激動,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抓住這個品種的小蜻蜓了。而且沒想到是用手抓的方式逮住的。
男孩的标本冊子裡又多了一個以前沒有的品種,男孩特别有成就感。
每日更新,持續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