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終于想通了:既然學不會漫威,那就做些漫威做不到的事。
比如拍一部《小醜》。
不負衆望,獨立于任何電影宇宙的個人電影《小醜》,被評為“好萊塢電影漫畫工業最前衛的傑作”。而且看着吧,這部電影不會止步于威尼斯電影節,未來它将橫掃各種年度最佳。
由于電影要到10月4号才能公映,我們今天先不聊《小醜》;此刻我想深入探讨的,是曆代扮演“小醜”的那些演員——在我看來,如今能出現集大成的小醜,離不開之前每一個人的塑造,他們都稱得上是“铮铮戲骨”。
傑克·尼科爾森我個人最喜歡的黑色電影《唐人街》,就是由傑克·尼科爾森主演的。而他更為大衆所知的形象,則是《飛越瘋人院》裡的反抗者麥克墨菲、《閃靈》裡的瘋狂作家傑克·多倫斯。
事實上,傑克·尼科爾森從1969年的《逍遙騎士》開始,就一直被提名奧斯卡,并創下了提名最多的記錄(15次),其中三次獲獎。
在1989年的《蝙蝠俠》中,傑克·尼科爾森扮演小醜。
他之前也有銀幕小醜,但在他之後,小醜的基本元素和性格特質,才算基本定型。那個年代,還沒有将超級英雄電影真實化的諾蘭,所以電影看起來還是漫畫感十足——但傑克·尼科爾森仍然将一個劇本上扁平的小醜,通過自己的演繹,将之刻畫得異常豐滿、充滿乖戾邪惡的魅力。
自此開始,瘋狂與冷漠并存的小醜,才算正式誕生。
希斯·萊傑除了粉絲刻意給《教父》打一星外,《蝙蝠俠:黑暗騎士》幾乎沒有刻意指摘的地方。它開宗立派式地完成了“超級英雄電影”的落地,為之後無數票房冠軍指明了道路。
而電影中,扮演小醜的希斯·萊傑,貢獻出了堪稱絕響的精湛表演。
在希斯·萊傑手裡,小醜進一步升華。從瘋狂且冷酷,進化為癫狂卻冷靜。他像個攻于算計的社會學家 行為藝術家,站在邪惡的一邊,以最宏大的犯罪為詞句,同蝙蝠俠進行着暗無天日的超英級辯論。
有人說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醜。這話對,也不對。
希斯·萊傑已然與世長辭,《黑暗騎士》中的小醜在破滅中得到了永生;但正是因為這樣,角色本身的生命力将延續下去,并同時代緊密結合,不斷叠代與演化。
傑昆·菲尼克斯轉眼2019,從1989開始,小醜這一銀幕形象,經曆了30年的成長,終于大成。如果說希斯·萊傑的小醜是無敵的,那麼傑昆·菲尼克斯的小醜,就是不敗的。
從未有漫畫或影視作品,将小醜那純粹邪惡的性格,闡釋如此行雲流水(威尼斯第六場,我看了)。因此這個形象,相當于之前所有小醜的前傳和基礎。他身上任何迷人的點,我們都能在《小醜》中找到出處。
連羅伯特·德尼羅也甘當綠葉,這就是小醜的分量。
超級英雄會不會崛起?沒人知道,但世界肯定在下沉。而小醜,則一定會用喜劇的語言描述社會的悲劇。畢竟30年前他們創造小醜,還需要一個化學池;現在,讓一個普通人想通,就夠了。
有人說這才是DC,em……不确切。因為傑昆·菲尼克斯的小醜,其實離DC的傳統小醜還差了一點混沌哲學,這點以後再講;因為這部電影無疑堪稱傑作,堂堂正正地般配一切獎項,此時此地,我們隻需歡呼——至于歡呼之後要不要摘下面具、換副嘴臉,晚點再說。
小醜和孫悟空小醜和孫悟空是十分類似的虛構角色。
剛被創作出來時,其實形象很單薄,但随着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内容被挖掘或附會在這兩個角色身上,所以我們今天有無數個孫悟空,黑的白的、強的弱的,甚至男的女的……
小醜也是一樣,未來還會更多,經典必然延續。
說起來,小醜的臉和孫悟空的戲妝,真的很像啊。
此二者的變化,都象征着同時代社會的演進節點。每次中國的巨變時點,都會誕生一個經典的孫悟空;而在西方,每逢他們所謂的普世價值觀被迎頭痛擊,就都會出現一個經典的小醜,發出舞台崩塌般的狂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