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雞蛋的價格高出普通雞蛋1到2倍,卻還有市場,這就是近兩年在年輕消費者,尤其是新媽媽群體中頗為流行的“可生食雞蛋”。北京青年報記者7月10日走訪市場發現,雖然價格高,但随着近兩年的發展,如今“可生食雞蛋”,已經成了一些精品超市的标配。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可生食雞蛋”這一品類的出現,也将消費者劃分出了不同群體,不認同的認為其是“智商稅”,而其深度消費者到底為何頻頻買單?
某超市内部分可生食雞蛋幾乎被拿空
市場:售價超普通雞蛋1到2倍 卻成蛋類新賽道
“今天,越來越多媽媽給孩子吃的不是土雞蛋,而是黃天鵝。”近兩年,不少有電梯廣告的小區居民都曾被這樣一個廣告洗過腦。而這則廣告代表的一個雞蛋的新品類——“可生食雞蛋”,正在成為蛋類消費品的風向标。
除了被很多市民所熟知的黃天鵝外,在北京的超市裡能買到的标稱“可生食”雞蛋品牌還有蘭皇、櫻姬小町、聖迪樂等。而在網上,除了上述品牌外,正大、秋浦河、咯咯哒、桂清源等更多的品牌入局了這條賽道。
根據《2021中國可生食雞蛋白皮書》,可生食雞蛋是2020年天貓蛋品中增速最快的品類,消費人數、銷售規模同比增長超200%,貢獻了天貓蛋品近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2021年,京東可生食雞蛋銷量同比增長116%。盒馬可生食雞蛋銷量增速達10倍以上,占平台雞蛋銷售總額的40%,其中增速最快的城市為青島、北京、貴陽、長沙和深圳。
别看這一品類增速快,價格也是目前生鮮雞蛋産品的“天花闆”。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根據線下精品超市的售價,一般一盒10到15枚的雞蛋售價從23元到40元不等。按照每盒單價,折合一枚可生食雞蛋的價格從2.1元到3.2元不等。
而其他非“可生食雞蛋”産品的售價則要便宜很多:其中标稱為“土雞蛋”的商品,折合單枚售價為1.2元到1.5元;标稱為“柴雞蛋”的,折合單枚售價0.8元到1.2元;标稱為“無抗雞蛋”的,折合單枚售價為1.2元到1.8元;一些标稱為“富硒雞蛋”的産品折合單枚售價可以達到2元以上,但是均沒有産品突破一些“可生食雞蛋”品牌單枚3元的價格價格水平。
“可生食雞蛋”陷入“智商稅”質疑
顯然,願意花2倍價格購買雞蛋的消費者大有人在。其中某“可生食雞蛋”品牌在電商平台上,僅購買評價就超過了50萬次。該品牌在另一電商平台上的月銷量也達到了2萬餘單。而在商家的宣傳中,安全、營養、無菌和高品質都成了“可生食雞蛋”對比普通雞蛋的“優勢”。
伴随着高價,質疑“可生食雞蛋”是否是智商稅的聲音四起。有生鮮雞蛋生産領域的從業者表示,目前國内蛋類的頭部企業做到所謂的“可生食”并不是難事,有的高品質雞蛋也完全達到了“無沙門氏菌”這一要求,而部分“可生食雞蛋”品牌主打的就是這一賣點。但因其沒有标“可生食”字樣,價格也就隻有标了的一半左右。
但是這一說法并不被“可生食雞蛋”企業所認可。有企業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從母雞養殖開始,直到雞蛋出廠的諸多環節都要保證0沙門氏菌是很難的,因為其一種廣泛存在于環境中的緻病菌。不僅如此,“可生食雞蛋”對于環境溫度要求也高。“為了能保證品質,我們不僅要保證冷鍊運輸,還要購置冰櫃,保證銷售環節要不脫離冷鍊。”該人士表示,因此售價高是因為成本比普通雞蛋高。
而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我國國标《蛋制品衛生标準》中曾經對微生物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得檢出沙門氏菌等緻病菌,在2015年修訂後,這一要求被删,調整為“緻病菌限量應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标準-預包裝食品中緻病菌限量》(GB29921)規定”。而這也就讓一些企業在對比自家産品的理化指标時,标注稱“國标對沙門氏菌無明确要求”。
雞蛋生吃真的更好嗎?
但雞蛋生吃會更營養嗎?有營養專家表示,從成分來說,可生食和非生食兩種雞蛋的營養價值相差并不懸殊。不過,生雞蛋中的蛋白質利用效率低,約有一半以上的蛋白質不能被吸收。
而即使是在生食雞蛋風刮得最大的日本吃也不是所有雞蛋都能“生食”。據日本農林水産省《雞蛋标準交易綱要》,蛋品劃分為特級、1級、2級與級外(不可食用),其中特級、1級即滿足可生食标準,建議在10℃以下溫度儲存。而以目前國内的物流運輸以及超市賣場環境來看,“可生食雞蛋”是否一直處于低溫狀态也存疑。
而北京青年報記者也注意到,一些“可生食雞蛋”品牌的産品信息中也提醒道:“生食雞蛋會增加腸胃負擔,不宜過量生食;兒童、老人、孕婦、術後康複期、免疫力底下、過敏等人群建議烹饪後食用。”
因此,相對于緻病菌的風險以及營養吸收等問題,營養專家還是建議雞蛋,尤其是蛋白要煮熟再吃。
是否真為“生吃”不重要 消費者需要蛋品鑒别的新标準
不過,這些複雜的“業内知識”并不被消費者們所關心,願意為高價雞蛋買單的人也越來越多。“這種雞蛋的品質肉眼可見的比普通雞蛋好。”市民侯女士是可生食雞蛋的自來水粉絲,她告訴記者,自從買了一次某品牌的可生食雞蛋後,就在不斷的給周圍人安利,但是她從來沒有生吃過。“個大,蛋黃也大,蛋黃的顔色金黃到有些發紅,無論怎麼做都沒有腥味。我不懂挑雞蛋,隻能靠這種方法來區别好和一般。”
像侯女士這樣的消費者其實有很多。分析人士表示,可生食雞蛋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消費者心中原有的一套評判标準:人們不再以“土雞蛋”、“柴雞蛋”來做品質區分,雞蛋能不能生吃,開始成為消費者心中判斷其是否是一枚高品質雞蛋的新标準。
“可生食并不是一定要生吃,消費者要的是高品質的産品,他們需要一個直觀的概念來劃分,但是雞蛋并不像牛奶、水果分辨起來那麼直觀。而‘可生食’這個概念比起富含某種元素等等營銷話術更簡單、易懂。”有市場營銷人士表示,而這部分消費者是具有較高消費能力、對飲食的健康因素更加注重的群體,也貼合了後疫情時代的消費者心理。而隻要生食雞蛋的品質達到所宣稱的标準就無可厚非,消費者結構存在差異、也就存在高價高品質商品生存的需求基礎。
也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國内這兩年剛制定了可生食雞蛋的團體标準,但并非強制标準,養殖過程主要靠企業自己來規範,是否會出現拿普通雞蛋當可生食雞蛋賣的問題,目前還有待觀察。而消費者對高品質雞蛋有市場需求,但市場缺乏統一的分級方式,隻能靠商家營銷話術是否有産品質量相符來判斷。而“可生食雞蛋”一旦出現貨不對闆的情況,這套所謂的“判斷高品質雞蛋的新标準”也會被消費者所抛棄。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鑫
編輯/田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