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球球新賽季還有幾天結束

球球新賽季還有幾天結束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2 15:52:35

由巨人網絡、阿裡體育聯合主辦,統一冰紅茶獨家冠名的2017《球球大作戰》全球總決賽(BGF)各賽區預選賽已經在2018年1月全部結束。2月10日,也就是今天,BGF的重頭戲、最終的全球總決賽在上海舉行。“國際級的萬人移動電競賽事”“超高規格場館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這是屬于此次《球球大作戰》全球總決賽的關鍵詞。

今天的比賽中有許多亮點:明星助陣、六強厮殺,即使是如此大型的線下場館,依然容納不下現場球寶們洋溢的熱情。在這場精彩也熱鬧的總決賽背後,可能很多人忽略了一件事:是什麼幫助這款手遊成為第一個走入梅奔場館的移動電競産品?答案可能有些令人意外:是《球球大作戰》本身較為成熟的社交系統。

我們必須正視的是:每個遊戲産品都有自己或強或弱的社交系統,卻還沒有一款移動電競作品如《球球大作戰》這般将社交化深植入産品的骨骼之内。正是因為《球球大作戰》擁有由裡至外比較成熟社交體系,才在不借助既有社交網絡的情況下支撐起了其全球共4億用戶的優秀數據,并能夠令它在移動電競品類中脫穎而出。

球球新賽季還有幾天結束(從線上互動到梅奔總決賽)1

2017《球球大作戰》全球總決賽宣傳圖

球球新賽季還有幾天結束(從線上互動到梅奔總決賽)2

今天的總決賽現場。舉辦本次賽事的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是位于上海世博園區的超高規格展館,也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最重要的永久性場館之一

在遊戲中搭建成熟社交平台

《球球大作戰》注重遊戲内社交的思路不是跟風和異想天開,而是服務于遊戲運營目标的。

從産品的本質來說,不同于MOBA、FPS等相對硬核的遊戲,《球球大作戰》帶給玩家的是休閑與電競結合的新體驗,偏輕度的玩法幫助《球球大作戰》更快地吃透和吸引更大衆化的玩家,迅速積累用戶基礎,這是《球球大作戰》遊戲本身取得成功的基礎保證。

“易上手、難精通”是對《球球大作戰》玩法最好的概括,在初期用戶大量進入的基礎之上,如何令這些輕度用戶快速轉化為深度用戶,并通過自傳播吸引更多的用戶進入遊戲,成為《球球大作戰》運營的長期目标。

在《球球大作戰》中結識朋友絕不是一件難事。無論是通過分享自己的二維碼以供朋友添加,還是尋找附近的人、感興趣的人,UI上閃亮的小人都在提醒着你3個字:“去社交”。基于《球球大作戰》本身的玩法,玩家通常樂于招徕自己的朋友加入遊戲或在遊戲裡認識新朋友,因此遊戲玩法和玩家的主動欲望相互促進,激勵出更大的火花,這成為《球球大作戰》能夠最終發展起強社交屬性的催化劑。

球球新賽季還有幾天結束(從線上互動到梅奔總決賽)3

和朋友一起玩遊戲有更大的樂趣

當然,在《球球大作戰》的遊戲世界内,社交關系不隻有“朋友”那麼簡單的一種。通過鼓勵普通玩家關注核心玩家是《球球大作戰》提升用戶黏性的核心手段。在這樣的“關注”與“被關注”關系之中,《球球大作戰》提供了諸如觀戰、送禮品等諸多提升玩家交互能力的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普通玩家因為對核心玩家的關注提升了水平,核心玩家因為受到普通玩家的追随與矚目而更為樂于産出優質的内容,優質的内容則同時吸引着更多的普通玩家關注、送禮,這樣良性的粉絲生态便逐漸建立了起來。

和微博、知乎等社交媒體一樣,如果這個社交完全是扁平化的,所有用戶看起來都差不多,那麼不管對身處其中的新人還是老人來說都缺乏足夠的吸引力,隻有讓核心用戶聚攏普通用戶,一起發光發熱,才能保證這個生态圈是有活躍的。《球球大作戰》遊戲中踐行的就是這樣的思路,由核心玩家聚攏普通玩家,通過強烈的互動和一定的差異化維持住遊戲社交圈的動力之源。

球球新賽季還有幾天結束(從線上互動到梅奔總決賽)4

大神玩家的資料頁面往往非常受歡迎

在産品細節方面,《球球大作戰》見縫插針地加入了許多鼓勵社交的元素。比如資料頁面的語音展示、照片牆的點贊功能,以及資料頁内的留言等等,這些小的交互行為可能并不顯眼,但是積少成多,它們都是制作團隊塑造遊戲社交系統時不可缺少的環節。

依靠完善的功能性、有聲有色的玩家個人資料頁面,《球球大作戰》确确實實在幾年之内成長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線上社交平台。

走向線下,弱關系向強關系的推演

當遊戲中的社交圈子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之後,面對全球4億用戶的巨大人群,即使處于放養狀态,也足以令這個圈子保持比較高的活躍度。當然,《球球大作戰》沒有滿足于此,在這款遊戲的運營者看來,建立一個成功的社交平台是這款遊戲的第一步,将線上弱關系轉化為線下強關系才是他們看重的發展思路和階段性目标。

《球球大作戰》中有一個特别的社交功能,也就是搜索“附近的人”,《球球大作戰》中的一個遊戲模式與這個功能具有相當強的關聯性,這就是“獵魔模式”。在這一玩法中,玩家可以尋找現實世界地圖中存在的“爪牙”,并與周邊好友、大神一同完成對它的擊殺,并獲取獎勵。這種偏向AR的玩法不僅把遊戲世界和現實世界連接在一起,還讓遊戲裡的玩家有了真正面對面的機會。

在最新8.0版本更新的“星際大獎賽”中,《球球大作戰》還通過高額懸賞調動了玩家在遊戲内的活躍度,吸引一些曾經暫别遊戲的球寶紛紛加入戰鬥。“星際大獎賽”提供的獎勵代币能夠被玩家用于兌換全新的頭飾、腰飾或是印痕等道具,進一步提升了玩家在線上社交行為中的成就感。

球球新賽季還有幾天結束(從線上互動到梅奔總決賽)5

全新玩法“星際大獎賽”

從2017年4月起,《球球大作戰》在全國各地的電競館或網吧内開展了“城市獵魔趴”活動。這個活動的名稱就是脫身于遊戲中的“獵魔模式”,它提供了一個機會讓遊戲與現實兩相呼應,球寶們在線下相聚,以年輕化的态度及共同的身份走近彼此。在許多地方,《球球大作戰》的玩家真切地由虛無缥缈的線上走到了線下,并相聚在一起。

除了線下落地活動外,必須提到的是,《球球大作戰》建立了完備的移動電競賽事體系,令線下對戰的玩家之間更具有凝聚力。自城市挑戰賽等中小型賽事做起,幾年間,《球球大作戰》的賽事發展腳步沒有停歇,線上公開賽、BPL、TTC、校園挑戰賽,直到2017年1月舉辦首屆《球球大作戰》全球總決賽。一年後,《球球大作戰》全球總決賽規模繼續擴大,總決賽進駐梅奔場館舉辦,這與其完備的賽事體系和繼續上升的影響力是密不可分的。

極具普及度的賽事體系如同絲線一般在城市、高校以及線上牽引着玩家,令玩家與玩家之間通過對抗這種偏硬核的電競交流方式更為密切地聯系在了一起。對于《球球大作戰》玩家而言,在城市、高校中可以看到落地活動,在線上到線下可以看到統一完備的賽事,也為玩家從線上到線下,甚至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提供了更多機會。

“出門大家都是球寶”,随着遊戲社交屬性的繼續發展,遊戲社交活動的更多舉辦,走出手機屏幕、走出“宅”的境界,更多投入到線下交流中去可能成為《球球大作戰》玩家之間社交的常态化。

《球球大作戰》全球總決賽決戰之日

這種從線上到線下交流的趨勢在今天的比賽地梅奔場館内尤為強烈。随着場上一次漂亮的較量,或是選手的登台亮相,一個小的戰鬥或是舞美細節都能調動起觀戰玩家熱烈的歡呼聲。這一定程度上是深度化社交帶來的内心認同感與歸屬感的體現,玩家與玩家之間紮紮實實地被《球球大作戰》這款産品及其賽事緊密聯接在了一起。

球球新賽季還有幾天結束(從線上互動到梅奔總決賽)6

現場華麗的舞美不輸于任何同類賽事

球球新賽季還有幾天結束(從線上互動到梅奔總決賽)7

激動人心的MVP時刻

球球新賽季還有幾天結束(從線上互動到梅奔總決賽)8

此次BGF決賽之夜的明星陣容也受到矚目,知名主持人李晨nic擔任現場主持,當紅說唱歌手姚中仁(MC Hotdog)、國内知名搖滾組合“後海大鲨魚”等也在今天的決賽上有精彩演出

“赢了一起狂,輸了一起扛。”這句電競名言不再僅僅适用于戰隊選手間的互相信任,《球球大作戰》通過社交化的努力将這句話延伸至了選手與玩家之間,以及玩家與玩家之間,使每位玩家都能成功參與到賽事中來,感同身受。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可以這樣說,在今天的梅奔場館中向“波拉哩勇者聖杯”發起沖鋒的絕非隻有6支世界頂尖戰隊,相反,萬千參與到BGF中的球寶們同樣充當了見證人的角色。這些歡呼與加油聲即為最好的佐證。

球球新賽季還有幾天結束(從線上互動到梅奔總決賽)9

火爆異常的現場氣氛,超大規模全息投影動畫以及全場觀衆所佩戴的LED手環組成了浩大的變色光陣

球球新賽季還有幾天結束(從線上互動到梅奔總決賽)10

素不相識的球寶們在這裡相見,未來也許就是遊戲中的朋友

結語:《球球大作戰》的移動電競新篇章

在今天的《球球大作戰》2017全球總決賽上,巨人網絡首次公布玩家規模突破4億。制作團隊公布的一組玩家數據也表明了這款遊戲運營當中的一些特别之處,比如《球球大作戰》中女玩家的比例接近四成,00後以45%的占比占據了球球的“半壁江山”。

強競技社交體系的搭建不僅在内容供給上為《球球大作戰》玩家提供了豐富的可選擇性,同時也使得玩家互相之間的凝聚力與對遊戲産品的黏着力得到了極大加強。官方通過對賽事的運營,也便于更好地鼓勵輕度用戶在競技中轉化為深度硬核用戶。

顯然,無論是從遊戲産品自身出發的線上社交搭建、提供和提倡多樣化關系選擇,還是線下活動、賽事的逐漸展開,都是緻力于為玩家創造更為優良的社交化體驗。這種正确的思路當然也會反哺遊戲本身,促進玩家和運營方一起繼續成長。

今天,萬千球寶相聚在梅奔賽場,這一天必然會拉開《球球大作戰》在移動電競領域的新篇章。

球球新賽季還有幾天結束(從線上互動到梅奔總決賽)11

期待《球球大作戰》移動電競的新篇章

歡迎在頭條關注觸樂,閱讀更多有趣的遊戲内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