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中國國家地理”
夏季出遊、畢業旅行
你準備去哪裡?
高溫高濕預
注意錯“梅”出行
梅雨的起因
每年6、7月份
東南季風帶來太平洋暖濕氣流
經過中國長江中下遊地區、
台灣地區、日本中南部以
及韓國南部等地
連綿多雨的梅雨季過後
天氣開始由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主導
正式進入炎熱的夏季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對我國天氣
尤其是夏季天氣影響十分重要
是造成我國
夏季旱澇變化的主要天氣系統之一
▼
圖自《中國國家地理》2010年09月
在它的控制區内,天氣一般晴朗
所以當它長期控制某一地區時
往往會造成該地區的長期高溫、幹旱
但當條件适當時
有時也會出現局地性的熱雷雨
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一個濕熱的大氣團
在它的周邊盡是相對較冷的空氣
冷暖氣團一相遇,往往會下雨
所以在副熱帶高壓的周邊地區盡是陰雨天氣
正常情況下
副熱帶高壓在從5月到8月這幾個月内
會在我國上空向北方“連跳”三次
我國的華南雨季、江淮的梅雨期、
華北雨季等都與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向北移動的過程有密切關系
這一雨帶在某一地區停留的時間長短
直接關系到該地區的旱澇
梅雨之“梅”
梅雨時節天氣陰沉
小雨不斷,大雨常來
由于正是我國江南梅子的黃熟期
故稱其為“梅雨”或“黃梅雨”
▼
圖自網絡
那堪怨别離 正是惜春歸 樂事孤心眼 攀枝驚晼晚 青梅結子時 茂綠滿繁枝 春光已作堂堂去 朝來一陣狂風雨 |
蔡伸︿宋﹀ 青梅 菩薩蠻·朝來一陳狂風雨 |
青梅與杏有什麼區别?
青梅
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
5-6月成熟,至完全成熟才呈黃色
味酸,核果近圓球形
核與果肉不分離
杏子
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至長江流域
在新疆伊犁一帶
野生成純林或與新疆野蘋果林混生
6月-7月成熟
味酸甜,國核扁圓形
核與果肉分離(容易掰開)
青梅 | 杏子
梅雨也是黴雨
梅雨季裡空氣濕度大、氣溫高
生活器具等容易發黴
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稱為“黴雨”
▼
攝影 | 雲夢醬十五
輕妝了,袅涼花绛縷,香滿鸾鏡 襯碧霧籠绡垂蕙領 暗憶蘭湯初洗玉 簟枕夢回,苔色槐陰清潤 正小亭、曲沼幽深 虹雨黴風,翠萦蘋渚,錦翻葵徑 |
周密︿宋﹀ 黴雨 大聖樂·次施中山蒲節韻 |
梅雨季節衣物潮濕的時候
人們要通過用爐火烘幹的方式
保持衣物幹燥
▼
圖自123rf
拟泛九江船 憑闌久,黃蘆苦竹 小橋外、新綠濺濺 人靜烏鸢自樂 地卑山近,衣潤費爐煙 午陰嘉樹清圓 風老莺雛,雨肥梅子 |
周邦彥︿宋﹀ 爐煙 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
所謂粉牆黛瓦
是中國傳統的民居中
粉刷白色的牆和青色的瓦
比較有代表性的建築如徽派建築
多雨的氣候、潮濕的空氣
在白牆上留下斑駁的筆觸
▼
攝影 | 初夏慕溪
芳心暗訴 教且住 相送襪塵微步 洛妃偶值無人見 一條天色催暮 粉牆青虯檐百尺 |
朱彜尊︿清﹀ 粉牆 摸魚兒·粉牆青虯檐百尺 |
黴幹菜
是中國南方最傳統的烹饪原料之一
此等美味得益于溫暖濕潤的氣候
黴幹菜也叫梅幹菜
名字的來源
一說因在南方梅雨季節制作而得名
另一說是因多雨而發黴
▼
圖自網絡
那堪怨别離 以解思鄉之情 更要想方設法捎一點去 有遊子在外的 戶戶常備,通年不斷 紹興農民幾乎家家自制 最負名聲的是紹興黴幹菜 在浙江 |
黴幹菜 |
黴豆腐,也稱毛豆腐
經人工發酵而成
因表面長有白色絨毛而得名
▼
圖自網絡
記得日常總有黴幹菜燒肉、黴千張、黴豆之類 變成徹底的紹興味了 從母親的半廣東半紹興的菜式 我們的夥食 自從叔叔 ︵周建人︶搬來後 ︽魯迅與我七十年︾裡說: 周海嬰在 我國南方多地皆有食用 |
黴豆腐 |
中國人對待梅雨的态度
或憂愁,或浪漫
亦能将其轉變為文學作品
或盤中珍馐
梅雨,豈不美哉?
話題
梅雨季,你的心情還好嗎?
夏天準備去哪裡玩耍?
到留言區聊一聊吧
- END -
撰文 · 編輯 | SALTY
别錯過
6月去哪玩?
綠了世界|中國式禁煙
蘋果有個錯誤,至今未改
996不值得,江南水鄉值得
朋友圈流行的脫發,還有救嗎?
長按識别二維碼關注
(dili36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