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幹更會說,打造你的核心競争力。
我在剽悍一隻貓的社群做運營官,每期都會選出有限的幾個人獎勵卓越運營勳章,除了是一份難得的榮譽,更是直接有1000塊錢的獎金。
辛辛苦苦幹了一期運營,誰不想有點收入呢?
然後偶爾就會聽到有人酸溜溜地說:這是會幹的不如會寫的。
其實網上也總是會看到有人抱怨,說自己埋頭幹了一年,結果不如别人一場漂亮的彙報來得效果好。
倒是被人稱贊踏實能幹了,但是升職加薪都跟自己沒關系。
這事吧,其實不怪領導。尤其是略有規模的公司或單位,除了各種反饋,領導對我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看我們的業績和彙報。
如果業績差不多,是不是會更中意彙報更好的那個呢?
所以,我們與其抱怨,不如想想自己哪裡還能提高。
兩個人工作能力差不多,但是另一個人表達能力更強,本身就是綜合能力高出一籌的标志。
據說當年楊利偉入選【中國航空第一人】時,同期還有兩名跟他身體素質差不多的航天員。但是考慮到第一個飛天的人,以後肯定要面臨很多的采訪和講話,所以最後綜合評定,選了表達能力更強的楊利偉。
如果我們工作能力沒有明顯的高出斷崖的水平,還是要重視工作彙報。
畢竟,領導不是無所不知,彙報是我們展現自己讓領導看見的重要渠道。我們要幹得好,更要寫得好、說的好。
一、用用戶思維交付重點和亮點
工作總結或者彙報大概有個固定的格式,即:
開頭扣帽子---說一下是關于什麼的彙報,是整體工作,還是階段性工作,還是某專項工作。
接下來用3-6段,總結工作中的内容,如果是部門或單位的年度總結之類的大總結,可以每條裡面再細分。
結尾簡單說下一步的計劃。
顯而易見,中間部分是主體部分。但是别慌着動筆,在開始之前,請務必先問自己四個問題:
⛳️單位(領導)最關心的事情是什麼?
⛳️單位(領導)最想看到的内容是什麼?
⛳️你最突出的成績是什麼?
⛳️你具體做了哪些跟别人不一樣的動作。
如果大家分析下這四個問題,你就會發現,前兩個問題代表着“用戶思維”。就是我們要交付的對象,他們想看到什麼,他們最關心的是哪方面工作,想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那,前兩個問題代表我們努力的方向,後面兩個問題就代表着我們做到了多少。
對自己做到的成績,尤其是亮點工作要突出展現:
1、條目式列舉。
2、前置,把領導關心的自己做的最好的部分放在報告的前面幾條裡。
3、用數字和其他人反饋證實,别光說我做得很好,要具體展現出來怎麼好。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如果是寫個人總結或者彙報,一定注意不要太直接誇自己做得好,要說領導帶領的好,然後把自己做的具體動作有理有據且清晰的表達出來就可以了。
二、抓大不放小,窮盡動作
在找出自己的亮點動作之後,我們也要挖空自己,把與彙報主題有關的内容都寫上。
但是注意不要東一耙西一耙的按時間順序寫流水賬。
我們要按照數學裡“合并同類項”的思維去歸納每點内容。
比如你4月份下鄉調查民意民情了,5月份去走訪群衆了。--這都可以歸納為深入群衆。
比如你這個月學習了,下個月也學習了,盡管學習内容不一樣,但是都叫加強學習。
一定窮盡自己做過的跟你彙報主題相關的内容,然後該合并合并,該歸納歸納。
主體部分的思路就是窮盡 合理歸納。⛳️
在每部分内容定好之後,記得打磨下小标題,要與内容契合,格式對仗最好,不對仗也沒關系,以跟内容契合為第一要務。
三、留存和積累意識
自己平時工作要留痕,一些重點數據和資料都整理歸檔,這樣用的時候直接拿來用就可以了。
對自己負責事項心中有數,也是領導評估能力的重要一環。臨時抱佛腳很可能會有所遺漏,想不了那麼全面。
這也是工作彙報跟我們平時在網上寫文章最大的區别。工作彙報不管是素材還是内容都要真實,且是自己經曆的相關的内容,平時的積累就尤為重要。
而我們平時在網上寫文,素材積累可以通過各種渠道進行搜索整理,就顯得沒那麼重要。
總之,各種不同的場景适合不同的寫作模式,一定要在合适的時間合适的地點做合适的事情。
工作彙報你會寫了麼?
如果有任何困惑,歡迎評論區跟我交流。
搜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