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家企業持續增長的必由之路。這句話,在同質化嚴重、競争異常激烈的食品飲料行業,同樣适用。那些持續創新的食品飲料企業,能夠跨越行業周期,保持持續、穩健的增長;與之相反,那些沒有持續創新的食品飲料企業,則在紅極一時之後,很快走向衰落。
最近幾年,在國内的食品飲料行業,保持持續穩健增長的達利食品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這家有“中國雀巢”之稱的食品飲料企業,持續打造了達利園、可比克、好吃點、和其正、樂虎、豆本豆、美焙辰等諸多知名領軍品牌。與此同時,達利食品的業績多年持續穩健增長。
如果追問達利食品穩健發展的原因,答案或許非創新二字莫屬。恰是以創新為驅動力,達利食品才實現了企業的持續發展。那麼,達利食品的創新法則是怎樣的呢?
跨界創新,專注大流量品類
在中國市場,鮮有哪家企業像達利食品一樣,在幾大品類創建了知名的領軍品牌。達利園、可比克、好吃點、和其正、樂虎、豆本豆、美焙辰……這些知名領軍品牌,分别處于糕點、薯類膨化食品、餅幹、涼茶、功能飲料、豆奶等不同的品類。這也意味着達利食品的創新是以品類作為基點的。
那麼,達利食品介入的這些品類,具備什麼樣的特點呢?歸結起來可以說,均是擁有大流量的品類。消費者在購買産品的時候,首先是從品類入手的,其次才是從品類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品牌。顯然,達利食品在創新的過程中,對此是有認知的。
大流量品類,也即是那些擁有更大消費者基礎或者擁有更多潛在消費者的品類。在爆品叠代非常快、産品同質化程度非常高的食品飲料行業,選擇進入這樣的大流量品類,無疑意味着創新的勝算幾率更大。從這個角度,也可以初步解釋為何達利食品每推一個品牌就必然成功。因為達利跨越品類持續創新,專注于這樣的大流量品類。
以達利最近兩年切入的豆奶行業為例,達利食品的基于大流量品類的創新思路可見一斑。大豆素有“植物蛋白之王”的美譽。其中,大豆蛋白含有人體本身不能合成的8種“必需氨基酸”,是少有的植物性完全蛋白質,也是唯一一種符合《FAO/WHO/UNU1985》關于2-5歲兒童“必需氨基酸”國際标準要求的優質蛋白。
近兩年,随着人們對于營養和健康要求的提高,豆奶行業迎來風口期。根據歐睿國際統計,從2011年到2017年,我國豆奶銷售額從50.8億元提升至9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10%。此外,歐睿國際預測,到2020年我國豆奶銷售有望突破百億元。考慮到我國人均豆奶消費量還處于較低水平,有機構預測,未來我國豆奶行業的市場規模将超過千億元。
豆奶顯然是一個擁有更多潛在消費者的大流量品類。基于這樣的市場洞察,達利食品推出了純豆奶品牌豆本豆。據第三方機構透露,2018年,豆本豆的年銷售額已經達到20億元左右。在近一年多的時間内,豆本豆不僅成為達利飲料闆塊的重要戰略品牌,同時,也成為了豆奶細分市場的龍頭品牌。豆本豆的成功,顯然與達利基于大流量品類的創新模式相關。
研發體系化,保證産品的競争力
“留住一個人的心,就要留住一個人的胃”,對于食品飲料企業來說,要讓消費者對于産品具有足夠的忠誠度,離不開優秀的産品研發能力。在食品飲料行業跨界多個品類,推出過多個知名品牌的達利,具備極強的産品研發能力。
在達利食品推出的産品中,達利園小面包、蛋黃派,一直在中國糕點市場占據舉足輕重的市場份額。一經推出就風靡全國的好吃點餅幹,不僅成功打破了國際品牌在高端餅幹市場的壟斷,更是與達利園小面包等成為消費者心中長盛不衰的必選休閑糕點品牌。和其正作為國内知名的涼茶品牌,與其他競品不同的是,采取草本植物在線熬制萃取工藝,保留了傳統涼茶原汁原味的醇厚口感,最終成為品類前三的涼茶品牌。
在功能飲料市場,樂虎一直是民族品牌中的佼佼者。除了頗酷的外觀設計外,樂虎的産品力也不容小觑。2013年,樂虎剛推出之時,便是市場上屈指可數的獲得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的保健食品,也就是擁有俗稱的“藍帽子”認證。随着功能飲料市場的迅速擴容、市場上的品牌越來越多,在競争中,樂虎的品牌和品質優勢更加凸顯。
今年,樂虎通過品牌升級,将更加注重“專業功能飲料”的品牌傳播,“喝樂虎,提升抗疲勞”這句品牌語,更是直接把樂虎的産品力表現的淋漓盡緻。
2017年推出的豆本豆,通過破壁提純技術,把每100ml蛋白質的含量提高到4.0g,比2.0g的國家标準足足高了一倍。2018年10月,達利切入短保面包領域。達利的美焙辰品牌在面向市場伊始,便推出5大系列33種規格的産品。
持續涉足各大品類,推出不同品牌,意味着達利食品具備極強的産品研發能力,也即是持續的産品創新能力。實際上,恰是依靠這樣的創新能力,達利園、可比克、好吃點、和其正、樂虎、豆本豆等均成為了各自細分品類的領軍者。
企業價值鍊的持續重構與創新
一個企業的成功是消費态勢、行業趨勢、競争環境、企業自身能力等多種綜合因素的結果。為此,跳出産品層面,基于整個企業價值鍊建立高于一般競争對手的“護城河”就顯得非常重要。
基于對食品、飲料行業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多年來,達利對于企業價值鍊上重點環節進行了持續的深耕和布局,這保證了企業的持續發展能力。
在達利的企業價值鍊上,首先是生産端的全國性布局。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達利在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建立了21家子公司,36個食品、飲料生産基地,1個馬鈴薯全粉生産基地,1家包裝彩印公司。這樣的全國布局,保證了達利的工廠離全國各區域的核心市場非常近,這不僅有利于渠道的拓展,更節約了産品的上市時間和相關的物流成本。
食品行業曆來都有“渠道為王”的說法,在完成産能布局之後,達利在價值鍊的另一重要環節——渠道方面,進行了精耕,構建了以子公司為基點、分片劃區的立體流通渠道。目前,随着達利切入越來越多的品類,其渠道布局也不斷進行優化。比如,在豆本豆這個品類上,達利在2018年就引入了大批具備産業經驗的經銷商,并聯手和其正一起開辟餐飲渠道。
在商業競争中,某一個點很容易被模仿,但是基于行業規律洞察做出的企業價值鍊的重構與創新,卻很難被競争對手模仿。在這一點上,達利顯然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2019年,恰好是達利成立30周年。這三十年來,達利食品保持了持續穩健的發展态勢。從持續跨界切入大流量的産品品類,到與市場趨勢匹配的研發創新能力,再到企業價值鍊的重構與創新,達利食品的持續發展顯然與這種持續的創新能力分不開。恰是這種創新能力,也為企業構築了一條最深的“護城河”。
來源:消費日報網綜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