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弘揚傳統文化繼承創新精神

弘揚傳統文化繼承創新精神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7-31 09:13:11

弘揚傳統文化繼承創新精神(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1

中秋拜月,最早見于《禮記》,“天子春朝日、秋夕月”, 所謂“夕月”,就是祭月亮。當然,我們無從得知,上古先民們祭祀月亮,是否就在八月十五這一天;但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到唐朝的時候,八月十五中秋日,已經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日。除了漢族,很多少數民族在過中秋節時也有自己的獨特習俗,比如:蒙古族有騎着駿馬追月習俗;西藏一些地區的藏族同胞歡度中秋的習俗是“尋月”;雲南的一些居住在熱帶雨林中的少數民族,則有月下唱歌跳舞的“跳月”習俗。

中秋節的文化習俗還影響了東亞南亞不少國家。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受當地華人的影響,也流行中秋賞月、舞獅、吃月餅。可見中秋節這樣的傳統節日在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發揮着溝通情感、凝聚精神、傳播文化的作用。我們要重視發揮傳統節日潛藏的軟實力,不斷對接時代要求、體現時代精神,在傳承和創新中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要充分發掘傳統節日和美向善的内在屬性,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諧團圓是幾乎所有傳統節日的共同價值追求,而這種價值追求,是沉浸在千百年來中國人心底的美好願望,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方面。比如中秋佳節,主題是拜月,“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圓月也代表了人間團圓美滿的祝願。這裡濃濃的親情、醇醇的鄉情,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萬物和諧的世界觀和認識論。傳統節日對文化傳承和社會凝聚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弘揚節日文化越來越成為全社會共識。最近一些年,各地文化部門越來越重視以傳統節日為載體開展專題宣傳活動。比如中央文明辦部署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深入每個節日傳說的起源地、流傳地和具有特色節日習俗的鄉村地區,挖掘、講述、展示、保護和傳承節日習俗。新聞媒體也越來越注重對傳統節日文化的宣傳,比如今年中秋節還未到,各大媒體、各網絡平台就開始多角度策劃節日文化話題,以賞燈賞月、拜月祈福、文藝表演、詩詞吟誦、猜燈謎等傳統節日活動為主要内容,追遠古、品鄉愁,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與洗禮。這對我們深化認識傳統節日蘊含的優秀價值觀念,不斷發揮其在激發最廣大人民群衆之間的情感共鳴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根據時代精神不斷豐富傳統節日文化的内涵,推動節日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統節日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載體,在被繼承、被發揚的同時,也要根據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不斷豐富其新的内涵,賦予其新的精神,體現其新的風尚。文化是随着時代不斷傳承不斷發展的,而不是僵化的、固守的、一成不變的。傳統節日包含的各種風俗、禮節、規範、講究,甚至是節日符号、用品、飲食等幾乎所有的元素,在不同的時代都有不同的流行風格。唐代的繁華到了宋代就變得簡約質樸,到了明清兩代則變得平易世俗。20世紀以來,現代元素、世界風範結合進來,傳統節日的表現形式又有了新的特點。自2008年1月1日起,我國将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三個傳統節日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這就為大家過好傳統節日提供了更加多元、更為自由的選擇。旅遊、參觀、購物、休閑,各種契合當代社會的表現方式、傳播方式,正在讓傳統節日融入百姓生活,越來越展現出生機與活力。在價值觀念創新上,清明節由紀念遠逝的親人到緬懷革命英烈,端午節由紀念投江的屈原到發揚其忠于祖國的精神,中秋節由思鄉望月到企盼國泰民安。時代賦予傳統節日的家國情懷,成為傳統節日不可或缺的新内涵。我們要根據時代特點和社會發展要求,建設與社會發展相适應、彰顯鮮明時代特征的節日文化體系,不斷拓展節日文化的新格局、新境界。

要重視發揮節日文化在國際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中的特殊作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改革開放以來,随着中國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也在不斷增強。傳統節日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實現全球華人的文化認同上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最具典型性、最有海外影響力的春節,在海外的華僑華人、留學生雖然旅居異國,但依然舉辦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慶祝春節。國内一些地方,也會在傳統節日期間開展主題對外交流,比如北京大學舉行“慶元宵”活動,吸引了諸多外國留學生和外國專家積極參與,他們和中國學生一起,滾元宵、做花燈、猜燈謎、穿漢服,在視、聽、感、悟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元宵佳節團圓歡樂的氛圍,切身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蘊。推動傳統節日文化走出去要注意國際化,要采取必要的新手段新方式進行傳播推介,讓外國友人特别是青年人喜歡、參與,進而實現認同。古語雲“道不遠人”,傳統節日在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必須想辦法融入當地、融入尋常百姓家,其蘊含的價值精神才能立足當地并且不斷生根發芽,中華文化走出去也才能走得從容、走得穩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們要積極推動傳統節日文化發展創新,在凝聚中華兒女畫出同心圓的同時,讓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


作者:老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