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海南苗族三月三傳說概括

海南苗族三月三傳說概括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4 20:06:11

  導語:三月三并不是一個單一的節日,而是多個民族共同的節日,尤其是在西南地區,很多的少數民族都有慶祝三月三的傳統,其中壯族、苗族、黎族的三月三都很隆重,那麼苗族三月三是什麼節?下面就來看看三月三苗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的詳細介紹。

  海南苗族三月三傳說概括(海南苗族三月三)(1)

  三月三苗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苗族三月三是什麼節

  苗族三月三

  苗族三月三,又被稱為“挑蔥節”,是從苗族古老的男女青年戀愛節日演化而來。

  據傳每到三月三這天,男男女女以挖野蔥為名彙集在一起在山坡上相親相愛,邊挖野蔥邊說話邊唱苗歌,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這一天苗族姑娘都會穿着盛裝,來到一個固定的地方展示她們的美麗。小夥子們也等着這一天,他們有機會認識很多姑娘,和她們對歌,如果相互喜歡的話,馬上就可以拉回家去。所以歌會散了之後就可以看到很多男男女女拉拉扯扯的。

  相傳在古時,在湘西泸溪、古丈、吉首苗寨邊界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裡的土地黝黑而肥沃,森林邊的苗族為争奪這塊土地長期血流不止。直到一天各地頭領談判後,達成協議,不再自相殘殺,并且在每年三月三日在梁家潭苗寨台地上舉行,以此慶祝苗族的大團結。

  三月三日這天,苗族姑娘都換上節日盛裝,年輕的小夥子則口銜木葉成群結隊地來到歌場,慶祝春耕播種的同時,大家還在人群中尋找心上人。當有苗族小夥邀請姑娘對歌時,姑娘如果沒有接歌,男士則要主動退出,另找别的姑娘,如果姑娘接了歌,則說明姑娘對小夥也情投意合,兩人則可以繼續對唱情歌。

  三月三 苗寨

  因此也有人稱為之苗族情人節。

  關于這個苗族節日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苗族老鼻子苗寨土官的女兒阿達諾愛上了夯沙的苗家放牛郎岩諾。土官非常氣憤,認為:“鳳凰鳥怎會與釘釘雀共窩?”于是把阿達諾鎖在吊腳樓裡,不讓她出門,岩諾的老人也勸岩諾說:“金銀花與地巴菜同不了一個心。”但岩諾每天趕牛回家時,都到老鼻子寨看阿達諾。每當此時,阿達諾就用歌聲表達自己的心情:“翠鳥關在竹籠籠裡,挂牽山上花蓬蓬哩,鳥盼花,花盼鳥,清明踩青才相逢哩。”姑娘在清明節踩青,求山神保佑,父母是不管的。岩諾明白了阿達諾的心思,忙回唱道:“扯下樹的藤子卷在地哩,藤也枯葉也枯好孤凄哩,盼清明,盼清明,發春雨哩,纏上樹兒再莫離哩。”兩人都盼着清明早點到來,這樣他們才會再見面。這一天終于到了,一大早,兩人各自走出家門,正好在葫蔥茂密的翁排坡上相遇。他倆忠貞的愛情感動了葫蔥仙姑,促成了他們的美好姻緣。此事被人們傳為佳話。從此,每年清明節,苗族女青年便穿上節日盛裝,帶上蒸好的“清明粑粑”,手拿挑蔥刀,來到翁排坡與手拿沙刀的小夥子相聚。他們盡情地對唱,在對歌中尋找意中人,玩的十分開心。

  海南苗族三月三

  三月三是海南島黎族、苗族的傳統佳節。這一天(農曆三月初三)可說是家家喜慶、戶戶歡歌。在五指山區,無論走到哪裡,哪裡都有載歌載舞的動人場面,有家庭式的、集會式的,也有村寨之間聯誼或對壘的,場面一個比一個熱鬧,活動内容一幕比一幕迷人、醉人。

  海南苗族三月三傳說概括(海南苗族三月三)(2)

  三月三

  三月三美食

  每年三月三日,苗族同胞與黎家人一樣,盛裝歡慶節日。各家還制作五色飯,(也是海南苗族的特色美食),以紀念苗族先民五姓人家。五色飯是苗族人将山蘭稻米,分别用桑等植物葉浸染成黑,紅、綠、黃四色米,與白色米共煮,混合制成特香佳肴。苗族婦女的臘染技藝水平很高,能染出有各種精美圖案和花鳥的衣裙、手帕和巾帽,因而苗族婦女的頭飾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苗家的三月三與黎族的三月三既相似又不盡相同。黎族以對歌傳情為主。苗族以歌功頌德為中心,它叫團圓節。

  苗家過三月三,晚餐是先吃飯後喝酒。而且吃的是五色團圓飯。過去,苗家蔣、李、鄧、盤、趙五姓,為了抗拒和防禦災害,三月初三黃道吉日結拜金蘭,發誓天南地北,走到哪裡都是患難與共一家人。以紅、黃、藍、黑、白五色分别代表五姓兄弟。這天吃五色飯是為紀念先祖手足深情,象征着苗族人民目标一緻,永遠團結向前(也有些地方說是七兄弟,包含陳、馬兩姓,這天是吃七色飯)。

  

  苗家三月三,不僅吃五色飯,而且餐桌上的山珍海味十分豐盛。三月三前夕,準備工作比過春節還繁忙、緊張,男人要下河抓魚、摸蝦,上山狩貓,捉禽打獸,女人要趕緊采青,舂米,将采回來的楓樹嫩葉、辣椒葉、必機草、黃姜塊,分别加工泡制成紅、黃、藍、黑色的乳汁。三月初三那天,将這些有色的乳汁分别放在鍋裡加濕,抖米染色,白米為原白色,按不同色彩分别裝入蒸籠裡猛火蒸熟。上桌時,每碗都必同盛五色飯,看上去碗碗五色,象映山紅葉蕾,似蓮包綻豔,多姿多彩,香醉撲鼻。為了紀念先祖患難情,三月三祭禮不忘。什麼都要五色,缺一則不孝、不尊。如人頭上戴的錦汁五彩缤紛,腰間紮的是五條彩帶,粉槍隊、弩手隊也是五人組成。桌上不僅是五色飯,連山珍也是五種,海味也有五類,炒的、炸的、炖的、湯的、白切的,足足五色俱全。象征性的吃飯過後酒來了,從此三月三團圓飯進入高潮。

  三月三

  貴州苗族三月三

  苗族摔跤節是貴州省惠水縣九龍一帶苗族的傳統節日。苗族人每年農曆三月三日和六月六日舉行兩次。

  關于這個苗族節日有個古老的傳說。傳說古時候,九龍馬門寨有一名苗族青年叫楊首輩,在官家的武舉應試擂台上摔倒官将黑煞神。為此不但榜上無名,反而被毒打人獄。楊首輩出獄後召集苗族人們與官家作對,并活捉黑煞神。官府要求釋放黑煞神,楊提出“官家沒考場,苗家耍花場”作為條件,官府無奈隻好答應。人們跳舞唱歌慶祝勝利,并舉行摔跤比賽,那天正好是農曆三月初三,故沿習成此節。

  海南苗族三月三傳說概括(海南苗族三月三)(4)

  節日這一天,周圍的布依族、漢族群衆也前來參加。人數最多時達三四萬。遠路來的客人,要先喝一碗主人按禮儀款待的“進門酒”,才能進屋。節日除摔跤之外還有蘆笙舞、把棒舞、吹喚呐、吹大号、對歌、鬥鳥等活動。摔跤在太陽西斜時開始舉行。一對對摔跤手抓住對方腰帶,待評判員發出号令,雙方便可拼搏。一以先倒地為輸,一般要連赢兩次才算勝。能摔倒所有對手者被榮稱“蓋場”,成為本屆苗族摔跤王。

  海南苗族三月三傳說概括(海南苗族三月三)(5)

  參閱資料: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