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作為最古老的風俗,在中國有着數千年的曆史,它來源于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是遠古時期巫術和圖騰崇拜的産物,是古時候人們用來祭祀拜神進行的宗教活動。社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能驅邪避難。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泰民安,萬事如意。
山西民間社火是中國傳統大年,也就是農曆春節期間的民間自演自娛活動,其由來已久、源自上古時期人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社,即 土地神;火為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由此民間産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其表現形式也是豐富多彩,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類:
背棍、鐵棍大約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間,那時每逢大旱之年,徐溝的民衆就要上廟求神乞雨,偶爾得雨便擡神遊行,以表謝意,擡神時必須擡上一男一女兩個小孩,意為侍神的童男童女,當時人們稱這種活動為“擡閣”。這是背棍、鐵棍的前身。嘉靖三十九年,徐溝旱情嚴重,群衆依舊俗乞雨,并許願得雨後隆重謝神三天。原來的童男女由一名赤腳大漢肩扛行走,以示虔誠,謂之“走閣”。這就是最早的鐵棍。背棍、鐵棍的造型主要以在民衆間廣泛流傳、影響深遠的戲曲目為表現素材,通過典型道具的運用和藝術布局的展示,成功地揭示了戲劇的主題思想,無怪乎被人們稱為“無言的戲劇”。在表演形式和藝術效果上,背棍、鐵棍又有“空中舞蹈“的美稱。背鐵棍的表演中還融合了一些雜技藝術,使單調的造型顯得活潑而驚險。
旱船是普遍流行的一種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間舞蹈形式。據說旱船是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傳說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後,人民争相劃着小船去打撈他的屍體,為了紀念他,每逢端午節,人們将小船紮上龍頭龍尾在江上競舟,叫做“劃龍舟”,這種活動在陸地上表演出來就是旱船。旱船由一名艄公劃槳引船在前面帶路,做出各種各樣的劃船動作,表演起錨、解纜、泊船于水面,船隻魚貫而行或繞圈或穿花或并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快速走碎步,這樣能使船保持平穩的狀态前進,頗為形象地表演出水面行船的情景。
秧歌是起源于宋代民間的一種街頭歌舞娛樂活動,明代以後更為興盛。秧歌分跑場秧歌和踩場秧歌兩種。它最初是人們在田間插秧時所進行的一種歌唱活動,後來發展成為農閑或年節時舉行的一種遊藝活動,其内容和形式都很簡單,由男演員演唱,載歌載舞,伴有簡單的鑼鼓。秧歌隊伍一般由二十至三十人組成,演員着古裝,扮有生、旦、淨、醜等角色,手持钗鑼,腰挂腰鼓,邊打邊唱,載歌載舞。唱詞多系祈禱平安、恭喜發财之類,表演多有規定步伐。現在春節期間,甚至平時大街小巷中都可以看到濃妝豔抹各種扮相的男女,扭動腰身、揮舞彩綢,表演這種動作簡單而風格活潑的舞蹈。
高跷是明清時期興起的一種社火活動。表演時,演員雙腳踩木跷作舞,跷腿高低不一,高則一丈多,低則一尺多,一般為四五尺。這種舞蹈形式動作優美,便于群衆觀看,是民從喜聞樂見的活動。現在,高跷活動在人物裝扮及表演藝術上均有很大發展。人物裝扮不僅局限于傳統的戲劇角色,而且越來越體現出現代生活氣息和時代色彩。表演技藝上也越來越别出心裁,出奇制勝,是深受群衆歡迎的一種社火形式。
龍舞是全國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種民間社火活動,山西境内的龍舞在宋代較為普及,明清以後,龍舞在民間文藝活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表演時,前有一人手持紅繡球引路,指揮龍燈舞動,後面多人各舉一節木柄,合着歡快的鼓點,左右揮舞,滿場飛跑,使龍體在空中悠悠蠕動或翻覆騰挪,做出蛟龍蜿蜒、蛇蛻皮、左右翻騰、金龍盤柱、單龍滾珠、雙龍拜母、老少飛騰等多種動作,生動地表現了水中蛟龍、雲中飛龍的各種雄壯姿态,酣暢淋漓地抒發了民衆期盼風調雨順的心理。經過千百年勞動人民的不斷創新,龍舞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具有高度藝術技巧的民間舞蹈。
獅子舞是一種傳統的民間舞蹈。它盛起于唐代以後,明代以後,獅子舞的表演已極為普遍。獅子一般由兩人扮演,前者雙手握獅頭道具戴在頭上扮演獅頭,後者俯身,雙手扶前者腰,身披由布和麻裝飾成的獅皮,扮演獅身,二人合成一個大獅子。由一人頭戴面具身披假獅皮,扮成小獅子。在表演上,獅子舞可分為文獅和武獅兩種表演。舞獅象征着威武和祥瑞,寄托了民衆的美好願望,體現了人們尚武和求瑞的文化心理,所以,這種舞蹈盛傳不衰。
山西民間社火以悠久的曆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内涵,聲勢浩大的場面,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成為春節期間傳統民俗活動的亮點。改革開放給民間社火藝術帶來了民間社火新的生機,社火藝術得到發揚光大,成為群衆喜聞樂見的傳統文化活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