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作為緊急疏散通道,其受力狀況特别,在地震時的受力情況更加複雜。樓梯是整幢房屋的薄弱環節,容易造成破壞和破損,在樓梯結構施工時,要考慮到樓梯是具有斜撐的受力狀态,對結構的剛度有較明顯的影響作用。結構設計對樓梯的斜撐構件梯段闆的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伸長率的規定,都有較嚴格的要求,其目的就是保證樓梯結構構件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
1. 樓梯施工
(1)樓梯的梁、上下梯段、休息平台标高的确定,分級高度、寬度的确認,結構樓梯的标高,要分别在樓梯的梁、柱、闆的頂面位置處注寫。結構樓層标高指将建築圖中的各層地面的樓層标高值,是扣除建築面層及做法厚度後的值,要梳理清楚樓梯的結構施工設計圖上所注寫的标高,要理清與建築裝修的面層厚度,包括平面和側立面、正立面做法厚度的關系。
(2)要注重樓梯所使用混凝土強度等級和鋼筋級别、規格、直徑,抗震等級,構件所處的環境類别,以确定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及最小搭接長度等施工要求。
(3)依據結構施工圖所确認的樓梯類型,選定樓梯構件的構造做法。樓梯的底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梁、牆的錨固長度不小于5d(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且要伸至梁、牆中線,對于底部縱向受力鋼筋伸至闆頂面時,需要滿足縱向受力鋼筋最小錨固長度,錨固長度是從闆底部折闆處位置算起。梯段闆的上部縱向受力鋼筋,在支座的錨固要求:當設計按鉸接時,平直段鋼筋要伸至支座對邊後再向下彎折,且平直段的長度應不小于0.35Lab,彎折段長度為15d;當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平直段鋼筋伸至端支座對邊後再向下彎折,且平直段的長度應不小于0.6Lab,彎折段長度為15d。
(4)梯闆踏步段的側邊,在一般情況下側邊構件隻須相挨但不相連。當梯闆踏步段與側邊牆體構件相連或嵌入時,不論外側牆身是混凝土結構還是砌體結構,均應另行說明。
(5)樓梯與結構樓層的梁或闆可繪制在樓梯平面圖中,也可在各層梁、闆配筋圖中繪制,樓層平台闆可與該層的現澆樓闆整體設計。樓梯的層間休息平台的梁、闆配筋在樓梯平面圖中繪制。
(6)樓梯闆的鋼筋混凝土最小保護層厚度、鋼筋搭接和錨固長度,除在結構施工圖中另有注明外,均要按設計指定圖集中構造詳圖中的有關構造規定執行。當休息平台和梯段闆設計為雙層雙向鋼筋網時,要根據樓梯闆的厚度和鋼筋混凝土最小厚度,扣除上下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正确計算高度、精心制作馬凳,馬凳的安裝間距要控制在不大于1m。
(7)當采用 HPB300光圓鋼筋時,除梯段闆上部縱筋的跨内端頭做90°直角彎鈎外,所有末端頭應做180°彎鈎。
(8)樓梯施工宜采用預拌混凝土,混凝土等級強度不宜低于C30,梯段闆是帶有坡度,所以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大于160mm,混凝土振搗要注重施工技巧。梯段正立面的踢腳模闆要達到一定強度後才能拆除,一般宜隔層拆除,以保證踏步混凝土棱角的完整性。
2.樓梯間的施工
樓梯間是樓梯構件的外圍結構,對樓梯的安全性有直接影響,樓梯間非承重牆體應采用與主體結構有可靠連接的措施,比如采取錨固等措施,避免地震時倒塌傷人或砸壞重要設備,施工時要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1)頂層樓梯間橫牆和外牆應沿牆高每隔500mm設26通長拉結筋;在7~9度地震設防時,其他各樓梯間的牆體應在休息平台或樓梯半層高處設置不小于60mm厚的鋼筋混凝土配筋或配筋磚,其砌築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7.5;配筋帶的縱向鋼筋不應小于210分布筋直徑6mm,間距250mm。
(2)樓梯間及門廳内牆陽角處的主梁支承長度不應小于500mm,樓梯間的梯梁截面高度不宜小于350mm,并與框架梁或圈梁相連接形成一個整體。
(3)裝配式樓梯段要與平台闆的梁有可靠連接,不應采用牆中懸挑或踏步豎肋插入牆體的梯段闆,不應采用無筋磚欄闆。
(4)突出屋頂的樓梯間、電梯間的框架柱或構造柱均應伸到頂部,并與框架梁或圈梁相連接。所有内外牆交接處應沿牆高每隔500mm設直徑26mm通長拉結筋。
(5)根據建築圖上或參照相關圖集的欄杆制作具體要求,預埋樓梯欄杆鐵件,以提高樓梯欄杆安裝的牢固度。
樓梯間的施工要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做好樓梯施工的各項細部環節,确保房屋結構的整體安全性。要注重鋼筋的成品保護和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控制。在樓梯側闆吊模時,嚴禁踩踏梯段闆鋼筋,如有踩踏必須及時修複。
大家要是需要各類建築資料的,可以去“土木智庫”公衆号,裡面有一個“免費資源”菜單,可供大家選擇,注意是公衆号,不是頭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