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歌曲《我愛你中國》的原唱者葉佩英老師不幸因腦溢血猝死離世。葉老師生前因丈夫住院治病,唯一女兒遠在美國,一人獨居,不慎摔倒在廁所,未能及時救治,不幸離世的。
葉老師不幸去世的遭遇令人唏噓,在最需要陪伴時卻一人孤單生活,生而有女卻不能随時相見。
如何供養年邁的父母?如何解決贍養與工作的矛盾?這是一個社會問題。
《論語》中有一句話: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年邁在世,盡量不要長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須告訴父母去哪裡,為什麼去,什麼時候回來。并安排好父母的供養。
春秋戰國時代屬于農業社會,與現代社會有很大的不同,這句話雖強調了孝道的重要性,也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但放在今天很難完全做到。如今由于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信息、交通高度發達等原因,人員之間的流通是非常普遍的現象。不過,養老問題自古至今都是一樣存在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是每個人都必須思考和面對的問題。可以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但“遊必有方”,要解決好父母的後顧之憂。
在身邊還有類似的例子。一些子女因僑居國外,或在大城市上班,其父母因種種原因不能或不願一起生活,平時主要靠電話聯系,雖吃穿不愁,但情感上卻非常孤獨,這其實并沒有完全達到孔子要求的“遊必有方”。而那些子女從事基層工作的,有的雖在外打工,但卻能經常回來。有的就在家鄉發展,與父母來往自然就很方便,遇到急事也能及時趕到加以處理。
子女相對成功者,很多人享受不了天倫之樂。子女過着普通生活的,卻能兒孫繞膝。這是一個令人尴尬的社會現狀。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大家如何看待這一現象?歡迎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