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電商為什麼要做預售

電商為什麼要做預售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07:04:40

電商為什麼要做預售?存在等待時間過長、先接單後制作、擔心熱銷後庫存不足等現象,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電商為什麼要做預售?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電商為什麼要做預售(理性看待電商預售)1

電商為什麼要做預售

存在等待時間過長、先接單後制作、擔心熱銷後庫存不足等現象

理性看待電商預售

□ 實習記者 賈潤梅

随着電商平台的預售商品越來越多,昔日的網購體驗由“即刻享受”變為“過季收貨”。電商預售存在等待時間過長、價格忽高忽低、實物與圖片不符和退貨難等問題,這些預售“陷阱”為何時常存在?近日,本報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采訪。

體驗感覺“五味雜陳”

點開淘寶,寫上預售時間的商品不在少數。當前,淘寶預售可分為全款預售、定時預售和高級預售。在非購物節的日常購買行為中,消費者所見最多的是全款預售。記者注意到,有的預售商品在商品詳情頁面有相關提示,有的則在消費者下單時提示“付款後10天内發貨”等内容。“為什麼都是預售?”北京東城區的劉女士不得已去實體店買了一件外套。

雖然下單前知道要等一段時間才能收到貨,但等待時間逐漸磨滅了消費者的熱情。“預售45天耗光了我所有的期待,最後都快忘了的時候,賣家發貨了。”網友“我不是韭菜”表示。

“商品質量不錯,店家靠譜的話,預售我是能接受的,但我不會選擇一個網紅爆款單品等太久。”網友“吹雪大官人”表示。

“9月中旬,我網購了一塊鏡子,商家打來兩個電話反複求證是否看到商品詳情頁寫的‘9月底發貨’,詢問客服後得知,有人下單時可能沒注意到預售提示,他們要主動告知消費者。”内蒙古的楊先生表示預售體驗比較愉快。

“陷阱”還是商家不得已

“有的商家在一些自媒體平台賺足流量獲得消費者跟風下單後,才開始生産商品,不然為什麼預售兩周都發不了貨?”南京的陳女士表示,由于等待時間太長,她基本不購買預售商品。

據了解,一些電商确實存在陳女士反映的先接單後制作行為。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新品上市前,電商通過預售獲得銷量數據能更好地指導生産,避免積壓存貨進而降低風險。 “我們一般都是接到訂單後,才開始制做衣服。”原從業者杭州郭女士說。

不過,預售也不全是商家的蓄意為之。有些商品突然在網上火了,成為熱銷款,商家的庫存有限,需要再次生産。與此同時,商家擔心庫存不足影響發貨時間從而被投訴,選擇“先聲奪人”告知消費者有可能需要等待。“有時發貨慢兩天,消費者就要投訴,我們隻好說10天内發貨。”阿裡巴巴一位生産秋冬大衣的店主如是說。

還有一些因貨源不穩定因素造成商品不得不預售的情況。“ 手工做鞋一般要提前很久備貨,因一些材料到貨慢,可能無法如期完成鞋的制作,就不能保證賣現貨,延遲發貨也是不得已。”一家經營了10年的手工制鞋店主說。

代購也存在預售商品的情況。熱衷法式穿搭的小趙經常通過代購來購買一些法國本土品牌的服飾,“代購的衣服在當地也是預售,我下單後她再去買,然後寄回國。”小趙說,一般法國當地預售需要一周時間,寄回國需要10天至15天不等。

預售也得7天無理由退換貨

“我買的一把預售椅子等了兩周時間收到貨,但發現椅子與桌子高度不匹配,不知道能不能退貨?”北京的姜女士說道。《網絡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明确規定,第三方交易平台不得采用“預售商品不适用7天無理由退換貨”規定。當前,多數電商平台中隻有定制類商品不支持7天無理由退換貨服務,其他常規商品都提供該項服務。

等待時長關乎消費者購物體驗,預售商品要确保消費者的知情權。“消費者下單預售商品前,要關注預售數量和時長 ,一般在商品詳情頁上有明确提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對未提前告知消費者的預售行為,消費者可向中國消費者協會投訴。”曹磊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預售并非始于電商平台。電商預售行為需辯證看待,業内人士認為:“與實體消費的預售一樣,電商也有生産和銷售兩個周期,銷售周期往往有資金回籠的不确定性,為減少下一輪生産壓力,選擇預售也是合理的。” 面對電商預售,消費者還需保持獨立思考和理性消費。

《中國質量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