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乘除是誰發明的?法國數學家許凱在1484年寫成的《算術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編寫符号,如用D表示加法,用M表示減法.這兩個符号最早出現在德國數學家維德曼寫的《商業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過,用“—”表示不足.到1514年,荷蘭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減法.1544年,德國數學家施蒂費爾在《整數算術》中正式用“+”和“—”表示加減,這兩個符号逐漸被公認為真正的算術符号,廣泛采用,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加減乘除是誰發明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法國數學家許凱在1484年寫成的《算術三篇》中,使用了一些編寫符号,如用D表示加法,用M表示減法.這兩個符号最早出現在德國數學家維德曼寫的《商業速算法》中,他用“+”表示超過,用“—”表示不足.到1514年,荷蘭的赫克首次用“+”表示加法,用“—”表示減法.1544年,德國數學家施蒂費爾在《整數算術》中正式用“+”和“—”表示加減,這兩個符号逐漸被公認為真正的算術符号,廣泛采用。
以符号“×”代表乘是英國數學家奧特雷德首創的.他于1631年出版的《數學之鑰》中引入這種記法.據說是由加法符号+變動而來,因為乘法運算是從相同數的連加運算發展而來的.後來,萊布尼茲認為“×”容易與“X”相混淆,建議用“·”表示乘号,這樣,“·”也得到了承認。
除法符号“÷”是英國的瓦裡斯最初使用的,後來在英國得到了推廣.除的本意是分,符号“÷”的中間的橫線把上、下兩部分分開,形象地表示了“分”。至此,四則運算符号齊備了,當時還遠未達到被各國普遍采用的程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