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坡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曆史治水名人。
蘇東坡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轼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後人李志敏評價:“蘇東坡是全才式的藝術巨匠。”
同時,蘇東坡的一生仕途坎坷,43歲時因“烏台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晚年又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因此,病逝前兩個月,遇赦北返途中在遊曆金山寺見到自己的畫像時創作了有蘇轼第二首“絕命詩”之稱的《自題金山畫像》詩:“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不過,你知道蘇東坡長什麼樣嗎?
先看幾個不同時期的畫像:
相傳為北宋李公麟作蘇轼畫像,李公麟是蘇東坡同時期摯友。他兩人親密交往長達二十餘年,因此,李公麟創作的《扶杖醉坐圖》于情于理都還原了蘇轼的真實面貌,該作品也被蘇轼以及蘇轼的學生黃庭堅評價為最像蘇轼本人的畫像。
元代趙孟頫《蘇東坡小像》。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代錢谷《東坡笠屐圖》
清代李鱓《東坡笠屐圖》
近代張大千《東坡居士笠屐圖》
有人說蘇東坡是個虎背熊腰,一臉橫肉、滿臉長胡須的大胖子;
還有人說蘇東坡身材颀長、仙風道骨、潇灑倜傥的風流才子。
《核舟記》中寫到:“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多髯”可看出蘇轼是絡腮胡須。馮夢龍的《三言兩拍》中有一個兄妹對詩的故事,幽默誇張。蘇小妹戲笑蘇東坡長下颏,說“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
那麼,蘇東坡到底長什麼樣?
實際上,關于東坡的長相,他本人和身邊的學生、友朋多有文字記載存世。東坡《傳神記》一文記載:“吾嘗于燈下顧自見頰影,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見者皆失笑,知其為吾也。”燈下的剪影、摹畫竟能使人一望可知,顯示出東坡的面部骨骼特征非常奇怪,也就是顴骨比較高,臉部略呈上寬下窄狀。關于這一點,遊走于蘇門的孔武仲《谒蘇子瞻因寄》詩中說:“華嚴長者貌古奇。”米芾《蘇東坡挽詩五首》也說:“方瞳正碧貌如圭。”三者的說法完全一緻。再者,東坡的眉毛不算濃密、乃至有些稀疏,眼睛也不是很大,證據之一是黃庭堅《東坡先生真贊》所說的“眉目雲開月靜”,之二是孔武仲上文中說的“紫瞳烨烨雙秀眉”。又宋人筆記記載,東坡嘗笑秦觀多髯,可知他本人的胡須并不茂密,絕非清人《核舟記》中所說的“大胡子”東坡—東坡不是“美髯公”。再如,後人描繪的東坡體形偏胖,甚至有些大腹便便的樣子,這基本也是錯誤的,東坡生平體态“發福”的時候并不常見。證據還是米芾《蘇東坡挽詩五首》所說的“玉立如山老健身”—東坡體形修長勻稱,“大肚子”東坡基本不存在。這些特征與趙孟頫的東坡像相比,完全可以推斷,它并不可靠,有可能是在沒有任何參照的情況下,憑着元人的習慣認識和自己的想象創作出來的。同樣,今日中國畫界常見的那些“大胡子”東坡、“大肚子”東坡也都不符合史實。
還有人認為南宋馬遠《西園雅集圖》(下圖)中東坡形象最為接近事實。無論是“美髯”,還是身形的富态,在很大程度上是文人借以自我表現的載體,是自我形象的拓展與完善。
南宋馬遠《西園雅集圖》中的蘇轼。馬遠的《西園雅集圖》現藏于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畫作題簽為“春遊賦詩圖”,習慣稱為《西園雅集圖》。此作一般歸于馬遠名下,或者認為是馬遠畫坊中的集體創作。縱有持疑者,也都承認此作應為南宋馬遠、夏圭一路的傳人所為。也就是說,即使此作不是馬遠的,也應是南宋人所為。
去過《三蘇祠》的朋友,應該見過下面這幅畫。
這是一幅雕刻畫,旁邊這樣介紹的:
這幅畫刻于明朝洪武年間,這幅畫是李伯時對着蘇東坡的面為他畫的肖像畫。
你心目中的蘇東坡是怎麼樣的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